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拂故事的传播演变

2018-11-10 08:40杨静
戏剧之家 2018年22期

杨静

【摘 要】在戏剧的传播中,有很多都被选择性地删减改编,有很多只存有名目,有些则永远留在了过去。文章主要想要讨论的是同一个题材的戏剧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当时社会环境对戏剧所造成的实质性的影响。

【关键词】红拂女;文本传播;侠客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224-02

红拂女的故事是为现代人所知晓的。但是红拂故事的流传却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和洗刷。红拂故事中有三个重要的人物,红拂女、李靖、虬髯客,在不同的时期,故事中侧重写的人物也是不同的,这就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从主人公中不难看出故事本是发生在隋末唐初,故事的主人公中李靖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对于红拂和虬髯客,则带有几分后世创造出来的神秘角色。现在可见到的最流行的最早的关于红拂故事的是唐中叶的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书中红拂为隋末权相杨素的侍妓。由于杨素当时执掌朝政,每天前来拜谒杨素的达官贵人、英雄豪杰不知凡几。忽然有一天,一个身着布衣的青年来见杨素,向杨素畅谈天下大势。红拂对其一见倾心。红拂女打听到这个布衣青年名叫李靖,住在长安的某旅馆中。于是,当天夜里,红拂女便找到李靖的住所,以身相许。后来在旅途中遇到虬髯客,看出虬髯客是非同一般的人,与之结交兄妹,虬髯客从李靖处得知太原有一个姓李的真人,打算前往,在李靖故人刘文静的帮助下见到了李世民,被其风采折服,决定退出角逐去海外发展,走前将所有的家产留给李靖,嘱咐李靖辅助李世民打江山,最后李靖帮助李世民打下江山,并听说虬髯客也在海外扶余国自立为王。这是现存的关于红拂故事的最早的版本,小说中主人公并不是红拂女,而是以虬髯客为主角。在宋以前,戏曲是不受人重视的,只能当做是娱乐活动存在,也不会有学者专门为戏曲进行创作,所以有些是以小说保留下来,然后再改编成戏剧的形式进行传播;有些是文人创作小说,传播的范围也仅限于上流社会,最终改编成白话小说和戏剧广泛传播于社会各个阶层。这其中有稍微的差别,但是总的传播方式都是从小说流传到戏剧形式。

首先,创作《虬髯客传》的创作意图现代人是很难去考证的,现存的唐人小说中,有很多的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其中的有些情节也都是历史上记载的。所以当时的小说创作者很容易的就会将目光放到历史人物上面去,这是大背景下的创作潮流,但是有学者称,《虬髯客传》可能在中唐的时候就创作出来了,创作也另有目的,或是为了唐玄宗和太平公主的皇权斗争有关,所传的目的是为唐玄宗制造舆论,在《虬髯客传》中,因为虬髯客看到李世民之后,认为李世民器宇不凡,自己本来有争天下之志,但是看到真命天子,就放弃了,以此来暗喻当时的时政,这种带有舆论风向的小说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应该是很流行的。后来的学者对唐传奇《虬髯客传》有很多的研究,有探究其作者,有思考到底是把这部小说归为小说类还是传记类,但是文学作品不会永远都停留在上流社会,总是会向民间传播,很多的市民都是看不懂文学作品的,所以要想在民间得到更多的传播,就要将小说故事改编成戏曲,在戏曲舞台上演出,这时候的政治因素就会开始减少,而更加突出了“侠客”精神和男女故事。这时改编者不会太关注于政治,而更多的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各个闪光点,同时也慢慢地将关注点放在了红拂女身上。

最初红拂故事敷衍成戏曲的是明中后期戏剧家张凤翼所写的《红拂记》,在这个特定的时候开始改编传播这个故事是有很多的影响因素的,直接因素有两种,一个是社会的娱乐风气,第二是戏曲文学地位的提升,当然,这不仅仅是《红拂记》的传播因素,也是影响当时戏曲传播开始盛行的直接因素。在张凤翼的戏曲中,根据唐人孟棨的《本事诗·情感类》,加入了陈、隋之际陈德言与乐昌公主聚散离合的故事,同时,还有西京兵变、红拂避难等情节,增加了戏曲的戏剧性,其中有杨素这个中间人物,使乐昌公主的故事不会显得突兀,同时又能将原来的单线结构改编成复线结构,最重要的是因为戏曲主要面向的是普通市民,要在戏剧舞台上表演,“破镜重圆”这样的情节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也是符合观众的大团圆情结。

在《红拂记》创作之时,资产阶级就开始萌芽,在嘉靖、万历年间经济发展很迅速,市民阶层的思想也开始转换,当时的程朱理学受到了王阳明心学等学派的强烈打击,民众开始质疑之前的传统理学,从而专注生活,开放自己的思想,享受当下的生活。这时候的戏曲是发展得最迅速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戏曲,有创作本,有改编本。历史上就是有一些作家,他们追求自己的创作理念,当看到有些戏曲跟自己的创作理念不符的时候,就会去批判,甚至有些剧作家会进行改编,凌濛初就是这样一位剧作家,他在看到了前辈所改的《红拂记》之后,对此感到很不满,认为张凤翼以南曲形式,不利于表现出人物的英雄气概;又觉得语言华丽,不够本色。对故事情节进行重新改编,分别以剧中三个人物为主角,将一个故事分为三个,创作出了《红拂三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

后来关于红拂故事的戏曲还有冯梦龙的传奇《女丈夫》,上卷由张凤翼的传奇《红拂记》和刘晋充的传奇《女丈夫》合编而成,下卷是由张凤翼的传奇《红拂女》和凌濛初的杂剧《虬髯翁》合编而成的;清代曹寅的杂剧《北红拂记》;许善善长的传奇《女丈夫》;张太和的传奇《红拂传》;孟称舜的传奇《风云会》四种。这些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的。这时候的人物已经不像是当初唐小说时候的侠客形象,而是将红拂这个主人公描写得平凡化,从一个具有侠客精神的女子写成了一个为了爱情而勇于私奔的普通的人,但是这样的平凡又显得不平凡,她无视封建礼教,主动追求爱情,慧眼识人。这样的人物描写是可以有带入感的,显得更加人性化,使人物情感更加真实,这样接近群众又高于现实的戏曲更容易得到广泛传播。

在现当代社会,《虬髯客传》还被改编成了小说,从小说到改编成戏曲再到改写成小说形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同时这也表明了各个时期所流行的文学形式,哪种形式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哪一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就会被大量创作。现代作家林语堂先生改写《虬髯客传》为同名的短篇小说,王小波作家写了长篇历史传奇小说《红拂夜奔》。这完全打破了原本的历史故事,而是将其中的人物进行重新的解构,这时的小说是一个无理的自由世界,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小说中用了很多荒诞的情节,极端的幻想来戏说历史故事。这样的写法是从未有过的,除了写法的新颖,主题的有趣,更加引人注意的是所写的主人公,一个是长安城中的李靖,一个是洛阳城中的李靖。一个是聪明至极的人,他的聪明最终无用,沦为流氓;而另一个则是建造了呆板的城,最终装傻到老。作者用了荒诞的故事荒诞的人来表现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同时,自20世纪中叶以来,港台为创作基地的新式武侠小说蓬勃兴起。台湾作家高阳尊重历史,将之改编成《风尘三侠》的长篇武侠小说,香港作家梁羽生改写成了《萍踪侠影》。其主题都是写侠客类故事。所侧重的也是描写故事的奇,侠义精神超过了儿女私情。这两部当然是与大背景下的社会潮流相关,家长里短,私奔故事已经不再吸引观众的眼球了。总的说来,新时期以来的,红拂故事题材所改编的小说的创作方式和手法都是各异的,带着鲜明的作者的个人特色。由于科技的发展,小说的传播方式更多,文本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这些都会加快传播,其范围也会更加的广,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类型。

红拂故事已经不仅仅是红拂女的故事,而是与红拂命运牵连的几个人的故事,红拂故事的传播要经过历史的选择,在历史中,人对于选择占有很重要的成分,不管是小说还是戏曲,要想要得到更久远、广泛的传播,最重要的就是迎合观众的审美。從这个角度上看,创作者反而是被动者,他们需要根据时代的爱好进行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