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8-11-12 05:49王敏徐翠孙静雅马桂彦郭慧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子宫颈依从性

王敏,徐翠,孙静雅,马桂彦,郭慧芳

(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辽宁 大连 116600;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采血中心,沈阳 110001; 3.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辽宁 大连 116600)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子宫颈癌患者占全球85%以上,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ary virus,HPV) 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导致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是子宫颈癌发病的前期阶段[1-2]。研究[3]表明,某些类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治疗和随访对防治子宫颈癌有重要意义。子宫颈HPV感染患者众多,且治疗周期较长,治疗和干预措施仍然局限于门诊医生开具医嘱、患者回家自行用药和复诊等传统方式。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不同而延误病情,造成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失访率高以及治疗效果不理想[4-5]。通过家庭访视、电话随访以及专家门诊等方式实施的“延续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显著地提高了治疗效果[6-7]。近年来有研究[8-11]报道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在儿科、外科以及妇幼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延续护理模式。本研究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对HPV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旨在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况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HPV检测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患者需进行阴道用药治疗; (2) 年龄18~45岁; (3) 患者本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既往子宫颈手术史;(2) 阴道感染患者; (3) 患有心理疾病; (4)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或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共纳入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100例,年龄 (30.37±5.07岁) ]和对照组[100例,年龄 (30.32±4.45) 岁]。2组患者年龄、学历、职业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 0.05) 。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2组患者治疗措施基本一致,以干扰素凝胶 (10万U) 阴道上药,每月10 d,连续6个月;治疗12个月内性生活时均采用乳胶或非乳胶安全套屏障方式,尽量避免HPV再次感染。

表1 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比较

1.2.2 护理:

1.2.2.1 传统方式的延续护理 对照组患者建立门诊随访档案,在其就诊时进行医疗指导和护理,详细告知用药方式、时间、频率及复诊时间。分别于第1、6、12个月由资深护士和医生进行电话指导、了解并记录其治疗依从情况。

1.2.2.2 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 观察组在传统方式延续护理的基础上邀请患者加入微信公众号,建立患者交流群,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由4名专科护士组成 (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 。每月邀请妇科专家做客微信群1次,每次45 min,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抗病毒药物使用方法、性生活注意事项、心理调节、复诊时间及必要性等。群助手为患者答疑,2次/周,30 min/次,时间为17:30至18:00。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每周群发1次信息,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提高身体抵抗力。在群里患者可自由交流经验教训,互相学习和鼓励,并可了解其他患者的问题与答复。群助手接受患者有关疾病的咨询,解答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采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价。该量表包括4个问题:(1) 是否有忘记用药的经历? (2) 是否有时不注意用药? (3) 当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 (4) 用药后自觉症状加重时是否曾停药?。4个问题均答“否”为依从性好;有1个及以上回答“是”为用药依从性差。

治疗1、12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2-13]来评价患者心理状况。SAS≥50分为有焦虑症状,<50分为无焦虑症状;SDS≥50分为有抑郁症状,<50分为无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2组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05) ,见表2。

2.2 2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均P> 0.05)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P<0.05) ,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用药依从性比较

表3 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12个月后患者依从性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05) ,因此认为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HPV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HPV感染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到治疗依从性,HPV感染相关知识专业性强、医学术语多,晦涩难懂,护士常规宣教及电话随访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经过公众号及时发送信息,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有研究[14]认为这种模式可提高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微信平台的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以往研究[15]显示女性感染HPV后常常会出现短暂的焦虑和抑郁,有的甚至会持续较长时间;研究也证实充分沟通能够明显地减轻焦虑和抑郁。本研究表明治疗12个月后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较传统模式延续护理的患者明显改善。尽管传统的延续护理也安排了电话随访、定期沟通环节,但这种沟通是短暂的,在患者看来具有一定的“官方性”,一些涉及隐私的生活方式的调整有时很难在电话中表达,这种不足在微信交流中则被网络的屏蔽作用所弥补。此外,传统模式的沟通只有医患之间的沟通,而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则可以是病友在群里相互沟通,极大地减轻了自身不良情绪。微信沟通较传统方式更利于患者表达负性感受。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化的随访性网络管理平台将成为延续性护理的发展趋势,对提高HPV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患者主观情绪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本研究仅局限于HPV阳性、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的育龄女性患者,不需要接受阴道镜活检和手术治疗。对于那些随访条件差、更加重视隐私、不愿意和他人谈论病情的患者,适合哪一种延续护理模式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子宫颈依从性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W+8字”缝合法在子宫颈冷刀锥切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得了子宫颈癌怎么办?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