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动力及制约因素

2018-11-10 08:48邹坦永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技术创新

摘要:技术经济范式体系由主导范式、非主导范式、组织范式和制度环境范式构成;范式转换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福利与利润预期、产业差异化和环境适应。范式转换与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旧范式的自稳性、形成主导科技创新簇群、降低关键生产要素成本、新型基础设施与市场制度供给的过程。

关键词:范式构成;范式转换;技术创新;技术簇群;渐进式创新;产业升级

一、 前言

新旧科学技术系统的转换决定了新旧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范式转换阶段是产业升级的最好时期。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转型升级有两个机会窗口(Perez & Soete,1988)。第一窗口机遇期是指某一技术系统在发达国家成熟后,后发国家依靠生产要素价格优势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追赶;第二窗口期是指旧有技术系统增长动力快速下降而新的技术系统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由于第一窗口期中的技术系统在发达国家已经相对成熟而且掌控着核心技术体系和产业价值链,后发国家通过渐进式技术创新实现超越的难度较大,会遇到各种瓶颈约束,但是可以此缩短技术差距,实现产业追赶;而在第二窗口期中,新技术系统、新技术—经济范式尚未形成,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后发国家和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就有机会在新的技术系统和技术—经济范式中占据先机,实现产业弯道超车、赶超式升级。窗口理论是根据某一具体技术和产业演变特征而提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窗口理论却不能解释范式转换过程和产业升级,因为范式转换不仅仅指某一技术或产业,而是基于特定科技水平下的技术簇群发生了变化。因此,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应包含技术簇群系统演化。科技簇群演化的非同步性与关联性为渐进式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追赶、跨越升级提供了巨大空间。当前,上一轮科技革命的动能正在减弱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初露端倪,但发展势头尚未形成。在此背景下,正确把握技术经济范式体系构成、转换动力和制约因素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 范式体系构成及换式转换动力

1. 技术经济范式体系构成。

(1)主导技术经济范式。从微观视角看,一项核心科技对应着一项技术经济范式;从宏观视角来看,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经济范式只有一种。因此,在既定条件下,经济系统中存在多个技术经济范式。而在诸多技术经济范式中又有主导技术经济范式和非主导技术经济范式的分别。从宏观来看,整个科技、经济系统中,由于科技水平、社會、经济、文化、制度的客观性,只有一项技术经济范式占据主流。主导技术经济范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经济系统的演化方向。无论微观上的企业主体还是中观层次的产业发展都是受到主导技术经济范式的约束和影响。

(2)非主导技术经济范式。在主导技术经济范式之外,存在着非主导技术经济范式。非主导主要体现在:一是指该技术创新自身发展不成熟、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形成技术经济范式;二是该技术创新虽然成熟但因外在环境制约而没有成为主流。这些非主导技术经济范式虽然没有成为主流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够成为主流。如果条件成熟,也有成为主流技术经济范式的可能。基于此,非主导技术经济范式与主导技术经济范式存在竞争性关系;非主导技术经济范式之间也彼此竞争演化。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具备,非主导技术经济范式不断自我革新、改良,逐渐对主导范式构成挑战。

(3)经济组织范式。新发现、新发明、新设计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需要在经济系统中才能创造并体现价值。所以,技术经济范式还包含经济系统,涉及产品创新、生产组织创新等。经济组织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对应的新产品、新技术、产业生产组织范式(比如流水线、规模化大生产、规模化定制、分布式生产)等。历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形成了最优的生产组织范式。黄阳华(2016)对历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中的生产组织范式进行了考察,并归纳了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中生产组织方式演化规律。第一次产业革命由第一次和第二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组成。在这两次长波中形成的典型生产组织方式是工厂制和技工承包制。第二次产业革命被由第三次和第四次长波组成,被称为“制造业的电气化革命”,依次形成了泰勒制和福特制两种典型的生产组织方式。

(4)制度环境体系范式。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受到系统以外的制度、文化等环境的制约。制度体系是技术经济范式得以确立的条件,科学技术的商业化、扩散依赖外在制度因素与之相适应,即制度环境范式的转换。科技与经济就像种子,而土壤、天气、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则是种子的生存环境。技术经济范式中,科技、经济的生存环境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是指各种市场主体(消费者、生产者、企业家、科学技术本身等),它们的认知影响技术范式的建立、扩散;中观层面是指产业和市场体系环境;宏观层面是指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环境等。

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技术经济范式的全部内容。四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了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依赖,不断演化发展。技术经济范式就是在技术经济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连续的双向“试错”过程中得以确定,市场在动态演进中判断技术效率、甄别最优范式。四者之间是一种非线性耦合关系。

2. 范式转换的动力机制。按照范式转换的能动性可分为主动转换和被动转换。主动转换是指市场主体为了发现、创造、适应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为获取可观的预期利润而进行的主动性调整;被动转换是指科技经济系统已经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原有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微利化,另一方面外在环境压力迫使企业、行业、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调整。

(1)社会福利与利润预期。基础科研成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公共性。政府机构为谋求社会总体福利提升,有动力推动范式转换,并为此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与促进研发。利润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技术是企业获取预期利润的重要手段。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不断进行科技研发以期待创造更多价值。企业寻求范式转换的动因有二:首先,现有技术经济范式的动能减弱、产业微利化已经无法为企业带来可观的预期收益,而且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就产生了通过科技搜索与研发开辟新范式的动力。这是企业的被动转换行为。其次,新的技术发明、创新往往会有更好的利润预期,而技术创新往往创造了新的技术范式。激进式技术创新与市场选择机制的匹配所形成的新技术经济范式具有的高收益特征,驱动着企业主动研发,以寻找新的科技进展。这是企业的主动转换行为。

(2)产业差异化、空间拓展与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产业升级的主要目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差异化,一是“我有你无”,获取先发优势,二是“你有我优”,获取比较优势。范式转换是激进式(或者颠覆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共同作用的过程。激进式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内容变化。激进式技术创新形成新产品、催生新产业,这些产品和产业具有世界新颖性,拓展了现有产业内容和结构。同时,激进式科学技术也会对其它相关产业进行渗透,影响其核心技术的变化。二是产业技术升级。激进式技术进步与创新通过改变现有产业的核心技术,从而引起现有产业的升级优化。虽然激进式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具有根本性作用,但是渐进式技术创新贯穿于科技创新全过程并且对产业绩效具有显著效果。这两种变化因其科学技术范式差异而引起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产业企业通过率先占据产业有利位置、掌握产业发展所需核心科技获得先发优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3)环境适应驱动。经济系统外在环境变化也是范式转换的动力之一。环境变化包括要素资源、市场体系、生态环境、社会价值追求等变化。生产要素资源变化主要是生产要素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资源不断被消耗,有些几近殆尽。物质资源的减少甚至消失使得经济生产无以为继。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产的自然环境生态。经济系统的自发性和逐利性破壞了自然生态,对人类生产构成了威胁,比如矿产资源的消失、森林草地退化、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人类经济生产虽然创造了巨大财富但是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威胁。为了生存的需要,技术经济范式也需要转换以与之相适应。社会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类需求是分层次的,每一需求层次的变化都依赖于技术范式的转换。自我价值实现因其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也决定了科技发展方向。所有这些外在因素都处于动态演化过程中,因此,技术范式也需要不断调整与之适应,这就需要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

三、 范式转换的制约因素

从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不同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就如人类发展的阶梯,每转换一次,人类生活质量就迈向了新的台阶。然而,由于生产资源、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的惯性注定了范式转换必然是曲折、缓慢的过程。

1. 旧技术经济范式的自稳性。旧范式具有自稳性,跳出范式牢笼不仅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勇气与牺牲。库恩将科学区分为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常规科学是指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绩基础之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库恩,1962)。常规科学通过所谓系列的定理、理论、应用和仪器为特定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特定的分析研究模型。科学共同体都遵循了这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即使在实践中遇到模型不能解释的问题、现象,由于没有更好的理论可以解释,科学共同体也宁愿相信不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进而继续以常规科学范式开展研究。由“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换就说明了这一点。

科学领域如此,技术领域亦如此。非主导技术由于技术不成熟、市场认知、市场需求的固化也很难顺利实现市场扩张。1876年,当贝尔发明电话时,人们曾预测电话将毫无用处;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世界第一辆三轮车,人们曾嘲笑它的笨拙,甚至跑不赢一匹马;当人们想象像鸟一样翱翔天空而进行努力之时,多数人认为他不是傻子就是疯子。1903年,当莱特兄弟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后,并没有立即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甚至媒体怀疑其真实性而拒绝报道。新事物产生初期,多以异类而存在。这充分说明了技术创新、扩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类是很务实的动物。在新事物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没有产生即时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之时,多数人倾向于选择观望而不是拥抱接受。

虽然旧范式框架下的动能日趋减弱,经济增长、产业发展陷入饱和和微利化时代,但是其经济体量巨大,且具有稳定的收入流,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新范式动力充分发挥之前,依然是利润、就业、创新的主要渠道。经济发展的惯性继续推动经济缓慢增长。

2. 核心和外围支撑技术圈层的不完备。单项激进式技术创新越来越不足以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出现,更难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经济范式。拥有完整的科技簇群是历次范式转换、科技和产业革命发生的明显特征。科技簇群往往以某一科技为核心,与其它激进式或渐进式科技创新形成互补性较强而完备的科技体系。然而,科技簇群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这依赖于相关科技研发的进展。嫦娥奔月是人类希望飞向天空、探索月亮的美好愿望。然而,这个美好愿望直到20世纪才得以实现。

3. 生产要素资源约束。范式转换不但要求科学技术进步,而且对生产资源提出了新要求。适应原有技术范式的生产要素资源和战略不再适应新科技范式的要求。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现有生产资源不再满足新科技需要。新科技范式要求企业所需的科技、生产要素资源、资产设备与现有资源有巨大差异,更多是替代性而不是互补性关系。所以,企业需要搜寻新的符合需要的生产资源。从产业层面看,现有产业拥有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政策等资源不再满足新科技、新产业发展需要。历史上,每次科技和产业革命无不先后经历了基础设施、专用资产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生产要素一般分为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资本等。科学技术与经济系统发生联系的载体是产品;而产品生产需要各种资源。比如人力资源与科技范式的匹配程度。技术创新往往是少数人的创新,多数人并不能随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这就产生了滞后性。

生产汽车就需要掌握汽车生产技术的工人和研发人员;生产飞机就需要掌握飞机原理、制造技术的人才。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循序渐进的,而人力资源也需要与之相适应。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积累具有不同步性。再比如物资资源。物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设备、仪器等。一项技术创新产品对物资资源具有特别的要求。钢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资源;飞机发动机的生产需要耐高温的部件;电流的传到运输需要特定的传导介质。没有这些特定需要的资源做支撑,产品就无法生产或者达不到市场预期效果,其价值也就难以体现。另外,基础设施和专用性资产也制约着范式转换过程和产业革命的深化。

4. 市场制度环境的刚性约束。市场不会自动产生(文一,2016),产业发展、升级不可能跳过必要的阶段。这里既有市场培育的需要,也有制度环境形成的需要。市场制度体系构建是经济系统内在发展的结果,具有科技-经济范式的匹配性。特定范式对应特定市场制度环境,范式转换对应市场制度体系的转换。新范式与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并不同步,后者往往滞后于前者且具有刚性。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英国盲目自信沉醉于自有范式而失去了霸主地位,而德国、美国迅速把握住范式转换契机主动创造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市场制度环境从而超越了英国。很多新科技创新并非在美国、德国出现,但是他们把握住了范式转换机会。英国的衰落源于市场制度体系构建的刚性,德国美国的崛起源于其打破了刚性。市场制度环境的刚性决定了其市场经济自身不会主动改变,需要外在力量将其推倒重建。

5. 新范式依赖的基础设施跟进迟滞。基础设施是推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重要力量。第一次科技长波的基础设施是运河、帆船、公路,第二次长波产生了铁路、电报、蒸汽船,第三次长波产生了钢轨、钢船和电话,第四次是无线电、高速公路、机场、航空公司,第五次是互联网。新范式的确立和扩张离不开科技、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正是基础设施的跟进推动了历次技术长波经济效应的发挥和范式转换。基础设施的提供将科技经济范式蕴含的力量充分释放。但,我们也看到,基础设施供给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相关技术、生产要素的短缺、产业前景预期及不确定性等,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激进式技术创新初期,因其发展应用前景尚不明确,对其所需的基础设施的内容、框架、要求也不甚明朗。再加上其市场需求规模偏小,还不足以引起市场主体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必要为其大规模投入相关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依赖于技术创新及其运用、影响力的大小和程度。在最佳基础设施规模之前,新范式的扩张速度相对缓慢;在形成最佳基础设施规模后,新范式才会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Perez C, Soete L.Catching up in technology: entry barriers and windows of opportunity[J],1988:458-479.

[2] Dolata U.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sectoral change:Transformative capacity, adaptability, patterns of chang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J].Research Policy,2009,38(6):1066-1076.

[3] 托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邹坦永.激进式科技进步的内涵与过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9).

[5] 邹坦永.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文献述评及展望[J].西部论坛,2017,(12).

[6] 王京安,何菲.基于演化经济学的技术范式转换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100-108.

[7] 黄阳华.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历史考察与展望——基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3):66-77.

[8] 郭平.技术范式转换、新兴产业演化与金融资本角色转变:国际经验与我国政策选择[J].产经评论, 2014,(6):17-26.

[9] 方建中.产业转型升级的范式转换:从分立替代到耦合互动[J].江海学刊,2013,(6):71-77.

[10] 蔡跃洲,李平.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J].财经研究,2014,40(8):16-29.

作者简介;邹坦永(1978-),男,汉族,河南省杞县人,河南工程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学、服务业研究。

收稿日期:2018-06-16。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技术创新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