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攀附另类藤缠树

2018-11-14 04:11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另类中央纪委树冠

●肖 蓟

2017年5月2日,中央纪委在通报安徽省原副省长陈树隆案件中,第一次用了“政治上攀附、经济上贪婪、道德上败坏”的严厉措辞之后,短短一年间,“政治攀附”一词又相继出现在了中央纪委通报的其他多起官员违纪违法案例中。

所谓“政治攀附”,就是指有人希望通过利益输送等形式,挖空心思巴结领导,削尖脑袋拉帮结派,为自己寻“后台”、找“靠山”,妄图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朝中有人好做官”,平步青云仕途宽之目的。继陈树隆之后,去年7月20日,中央纪委对外通报显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副主席姚刚,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搞政治攀附,利用职权为他人及企业提供帮助,对抗组织审查……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在《打碎政治攀附“黄粱梦”》一文中指出:现实中,还有部分像陈树隆、姚刚这样热衷搞政治攀附的官员。我理解,“还有部分”,就不是个别,或者极少数。而与陈树隆、姚刚热衷“攀附”不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魏民洲则喜欢“被攀附”。陕西省西安旅游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大有,为了“攀附”魏民洲,掏空心思、想方设法投其所好……反思这些案例,我依稀看到另类藤缠树。

藤缠树的现象,很多人都见过。我见得最多的一次,是在位于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乡境内的“万木林”中。始建于元朝末年的“万木林”,现有植物中,不少为国内所罕见,故有“亚热带植物博物馆”之称。漫步“万木林”,沉水樟、红豆杉、闽鄂山茶等国内罕见的珍稀树种,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缠绕依附参天大树的巨藤,争技斗艺,尽情攀援——它们有的粗如碗口,有的细若指头;有的紧贴树干,径直向上;有的左弯右绕,迂回爬升。

藤,是陆地上最长、最刁的植物。它们没手没脚没眼睛,却能够选得精准、攀得顺当。不必付出代价,不要拼搏奋斗,就能使自己无忧无虑、长所欲长。有资料表明,陆地上最高的植物——桉树,可以长到152米,而最长的藤,比它长两倍。藤之热衷于、擅长于缠树,既是“本领”,也是“无奈”。想想看,在茂密的树林里,藤若不会缠树,不善攀爬,长年累月见不到阳光、享不到雨露,非但长不好,而且活不成。因此,只要是藤,就得依附,就要上爬。正所谓,“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

藤为了自身存活,既不要骨气、不讲义气,又居心叵测、损人利己。它们一边低三下四地连攀带爬,一边温柔缠绵中暗藏杀机。在攀上树冠之前,藤很少分枝,且轻易不开花结果,一心养精蓄锐,执意向上爬升。一旦爬上树冠,获得充足的阳光和空间后,便露出其贪婪的面目——既开花,又结果,以致整个覆盖支撑它们的大树树冠。如此这般,当一棵大树被藤缠上后,就意味着厄运来临。部分营养,被藤掠夺;阳光雨露,被藤遮挡,先是慢慢变得面黄肌瘦,继而缓缓走向生命终点。

树之被藤所缠,只好自认倒霉。现实生活中,有为了达到自己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像藤一样,抱紧一棵“大树”,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连攀带爬,极尽阿谀献媚之能事。可叹的是,有人偏偏喜欢被攀爬、被依附,甚至错认为这是权势与地位的体现,乐陶陶、喜滋滋地让少数擅长于搞“政治攀附”的人缠而绕之。

如何防范“政治攀附”这样的另类藤缠树?一方面,“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藤”缠,拒绝“藤”绕。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干部队伍中,不论是主动“攀附”者,抑或是喜好“被攀”者,一经发现,就要果断“动手术”。唯有这样,方能确保“万木春”。

猜你喜欢
另类中央纪委树冠
“另类四不像”登场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树冠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水利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茶树冠层光谱特征及混合像元模拟研究
另类演奏家
另类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