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设计中的“海绵智慧”

2018-11-12 12:32姜越
设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海绵城市

姜越

摘要:当下城市正在面临雨水带来的内涝灾害,而在城市内涝难以解决之际,园林却少有耳闻受到雨水侵犯,这是因为江南园林中处处都拥有着海绵的设计智慧,在当下城市中提倡海绵城市建设,运用海绵方式治水的现代,细细探索研究江南园林设计中的“海绵智慧”,借古人的智慧,悟出现代海绵城市设计之道。

关键词:园林设计 海绵城市 豫园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58-03

引言

现如今城市内涝问题此起彼伏,全球几乎所有现代城市都疲于应对暴雨导致的内涝灾害,每年为应对暴雨带来的内涝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地下的排水管网络越排越密,排水管直径也越做来越大,然而当遇到“百年一遇”的大雨,城市排水的效果却并不显著,城市内涝治理急需要新的思路与方法,于是海绵原理与指导思想应运而生,各个专业对其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其是“叠山”和“理水”皆是江南园林的营建核心,是古人对园林山水艺术性的关注,但是“叠山理水”还有着其他作用,就是赋予园林应对极端环境再平衡弹性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非常像现代人所支持的海绵原理思想。下雨时候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带到需要的时候慢慢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所以海绵原理是对雨水吸收直至雨水管理与储存再利用的原理方法。海绵原理的机制如同人体肺部的肺泡作用一样,肺泡吸收的氧气为机体带来能量,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通过吸收雨水去涵养城市的水文环境(如图1)。

所以挖掘江南园林设计中“叠山理水”的内在,用海绵思维与视角去看江南传统园林的设计,我们发现江南传统园林中不仅对湖面形态、掇山的设计技法有考究,更蕴含着“海绵原理”。自古以来,中国人—直都在探寻大自然的法则,在没有先进科学技術和设备的古代,古人更懂得因地制宜遵循自然的治水法则,并在江南传统园林设计营建体现得淋漓尽致,就例如: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其水面面积之大且常年保持清澈的水质,为人们提供了具有绝佳观赏性的水景,其背后是对于海绵原理中生物净化与蓄水的运用;再者如上海本地著名园林秋霞圃,其围绕着池水而建的建筑在大雨来临时候,如同巨大雨水回收“漏斗”将雨水顺势导入池中,这也是一种对海绵原理中回收循环利用雨水的运用。再有几乎所有的江南传统园林都能在雨季保持着良好的雨水管控,不会有类似城市中“内涝看海”的景象。而园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海绵原理,园林中的海绵体又如何发挥作用的?下面就进行详解。

一、江南园林中的园林设计

(一)水面设计

在雨水富饶的江南地区,雨季往往要多于北方,整体可利用的雨水量相当可观,对于江南传统园林,自然界中的雨水是园林水景的重要补充,江南传统园林中的水景好似一个巨大的海绵体,起到重要的作用:池水会在雨季时蓄水并在旱季时放水灌溉滋养园内绿植,大多江南传统园林中的水体会与周围的运河或是地下水进行连接形成流动的活水,使园林的海绵体效应辐射至周围的环境。园林的翘楚——拙政园,水体的面积也占到其总面积三分之一。这些园林内的池水是海绵体顺利运作的核心,落入园林范围内的雨水将通过各种渠道汇聚于此,在满足古代文人墨客欣赏理水艺术需求的同时,更是起到了将雨水收集汇聚,削减暴雨峰值再利用的作用,从而形成园林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如表1)。

(二)庭院布局设计

中国园林中有丰富的建筑群;长廊、厅堂、亭榭、石桥等,他们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时有汇聚、时有离散、时而密不透风、时而疏可走马,各式各样的组合布局不仅体现园子主人寄托山水之情,也是古代工匠超高建筑布局构图修养的映照,庭院的布局可以说是左右造园水平高低的风水岭,其中以园内水景为中心,以院落围合的内向式布局就是典型造园类型之一,我们可以看到有着这般内向式布局的江南传统园林有:秋霞圃、醉白池及颐园(如图2)所示。内向式庭院从艺术的角度看,起到了聚气的作用,而所有围绕水体和小空间内进行的组合动作包含了文人骚客的“以小见大”的哲学思想。试想正值雨季的江南,雨水顺着屋脊顺屋檐而下,汇入池中,在园中欣赏美景的游人依傍着美人靠欣赏池中美景,顺着屋檐留下的雨水在滴水瓦的引导下有序地形成水幕,最后坠入池中,像有节奏的声乐发出动听之音,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这一点在上海的颐园中有体现,据说雨景是颐园的“一绝”,而“颐园听雨”是松江二十四绝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屋面的斜坡与地球的引力,干净清澈的雨水因势利导的被收集到了中心池水中,颇有一番“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味道,与现代城市中通过雨水泵等机械化收集手段相比,传统江南园林中的收集雨水的方法更贴近自然,有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优势。

(三)假山布置设计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山是水墨画的主角,有着“无山不成画”传统,在营建房屋时候依山而建是建筑风水必须遵守的法则,所以当达官显贵们决定在鲜有山脉的江南平原大地上建造园林时,就希望能将山缩小放置在自家的私人园林中,来表达自己的情寄山水的崇拜,而匠人们也早已把掇山设计技艺看成了一种园林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江南园林中的叠石掇山通常是被认为与园中的池水形成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的对比,是整个传统江南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假山石的艺术造诣之外,假山还鲜为人知重要的作用——储存与净化雨水,看似不起眼的假山石其实对于雨水有着蓄水的作用。譬如于苏州环秀山庄这样依靠假山石造景的园林中就有一景——雨水散落屋顶顺着屋檐流到了假山石上,在假山石的皱褶处滞留,当夹杂着土灰污垢的雨水在顺着屋檐流向假山石,会在假山的皱褶处汇集,经过一段时间停留后大颗粒杂质会在假山石的褶皱处沉淀下来,剩下的雨水会顺着流进入地面和池子中进行进一步生物过滤净化。又如在苏州沧浪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沧浪亭周围没有水系,所以工匠动足了脑经,依靠园内假山石形成小瀑布等小水体留住雨水,在炎热的夏季,积累在假山石上的雨水默默地发生蒸腾效应,调节了整个园中的湿度与环境。

二、园林的海绵作用

(一)蓄水

抛开江南园林中铺地构图艺术性研究,从对于吸收并蓄积雨水的海绵思想技术的角度发掘,发现江南园林铺地主要是以小青砖配以沙石作为主要的材质,在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策略中常用到的砾石、透水性沥青等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料作为铺地路面的分析后,发现两者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无论是从材质的选用上,还是对于透水与涵养土地达到调节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的作用上,其核心思想都是相通的:都是通过吸水及透水材质的利用使得地面道路减少了下雨过后的地表径流,从而减少了低洼地因为坡势低使得径流的汇聚导致的内涝问题,而这些雨水带来的地表径流经透水性路面被土壤吸收,加之园林中的植物众多,植物根系起到了固土的作用,避免了因吸水后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雨水被蓄在了土壤之中,待日后干旱季节缓慢释放,调节整个园林的湿度与温度,保持园林的小气候环境的稳定。总结来说各式各样的小青砖碎石铺地的江南园林有着天生的蓄水特性,成功减少雨水的径流峰值时段,让整个园子实现了“大雨过后不看海”,而是让人拥有“倚栏听雨声”的惬意和心定(如图3)。

(二)净水

传统江南园林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组合体,雨水通过园林中的生物净化后用于园内日常的植物的灌溉与养护,使园中一年四季的绿意盎然,连绵不绝。春天的竹、夏天的荷、秋天的桑、冬天的梅使得园内一年一景色,充足的雨水收集与妥善的净化保存,让传统江南园林有绝对的能力满足这些四季植物苛刻的“嗜水”需求,而其中生长在池水中的荷花与水下的水草等水生植物一同起到了生物净化水质的作用,充足的水资源,苍天的树木,丰硕的四季果实更是引来了品种多样的“常客”在此聚集,水中花鲤鱼游弋,空中画眉鸟雀跃,泥土中蚯蚓的爬行,除了人以外还有不同的生物都在此享受着良好的生态。即便到了现在,传统的江南园林在在城市群日益庞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为人们提供了别样的体验自然的去处,别有一番现代版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的境界(如图4)。

(三)用水

“释”及释放与使用,其分为两种:一类是看不到的,另外一类是看得见的,看得到的释放使用,即养護园林的护工拎着水桶或者是接着水管从园林的池中取水灌溉园内的绿植(如图4)所示,故此为直接利用园中水资源。

以上“释”是看得到的,而在园林起着关键用途的“释”是看不到的。细看中国古代园林,园林中种植有灌木的苗圃几乎都是下凹的,如位于上海嘉定的秋霞圃,占地约3.3公顷,是目前上海现有的五大古代名园中创建时间最早的园林,秋霞圃的水面开合有致,周围围绕湖石,紧挨着湖石边上的下凹式苗圃就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智慧,首先下凹式的绿地能够充分下渗吸收雨水过后的地表径流,尽可能地将雨水留于园中的绿地,当大雨过后园林中的苗圃都吸收到了充分的雨水,整个园林中各个角落上的苗圃如同吸收饱水分的小海绵体。再者,雨水积累在粗砂细土的苗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渗透,慢慢地会降解雨水中的有毒物质和大污染物颗粒,当然这些作用的发生最后能够有多大的效果,是要考虑结合前面提到的两点关键:不同土壤的特性与不同植物的特性。

三、调研解析——豫园的海绵设计智慧

(一)豫园的海绵体设计分析

豫园的其内部设计形式是亭台楼榭排落有秩并且局部有形成相互围合依水而建的格局,园林水体面积假山石更以其“量多”、“形特”而闻名。从总平面上可以看出,其园中设计布局的水体几乎占据了整个园林的大部分面积,故此为蓄积雨水的海绵体,再者相传明代造园大家张南阳在豫园中叠山时,手持铁如意,亲自指挥工匠叠石,不稍瑕顾(如图5)。

(二)豫园的园林的海绵作用

豫园中的各个要素具有合理的海绵原理,互相间工作通畅,有利于发挥园林整体的海绵体效益,园林中的海绵体工作总体做到了快与慢相结合的“蓄”;粗与细相结合的“净”;明与暗相结合的“释”。

1.快与慢的“蓄”:豫园中有大量的临驳岸的建筑,这些临水建筑和庭院的组合是一个自然的雨水收集“容器”,犹如漏斗将雨水收入囊中,不浪费大自然的馈赠。而且这种做法非常巧,让雨水只经流过屋顶就落入池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雨水被二次污染物附着的程度,而且能够段时间内汇聚雨水提高了效率。同时豫园中的丰富构造的花街铺地也是“蓄水大户”,落入园中的雨水,大多能够透过花街铺地渗入进园内土壤,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园中的雨水不外溢,为豫园周边的城市管网消纳雨水降低了其负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粗与细的“净”:净化有粗净化与细净化,粗净化及沉淀大颗粒的杂质成分,而细净化是通过陆生植物或者是水生植物进行的生物和微生物的净化,前者的净化能够大量的去除肉眼看的见的杂质,后者则通过一定量的时间进行生物作用对水体中的微生物和细菌进行过滤与降解。在豫园中的假山石中,下雨的径流部分积蓄在了山石的缝隙褶皱处,并贯穿于假山石头间的水形成“涧”,曲折之间汇成溪与小瀑布,最后汇入池中。所以豫园中的假山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起到初次粗净化雨水的“海绵体”。而细净化则有汇集于池中的荷叶水草及驳岸边的绿植完成,这个过程是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

3.明与暗的“用”:豫园中的水池被时常通过人工方式提取浇灌豫园中的绿化植物,此为明“释”。豫园中大量的下凹式苗圃在雨季时候蓄积储存雨水后,到了少雨季节,随着温度上升,这些汇聚在下凹式苗圃中的雨水经过被植物根系慢慢的吸收后释放进环境中,发生“蒸腾效应”,雨水化为看不见的水汽开始缓慢的释放,充满豫园的各个角落,控制的湿度、调节着整个豫园的小气候,并能将多余的雨水滋养豫园内的树木,此为暗“释”。

结语

我们从对江南传统园林中的各个要素单体的设计分析可以发现,老祖宗对造园设计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道法自然”。根据以上案例的具体分析和最后的梳理总结,笔者认为现代人完完全全可以向江南园林中取得“治水真经”,形成我们现代人管理设计城市,治理城市内涝问题的锦囊妙计,故总结以下几点设计策略:

策略一:城市在设计规划中应当尽量保护现有城中河流、湖泊等水文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开挖一些人工景观湖或蓄水池,这一来能够涵养地下水资源,而来能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能够大大降低城市的风尘污染。

策略二: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保护城市的土地资源,设立城市绿化植被覆盖面积的“红线”,因为丰富的植被能够减少或延缓城市水土流失,锁住城市的故土,让每一村大自然的泥土都能够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

策略三:在城市的新建道路中建议使用透水性强的材料,这样能够大大降低雨水径流的峰值,让暴雨来临时,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会有径流造成的水坑和积水,并能够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

策略四:应该转变城市治水的观念,不要一味提高城市的管网的密度和管道的直径,以期望能够快速排走城市内涝,要疏堵结合。城市如人,药补不如食补,要从根本上解决内涝看海问题,而不是对城市进行开膛破肚,手术式般排涝。

古人在江南传统园林中的设计与治水智慧的实践正是我们目前解决内涝等城市病的一剂良药。我们后人需要待日后好好研究与探索。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海绵城市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设计中的地方文化元素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地域特征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