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产前检查子痫前期患者早期临床发病特点分析

2018-11-10 03:47谢静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子痫尿蛋白

谢静

(鹤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鹤山 529700)

子痫前期多在妊娠20周以后发生,是产科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类型。子痫前期患者以蛋白尿、高血压、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等相关的症状为主,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将引起子痫,并导致患者抽搐、昏迷。当前临床研究证实子痫前期是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可引起多种母婴并发症发生,导致不良妊娠结局[1]。但子痫前期发病过程较为复杂,且目前临床上研究出子痫前期的有效治疗方式,仅能控制患者病情。因此,及早了解孕妇子痫前期发生风险,并及早实施针对性防控是防治子痫前期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科室对实施规律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子痫前期的44例(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确诊)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现对患者的早期临床特点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作为本研究病例纳入时间范围,选取期间本科室实施规律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子痫前期的44例患者实施研究观察。患者年龄范围21岁-40岁,平均年龄(28.6±7.1)岁;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8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诊断标准:轻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140 mmHg/90 mmHg,且出现尿蛋白/肌酐≥0.3、24 h尿蛋白定量≥300 mg、尿蛋白试纸检测阳性中任意一项。重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140 mmHg/90mmHg,且出现舒张压≥110 mmHg、收缩压≥160 mmHg、24 h尿蛋白定量≥2,000 mg、胎儿生长受限、出现血管、肾脏、肝脏、肺部等脏器或组织功能异常中任意一项。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确诊为子痫前期患者;实施规律产前检查患者;自愿配合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子痫患者;一般资料不完整患者;检查配合度差、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规律产前检查,在妊娠28周前实施4周1次产前检查,28周-35周实施2周1次产前检查,36周-39周实施1周1次产前检查,40周开始实施3 d/次产前检查。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历资料回顾分析,了解患者确诊前的临床表现,如水肿、蛋白尿、血小板计数、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5 g/L)、胎儿发育、体质量过度增加(>0.5 kg/周)、高血压前期(舒张压为80 mmHg-89 mmHg或收缩压130 mmHg-139 mmHg)情况等信息,并总结患者不良表现出现的时间特征。

1.3 观察指标 ①总结子痫前期轻度与重度患者确诊前临床资料及表现差异性。②总结子痫前期轻度与重度患者临床发病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子痫前期轻度与重度患者确诊前临床表现差异性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确诊前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前期、血小板计数下降>10%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

2.2 子痫前期轻度与重度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期间首发相关异常表现时间、首发血压升高时间、首发尿蛋白升高时间、确诊子痫前期时间、终止妊娠时间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表现较多,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眼花、腹部不适等症状,患者病情控制不佳时将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并影响孕妇正常生命活动,导致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出现,因此,及早预防和诊断子痫前期,并对子痫前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积极控制患者病情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年龄、妊娠状况、肥胖、内科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关联,临床控制难度较大[2]。而子痫前期患者发病时病理变化的出现早于临床症状,因此,及早明确子痫前期患者发病的早期表现,确定子痫前期患者的提示信息在子痫前期患者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水肿、微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前期、血小板计数下降>10%、体质量过度增加、胎盘血流异常等均是子痫前期患者疾病确诊前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本研究对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疾病确诊前表现对比显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确诊前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前期、血小板计数下降>10%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说明以上指标在子痫前期患者病情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疾病确诊前异常表现更为明显,症状更为突出。低蛋白血症是子痫前期患者常见的表现,患者出现病理改变后,易引起胃肠道血管痉挛,进而影响蛋白质吸收过程,且血管痉挛后也会影响肝脏血流,使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血液中蛋白质水平;此外,子痫前期易导致血管病变,也会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尿蛋白增多,进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因此可通过低蛋白血症预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患者发病时以全身小血管痉挛为主要病理特点,血管痉挛后将影响血压,导致高血压前期发生[3]。本研究中血小板计数变化也是评估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病情的重要指标,分析原因可能是子痫前期将引起血液高凝、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导致血小板消耗及破坏升高,引起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4,5]。本研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期间首发相关异常表现时间、首发血压升高时间、首发尿蛋白升高时间、确诊子痫前期时间、终止妊娠时间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说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异常症状发生时间更早,确诊时间更早,说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确诊前病情进展更迅速,能更迅速达到病情诊断标准。规律产前检查是持续性跟踪了解孕妇身体状况及胎儿发育状况的重要方式,而产前检查过程具有一定时间间隔,难以及早发现患者子痫前期轻度症状,进而易延误患者病情控制时间。

表1 子痫前期轻度与重度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分析(Mean±SD,周)

综上所述,子痫前期患者疾病确诊前存在较多异常表现,可通过规律性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子痫前期的常见异常症状及体征,及早实施预防,且根据孕妇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产前检查方案,及早确诊轻度子痫前期,以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子痫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