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

2018-11-12 10:58张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张俊

摘 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方式中一种创新的扶贫方式。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得当,对于创新乡村发展模式、促进农村脱贫、增加乡村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处于乡村劳动力资源受教育程度低、资金紧缺、专业的人才资源匮乏等现实困境。要化解这些困境,就采取必须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不断完善引进人才机制等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实困境;化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3-0034-03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1]七大发展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其中,以乡村振兴助力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要抓好五个着力点,首要的着力点就是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就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不同于“输血式”的精准扶贫,其是“造血式”的扶贫,主要依据乡村自身的特色、依托乡村现有的资源,对乡村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进而实现乡村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实困境表现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着困境,主要表现为人、才、物等方面的匮乏。因为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较低,这些贫困乡村地区的农民不能从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受益,不能共享乡村旅游带来的发展成果,最终农民经济收入还是达不到脱贫的目标。因此,这也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一)乡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由于贫困乡村地区长期教育资源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直接导致乡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我国宪法规定每一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这一宪法规定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并不完全实施起来。乡村中大多数劳动力都从事体力劳动,这部分体力劳动者大都是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教育,一些简单的字都不认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一个村子里几年都走不出一个大学生。国家统计局2017年的相关数据表明,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58.6%,高中文化程度占17.1%,大专及以上占10.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乡村劳动力受教育文化程度高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资金匮乏

要想把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特色产业,除了乡村自身拥有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外,还需要大量的扶贫资金。在乡村旅游整个发展过程中,资金后劲不足是最为致命的问题,直接成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绊脚石。除乡村自身具有资源外,发展乡村旅游业还需具备配套的硬件设施。一般偏远贫困农村地区硬件基础设施都特别落后,与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通讯、住宿等不便,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一些贫困的山区,身处大山、交通闭塞、无法与外界进行联系,开发起来非常吃力,从预算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讲,政府不愿意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这些贫困的乡村旅游。俗话说的好,“想要富先修路”。政府在资金方面倾斜不足,其在扶贫过程中主要考虑一些地理位置具有优势的贫困乡村地区。例如一些沿海地区的贫困乡村,本身具有很大优势,可以依托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辐射,政府又相对重视,扶贫效果立竿见影。而偏远的贫困乡村,地理位置本身就闭塞,有些山区还保持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因资金不足,加上交通不便等综合因素,这些贫困的山区乡村发展旅游业可谓是困难重重。

(三)乡村缺乏旅游专业相关专业人才

乡村缺乏旅游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是制约乡村旅游精準扶贫的瓶颈。贫困乡村自身的教育资源匮乏,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少有具备旅游专业的人才。除此之外,即使在一些偏远的贫困乡村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从大山走出去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回家建设家乡。这些走出去的大学生从小仅仅是通过电视这一渠道,来了解眼花缭乱的世界。他们读书的唯一动力就是走出大山,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大城市给予他们的物资待遇较好,而回家乡工作物质待遇无法与大城市相提并论。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在大城市生活,与大城市的孩子享受同等教育的基础。与此同时,一些外地大学生志愿者报名来支援贫困乡村,但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贫困乡村地区的条件较为艰苦,最后坚持不下来,放弃支援乡村的愿望。毋容置疑,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乡村缺乏旅游业相关的专业人才。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实困境的原因

贫困乡村地区之所以出现贫困,必定有其错综发杂的综合因素交织在一起。精准分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出现现实困境的原因,可以重塑贫困乡村地区的自身价值。

(一)乡村基础教育落后

在贫困乡村地区农民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贫困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尤其是与发达城市基础教育,相差甚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贫困乡村固有的教育资源落后,城乡教育资源落后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最为突出的表现。在贫困乡村地区只能维持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这些九年义务教育资源比较落后,不像发达城市的教育资源那样先进。比如,贫困乡村地区可能大多数的学生只有到初中才能接触英语,仅仅学习英文字母和简单的单词,而发达城市地区的一些国际学校,学生从幼儿园就接触学习英文,英语老师一般是外教,因此,小小年纪就能跟外国轻松口语进行交流。这是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的一个缩影。二是乡村教师缺乏。由于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物质待遇、交通发展等严峻条件,导致大学生毕业想支援山区,却望而退步。即使有部分大学毕业生本着报效祖国、贡献社会的理想,支援到贫困农村地区支教,但是往往待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离开农村。总的来讲,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跟不上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政府等社会多元扶持资金力度不足

精准扶贫是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发展思想,政府应作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换句话来说,政府资金投入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所有资金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政府这些年精准扶贫中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可谓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真正意义上贫困乡村地区要想完全脱贫,仅仅靠政府投资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集中社会上多元化的资金,与政府一道致力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现在社会一些企业家更多地专注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他们以赚钱为目的,无论做什么投资都会考虑到投资与收益的比例。他们认为,为贫困乡村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促使乡村旅游发展,这个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并且投资需要长期才能收回本金,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与大部分企业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是相互冲突的。总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资金方面是紧缺的,政府扶持资金对于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上其他多元的资金后劲不足。

(三)乡村引进人才机制不完善

贫困的乡村地区面临着最大的软实力缺口,就是人才短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乡村贫困,就必须引进人才,借助人才的力量助力精准扶贫。目前,乡村人才引进机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贫困地区人才引进待遇不够好,很多愿意来贫困地区支援乡村建设的大学毕业生因为给的待遇不够有吸引力,会综合考虑现实条件而退缩。二是缺乏专门的人才管理部门。乡村的基层政府缺乏专门的人才引进管理部门,人才引进来了,具体怎么管、归哪个部门去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乡村基层政府对于引进人才管理机制比较淡薄,以至于人才机制不完善。

三、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实困境的化解路径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靠运用式的一蹴而就,更不能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通过精准分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出现现实困境的原因,进而精准找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化解路径。真正发挥“乡村旅游+”的作用,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出一份力。

(一)加大乡村基础教育投资

我国贫困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导致乡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为了提高乡村农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必须加大乡村基础教育投资。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必须要抓好师资队伍和师资资源这两方面的投资。一是抓人,即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是保障乡村基础教育的基础。我们看到,常常有网上曝出,在贫困的山区一个村子里就一个老师,这名老师一个人既教数学,又教语文。这种现象不仅加重了授课教师的负担,也会间接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二是抓物,即抓好物质硬件设施建设。乡村基础教育必须要保证基础教育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无法保证学习效率。腾讯视频曾报道出一个纪实故事,名为《悬崖上的学校》。触目惊心的真实事件震撼了更多的网民,随之这个事件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报道中这个地方没有通往学校的平坦道路,只有悬崖峭壁上的天梯才可以通往学校。通过这两个典型的事实事件,为保障乡村劳动力受到更好的教育,必须加大乡村人和物基础教育的投资。

(二)政府扶贫部门、社会多元化资金要加大投入

旅游业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产业,有较强的整合力,旅游业能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旅游业有扶贫和富民的功能,同时旅游业也是思想扶贫。乡村旅游业对于精准扶贫意义重大,政府扶贫部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在扶贫资金投入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在扶贫资金分配时,要做到公平,甚至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投资。但是,扶贫所需资金仅仅依赖政府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社会上的多元化社会资金。尤其是社会上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他们拥有庞大的资产,他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他们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众所周知,他们是依托社会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更应该回馈社会。对于社会企业家要多动员、多宣传,推动他们为扶贫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以政府扶贫资金为主,多元社会资金为辅助,才能减缓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出现的资金不足这一困境。

(三)完善旅游业人才引进机制

“旅游扶貧对象除了‘扶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扶业。”[4]扶业归根到底还要靠筑巢引凤引进人才。人才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软实力的象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取得长足的实效,就必须要做好旅游业相关的人才储备。贫困乡村地区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留不住人,为了能留住人才,必须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第一,要提高人才相关待遇。现在大学毕业生满腔热血报效祖国,但也必须考虑现实生活情况。不仅靠着满腔热血就能维持生存,生存下去必须以足够的物质条件为保障。一旦乡村引进人才待遇提高,对大学生有了足够的吸引力,就会减少大学生的后顾之忧。第二,要有相关基层政府部门对引进人才进行管理。有部分大学生毕业生自愿到贫困乡村地区支援,但把他们分到乡村相关部门就对这部分志愿者不管不问,后续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这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归宿感,久而久之,就会不愿待在乡村,离开乡村去城市发展。可见,只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才能留得住人才。

结语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创新扶贫方式,能够重塑乡村价值。但是乡村旅游对于精准扶贫并不是万能之策。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措施得当,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发挥“造血式”的精准扶贫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7/c414395-29613458.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4/t20170428_1489334.html)

[3] 朱启臻.乡村振兴人才为先[N].光明日报,2017-12-03(02).

[4] 林移刚,杨文华.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困境与破解研究:基于生产要素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121-127.

[责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