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

2018-11-10 06:18丛旭王镜雯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丛旭 王镜雯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尤其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精准供给的视域下,高校应对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基于此,本文将从现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反思出发,对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引言:

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能够推动自身的综合改革,提高学生毕业后就业与创业的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应放眼于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的发展现状相适应,立足于学生的具体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精准、有效的供给,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输送大批创新创业合格人才。

一、现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反思

在新时期,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对高等教育进行供给侧发展和改革的一项工程。教育部开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到现在,历经逐步深化、由表及里的发展经历,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缺陷与不足存在,高校要想进行精准供给,就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反思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急功近利、模式同化、传统刻板、结构单一等。

二、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模式

高校要想调整就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就应建立大规模、多层次的培养人才模式,应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领能力得到保证,对学生精准地进行带领,培养创业者的具体需求,转变原有的粗放式供给,用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建立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采取多种类型的方式。高校应有鲜明的特色,立足于学生需要与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对人才进行多样化、立体式的培养,防止培养出的人才过于单调,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能力、爱好、兴趣对教育进行选取[1]。高校应改变拿来主义,研究型的高等院校应建立起将科技作为主要核心的培养人才体系,教育型的高等院校应建立起对创新创业进行普及的培养人才体系,职业院校应建立将技能与技术创新当做核心的培养人才体系,师范型的高等院校应建立双师型的培养人才体系。

(二)多元化的发展

高校要想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就应改变传统方式和思维的束缚,更新实训的架构与教学的模式。应符合精准供给的具体目标,使供给的实践方式与结构内容得以拓宽,通过多元化的发展为高校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从供给的方式上来看,应做到灵活多样。当前国内高校的教育模式依然较为统一,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重视理论教育,忽略具体实践。对此,高校的供给方式应知行合一、分类分层,根据平等对话的要求,分类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有一个鲜明的层次,做到精准供给。从实践的模式上来看,应做到层层递进。高校应以学生的创新创新有关社团为依托,开展创业的计划竞赛、能力测评、技能培训、企业参观等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并将科技创业作为导向,举办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使学生的创业交流得到加强,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转变教育思维

高校要想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就要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思维,建立培养人才的特色目标,对供给的途径进行改革,拓展供给的渠道,从而使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综合提高其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应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坚持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对培养人才的多样化模式进行严肃哦,对培养人才的方案不断进行优化,使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提升培养出的人才质量[2]。同时,应创新方法与模式,根据学生的消费需要与个性特征设置生活化、灵活化、体验化等原则,使用实时反馈、个性化推荐等多种方法,建立一个优势互补、多个层次的新型教育模式。另外,应对学校文化进行创新,建设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放眼于全球,充分利用国内与国外的资源,提高国际合作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

(四)聚集优秀人才

高校应凝聚和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打造一个专业素质较高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使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力資源得到保障。在新时期,家长与学生有了更多选择,不同高校的建设更具特色,教育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对教师的能力有了进一步要求,教师应不断增强专业素质,在企业、学校这两个讲台中游刃有余。高校在提升业务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要有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风格,保持一个开明、开放的心态,运用融入、接入、接纳、接受等思维方式,打破固有教和学的枷锁,根据教师的特征,对多种类型的培训课程进行设计。加快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认证进程,建立培养人才的具体标准,完善培养人才的协同融合机制,定期将教师送往各种企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训与培训,使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能力得到提高。

(五)注重教育结果

高校精准供给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最终的效果,完善供给的立体综合体系,不但要让实践形式多样、教育内容丰富,而且应和学生的具体需要相结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供给。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与原因导向的原则,对教育策略进行及时的调整,加强顶层的设计,健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流程,用良好的制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撑,确保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的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精准供给的视域下,高校应对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反思,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多元化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思维,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结果,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使高校得到长期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赵艳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福建省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路径探析——基于大学生返乡创业个案的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7):46-52.

[2]钟云华,李福英,唐文波.新生代海归创业难的供给侧归因与改革对策探讨——基于H省1200名新生代海归问卷调查数据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1-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