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乳腺癌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2018-11-12 05:49刘力孙清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艾司西普兰草酸

刘力,孙清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沈阳 110001)

恶性肿瘤尤其乳腺癌患者多伴抑郁障碍[1],其程度不一,原因多样,常造成患者身心疾病加重的恶性循环。据统计,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甚至高达65.4%[2]。乳腺癌确诊后第1年是抑郁症高发期[3],乳腺癌患者发生抑郁症多与年龄、婚姻、经济收入、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4]。近年来,因多种原因乳腺癌患者发生抑郁症未被及时识别和处理,长期抑郁情绪的存在,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乳腺癌复发、转移,甚至恶化,给患者预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情绪是乳腺癌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的有力保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新型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 ,临床和实验均证实其是一种快速起效的SSRI类药物[5]。本研究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乳腺癌伴抑郁症患者,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临床效果,为抗抑郁药介入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术后联合化疗并伴有明显抑郁倾向的女性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 (1) 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且术后; (2) 卡氏功能量表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6个月; (3) 符合临床抑郁症诊断标准,且抑郁自评量表>40分; (4) 意识清醒,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能理解量表内容并配合治疗; (5) 获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发生乳腺癌远处转移者; (2) 妊娠、哺乳期或备孕的妇女; (3) 患严重精神疾病,近期有自杀倾向者; (4) 伴严重感染、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 (5) 患严重心、肝、肾功能或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 (51.68±6.87) 岁;术后病程6~14个月,平均 (9.54±1.29) 个月;既往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0例,保乳综合治疗26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50例,单纯癌10例,导管内癌6例;临床分期:Ⅰ期14例,Ⅱ期32例,Ⅲ期20例。

1.2 诊断标准

抑郁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6]中相关诊断标准: (1) 兴趣丧失、无愉悦感; (2) 精力减退或有疲乏感; (3) 精神运行性异常 (迟滞或激越) ;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5) 存在自杀、自伤倾向; (6) 睡眠障碍; (7) 联想能力下降或自觉考察能力下降; (8) 食欲下降或体质量明显减轻; (9) 性欲望减退; (10) 除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外。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符合上述4项即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均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方案化疗[7],并进行心理疏导: (1) 稳定情绪,使心态坦然; (2) 告知乳腺癌经恰当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3) 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念,并增强战胜乳腺癌的信心。同时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来士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65,规格10 mg/片) ,起始剂量5 mg/d,根据个体疗效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治疗8周。给药期间禁止服任何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物等,以免影响判定结果,有严重睡眠障碍可酌情予阿普唑仑片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因子[8]评分:通过躯体化/焦虑、体质量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绝望各因子评估抑郁症状,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1.4.2 生活质量:应用健康调查简表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 评估生活质量情况,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方面评价,每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3 安全性:应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 评估,并将治疗后各条EI的最大评分≥2分 (TESS定义为轻度以上) 视为不良反应[9]。

1.5 疗效标准

以HAMD减分率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有效,HAMD减分率≥50%;无效,HAMD减分率<50%。有效率 (%)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若有意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D各因子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躯体化/焦虑、体质量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绝望等HAMD各因子评分明显降低 (P< 0.05) 治疗8周后HAMD各因子评分降低更加显著 (P< 0.01) ,且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生活质量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SF-36量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评分均明显升高 (P<0.05) ,治疗8周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升高更加显著(P< 0.01) 且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HAMD各因子评分的比较 (,n = 66)Tab.1 Comparison of HAMD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 = 66)

表1 治疗前后HAMD各因子评分的比较 (,n = 66)Tab.1 Comparison of HAMD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 = 66)

1) P < 0.05 vs before treatment;2) P < 0.01 vs before treatment;3) P < 0.05 vs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Somatization/anxiety 12.84±1.79 9.27±1.281) 5.28±0.742),3) 540.647 Weight loss 1.41±0.18 1.28±0.161) 0.92±0.122),3) 203.543 Cognitive dysfunction 12.47±1.68 10.19±1.381) 8.22±1.082),3) 176.651 Diurnal variation 2.04±0.27 1.66±0.221) 1.14±0.142),3) 310.222 Slow 12.08±1.71 7.88±1.091) 3.87±0.542),3) 767.787 Sleep 4.55±0.62 3.72±0.521) 2.98±0.412),3) 171.818 Despair 10.96±1.55 8.81±1.211) 6.76±0.942),3) 205.764

表2 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 (,n = 66)Tab.2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 = 66)

表2 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 (,n = 66)Tab.2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 = 66)

1) P < 0.05 vs before treatment;2) P < 0.01 vs before treatment;3) P < 0.05 vs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 46.08±6.20 54.52±7.641) 69.61±9.372),3) 176.257 Physiological remit 47.51±6.42 57.11±7.841) 72.02±9.862),3) 174.809 Somatic disease 51.40±7.16 57.94±8.181) 69.36±9.812),3) 99.966 General health condition 54.32±7.48 62.62±8.721) 75.89±10.362),3) 122.349 Energy 55.40±7.72 64.03±9.031) 76.61±10.742),3) 111.466 Energy 60.32±8.48 66.37±9.181) 70.30±9.882),3) 44.902 Emotional function 66.20±9.32 72.35±10.312) 81.34±11.362),3) 60.098 Mental health 60.60±8.62 68.44±9.681) 82.79±11.762),3) 105.032

2.3 临床疗效

经8周治疗后,本研究66例患者无脱落病例,有效54例 (81.82%) ,无效12例 (18.18%) ,有效率为81.82% (54/66) 。

2.4 安全性

给药期间,本研究治疗初期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口干4例,恶心2例,头痛2例,心慌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 (10/66) ,从严重程度看均为轻中度,未见重度不良反应发生,并未经停药,上述症状均自行缓解,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测未见异常。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近年来乳腺癌术后抑郁症已成为最常见的情绪问题,这与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和对治疗效果的期待、往往陷入“趋-避”心理矛盾有关[10]。术后患者承受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是抑郁症发生的危险时期。乳腺癌伴抑郁症患者有严重躯体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失眠等,极大影响了生活质量,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乳腺癌的发展和预后[11]。因此,建议对乳腺癌术后抑郁症女性在积极化疗的同时予抗抑郁治疗。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新型SSRI,可高效选择性、剂量依赖性地抑制5-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5-HT) 转运体重新吸收突触间隙的5-HT,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13]。5-HT转运蛋白存在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与之结合,使之与5-HT转运蛋白结合加强[14],较常见SSRI类药物有更强抗抑郁作用。近年还发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通过促进海马细胞的生长,从而增强其早期抗抑郁效果[15]。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肾上腺素受体、组胺受体H1~H3等受体亲和力极低,故安全性较高,耐受性好,在研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临床用药具有较高安全性。目前,普遍认为“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是抑郁症发病、治疗研究的关键[16],而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与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8周治疗后其有效率达81.82%,提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症临床疗效确切,KENNEDY等[17]通过meta分析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药进行对比分析,亦证实了这一点,推测可能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左旋异构体、其抑制5-HT再摄取能力是右旋异构体的100倍以及较低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受体的活性有关[18],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乳腺癌治疗中乳房的切除导致女性身体形象改变,诱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改变,影响生活质量[19]及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下降,再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20]。

本研究发现,治疗4周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05) ,而治疗8周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升高更加显著 (P< 0.01) ,表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并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更加显著。HAMD是临床用于抑郁症诊断及程度划分的依据。HAMD各因子不仅反映患者的精神病理学特点,还反映靶症状群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HAMD各因子评分明显降低 (P< 0.05) ,而治疗8周后HAMD各因子评分降低更加显著 (P< 0.01) ,证实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

综上所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抑郁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建议作为一线抗抑郁药物,尤其是乳腺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艾司西普兰草酸
艾司西酞普兰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Δ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从慢性肾脏病综合诊疗的角度看草酸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