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2018-11-10 03:48翁秀红洪丹冼穗芬王日星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护患护理人员高血压

翁秀红,洪丹,冼穗芬,王日星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080)

高血压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临床典型疾病,病程较长,患者需接受长期的降压治疗和生活习惯干预,易给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身心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旨在分析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观察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80例。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认知功能无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沟通障碍、精神疾病。根据收治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年龄为(61.35±3.2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6岁-78岁,平均年龄为(61.44±3.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药物和饮食指导等。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增加护患沟通,包括:(1)语言沟通:护理人员采取询问、调查、聊天等语言沟通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病情及身心情况,结合患者需求为护理计划实施提供指导,缓解患者对新环境的不良反应,疏导患者不良情绪。(2)非语言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积极采用肢体沟通语言,在护患沟通时保持亲切自然、热情大方的态度,直视患者目光,用身体语言带动患者的注意和情绪,尽量透露自身善意和关怀,减轻患者的抵抗心理,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得分与心理状态呈反比。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沟通质量、护理技能等。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焦虑评分(36.38±3.10)分、抑郁评分(37.30±3.1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Mean±SD,分)(n=40)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77.50%,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长时间的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而在护理干预中,良好的护患沟通至关重要[2]。

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并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积极采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缓解患者对医疗环境的恐惧感,辅助护理措施顺利开展[3]。

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36.38±3.10)分、抑郁评分(37.30±3.13)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77.50%,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患沟通措施,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落实护理措施,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综上所述,高血压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护患护理人员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