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2018-11-12 09:47何志华
速读·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概念主体

何志华

摘 要: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片文章的大意,更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感情。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概念;主体;机制;措施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在《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影响人的行为》一文中指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地,都是无用的,对于他的行为影响很少,或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的发现并转化为已有的知识。”阅读教学同样如此。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钻研教材,阅读相关资料,设计课堂上的相关问题和标准答案,这种传授式的课文分析基本上是无用的知识,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授状态,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概念

所谓阅读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也就是对“篇章”和词句的解读。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词句分析,轻篇章综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重篇章综合,轻词句分析,“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学生得到的只是些空洞的东西。这就偏离了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使整体与部分之间脱离关系,从而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到这个问题,重新设计文本解读的基本思路: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出发点。后一个“综合”是对文章的深化,是阅读的归宿。而“分析”则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一是从感知篇章入手研究词句,二是从分析词句入手研究篇章。如在教读《再别康桥》时,先引导学生从徐志摩的生平,婚姻和爱情,康桥与他的意义来把握住徐志摩的“美”“自由”“爱”的人生追求,来感受徐志摩的至情至性的精神世界,带着这样的感知作为阅读本文的出发点,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难舍“着恋”,再见康桥的“欢喜”,寻梦不着的“低落”情怀,故作酒脱的“悄悄作别别'”。反过来,又从诗中意象的选择中,如“新娘”“水草”“星辉”“云彩”等来感受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教读完这首诗,举行《再别康桥》专题朗通,学生对本诗朗通情感的把握,令在场的听课老师拍案叫绝!由此,他们真正走近了徐志摩,读懂了徐志摩先生的情怀。

二、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来重构文本。不同主体存在着客观差异,因此,即使是同一位教师指导,阅读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结果还是会相差很大。千篇一律、条分缕析的教学模式,很显然并不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兴趣,思想的碰撞。因此,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让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文本的言语内容形成互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才算是读懂了文本。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对廉頗和蔺相如,你更赞成谁对赵国的功劳大?”课后学生自己去寻求相关材料,课堂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探究,各有不同的见解。一方认为蔺相如对赵国功劳大,理由是:在文中选取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例,都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而另一方的观点认为廉颇功劳大,理由是:当时秦国经过百余年的变法,已经发展成相当强大的国家,扩张之心日益俱增,而蔺相如仅因一块和氏璧去惹怒秦王,让秦国“师出有名”来进攻赵国,不是让赵国“始速祸哉”吗?当时秦国正在进攻楚国,秦王更多的应是顾忌廉颇等赵国大将善用兵,不敢用主力对付赵国,所以让蔺相如“完璧归赵”。还有在送别赵王赴“渑池之会”前,廉颇部署重兵陈于边境以防秦军入侵,并请求赵王如三十日不归,立太子以绝秦望,不是有大胆识,大忠勇,是担当不了此事,说不出此话的,真是“只知有国,不知有已”啊。虽然两方的观点各有偏颇,但可以看出学生能认真读文章,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了。

三、健全培养阅读能力的机制与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①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②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③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将阅读训练贯穿始终,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堂课都是个崭新的世界,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给教学带来真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钱海霞.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8).

[2]张冬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时代教育,学周刊,2011(12).

[3]李玉生.浅谈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学周刊,2015(03).

猜你喜欢
阅读概念主体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幾樣概念店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