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1-10 03:47范慧卿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

范慧卿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以心前区疼痛、胸闷及气短等为主要症状,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1]。本研究旨在探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患者年龄为53-78(65.75±3.73)岁,男女分别为32例(59.26%)、22例(40.74%);冠心病病程为5年-12年,平均为(7.85±0.61)年。对照组54例患者年龄为52-79(65.69±3.68)岁,男女分别为31例(57.41%)、23例(42.59%);冠心病病程为5年-13年,平均为(7.90±0.5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4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即每天给予患者口服一次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93819,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g),初始剂量为每天10 mg,1个月后调整为每天20 mg,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54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阿托伐他汀的服药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00542,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 mg),初始剂量为每天300 mg,而后调整为每天75 mg,连续治疗3个月。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治疗后,若患者症状(心前区疼痛、胸闷及气短等)全部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2次,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恢复正常为显效;若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次-3次,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恢复正常为有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心功能指标:主要比较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值)、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值)、E/A比值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Mean±SD)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5.19%, 4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峰值、E/A比值及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且A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指机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药物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2,3]。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5.19%),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峰值、E/A比值及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A峰值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在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对控制病情进展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综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托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