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2018-11-14 06:15款柔
莫愁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画集题字李叔同

文/款柔

《护生画集》内含六册画集,一册释文,总共七本,它的诞生得先从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说起。

当年,丰子恺求学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他图画和音乐老师的是李叔同。李叔同多才多艺,音乐、美术、书法、戏剧无一不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送别》,便是李叔同当时的作品。李叔同渊博的学识让丰子恺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紧跟恩师的步伐,不离左右。后来,李叔同削发为僧,成了弘一大师。

都说文人交往时有雅趣。弘一大师50寿辰前夕,丰子恺和弘一大师合谋出一个创意,就是由丰子恺画50幅画,再由弘一大师给每幅画题字,作为特别的生日礼物,这就是《护生画集》第一册的由来。

十年后,两人又联手合作了字画各60幅,出版了《护生画集》第二册,以此来庆贺弘一大师的60大寿。

后来,弘一大师希望每十年可出一册,幅数依照岁数,待他70岁时,可以作《护生画集》第三册,共70幅;80岁时作第四册,共80幅;90岁时作第五册,共90幅;100岁时作第六册,共100幅。丰子恺郑重允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只是,人的寿命,从来不由自主,弘一大师于62岁那年圆寂。寿星既已归去,题字之人亦已缺失,《护生画集》还能继续下去吗?令我无限感动的是,丰子恺始终未忘师命,他埋首作画,请友人代为完成题字部分,在恩师70岁及80岁阴寿之际,相继出版了《护生画集》的第三册及第四册。

这是一段用生命实践诺言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恩师寿命无法自主,丰子恺同样也无法预料自己的生命会终于何时。若世寿不许,该如何了愿?为了不辜负使命,就要与时间赛跑。在恩师90岁及百岁阴寿还未到之前,丰子恺就提前完成了《护生画集》的第五册及第六册,正因为提前作画,才使得他在离世之前,得偿夙愿,留下饱含深情的巨著,这不能不算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奇迹。

《护生画集》第一册,基调是伤感的,这50幅画是丰子恺和弘一大师对杀生的一种无声抗议。丰子恺的画,贵在画面生动有故事感,搭配弘一大师的题字后,更容易将画面的气氛烘托出来。比如一幅题为《今日与明朝》的画,左边画的是风和日丽的今天,鱼、鸭在河水里活泼地嬉戏,右边则是明天,鱼、鸭被系着头吊在绳上陈列在市集。鲜明的生死对比,令人唏嘘不已。

到了《护生画集》第二册,基调开始回暖,画面诗趣盎然,这60幅画侧重于护生。比如一幅名为《襁负其子》的画,非常温馨有童趣,一边是母亲背上驮一小儿,一边是母鸡背上驮一小鸡,弘一大师题字:“母鸡有群儿,一儿最偏爱。娇痴不肯行,常伏母亲背。”采撷生活场景的写实手法,使丰子恺的画更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护生画集》第三册、第四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画面中涌动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饱满情感。比如第三册里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老妪和一只豚。题字是:“邻家有老妪,孑然一孤身。谁为慰孤寂,一匹白鼻豚。”这幅画赋予白鼻豚以浓浓的人情味,提醒读者,动物与人类一样,也有情感,你对它们好,它们就会对你好。第四册里有一幅,画的是相敬如宾的两只鹅,看了题词之后,我才了解到画面背后的深意。一只鹅,颈部受损,另一只鹅,缺了一只脚掌,两只残疾鹅是一对配偶。主人叫唤它们时,残颈鹅都会让残掌鹅先走,而吃食时,残掌鹅都会让残颈鹅先吃,从来不和它抢。看《护生画集》时,我屡屡被这样温情的画面打动。

在《护生画集》的第五册、第六册里,丰子恺依旧延续他的悲悯之心。他说:“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拿此心待人处世,这才是护生的主要目的。”在关注动物之外,植物也是他关注的主题之一。植物也有生命,凡有生命力的东西,都应该怀着慈悲之心去善待它们。

六册画集,厚厚一摞,我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读完。我读得很慢,原因是那些充满感情的图画和文字,每每让我感慨万千至停顿,我时而觉得心疼,时而感到温馨,时而会内疚,时而想流泪……

猜你喜欢
画集题字李叔同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丰子恺《护生画集》不仅是祝寿作品
弘一法师的账单
李叔同谈“咸与淡”
我的一本画集丢了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护生画集》背后的故事
《护生画集》背后的故事
大漠孤烟“甘”寂寞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