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光影

2018-11-14 07:27王禹
湛江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旗子天井菱形

◎ 王禹

老屋其实并不算老,才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墙体用稻田里黄土压制的大块泥砖堆垒而成,木梁瓦盖,前后厅,东西各三间房,中间隔着一个天井,是一座很寻常的粤西农村土屋。也许是家乡历年来台风暴雨太多的缘故吧,加上这土墙不经冲刷,仅仅三四十年间便显得苍老残破了。迎着斜阳的余晖一看,长期被风雨侵蚀的墙面,就显得满目沧桑,像布满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

小时候,我总觉得这屋子是多么的高大宽敞,抬头望着厅堂的瓦顶,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装着食物悬挂在后厅横梁上的竹篮子,我需要搬来方凳踮起脚尖才能够得着。傍晚时,要跳几下才能拉到电灯的开关绳,等不及父母耕作回来,天就黑了。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伸手能触摸到厨房的门梁了,也能一大步就跃过了天井。再后来,我一次次从外面回来时,就很明显地感觉到这屋子变得越来越局促、越来越寒碜了,而且一次比一次狭窄,一次比一次低矮、残旧。我总是惊愕于这种错觉。

老屋的中部是一方天井。家乡的夏秋季多风雨,下雨时天井瓦檐上总垂挂着几重珠帘般的雨幕,若下大暴雨,天井的四个角便冲下来四条白色的水柱,如瀑布,如白练。随着水柱越来越大,越来越向中间靠拢,我倒开始担心起来了,害怕雨水会把这瓦檐冲垮,害怕天井里的水会溢出来淹到厅堂,甚至害怕会发大水。特别是台风季节,有时大风会通过天井倒灌进屋里,我更是担心房子会被刮倒,那个年代村里就有不少泥砖房在台风中倒塌的事例,我还看见过邻居的瓦片被风掀起、在屋脊上像纸片般翻转的一幕。

在家上学的时候,天井还是我们天然的时钟。只要有太阳的日子,看着日光透过天井由西向东慢慢移动,由菱形变成三角旗子,变成方形,再变回旗子和菱形,我凭着日影的形状和位置,就能准确知晓一个白天的时间。午后,有时在外面玩得过头了,回家一看天井的旗子已靠近东墙,糟,快到了上课时间!来不及吃点东西了,就赶忙挎起书包飞一般奔往村边的学校。母亲就会跟在后面大声呼喊:“你又矛吃宴(午饭)!”

天井总让我想起奶奶。最初的印象,是奶奶搬来一架长长的木梯,架在天井沿上,缓缓踏上去,晾晒着一簸箕长满黄霉的豆豉干,或打理着瓦楞上的几盆花草。我模糊记得,上面曾种着一盆葱绿色的灯芯草、一盆薄荷或菊花,还有一种叫做“落地生根”的草药,秋天时挂着一串串淡紫色的小铃铛般的花蕾。每逢家中小孩头疼发热,奶奶就会搬来木梯爬上去摘一些来煮水或熬粥给我们喝。至今我还很怀念薄荷叶拌滚烫白粥的滋味。大凡在农村,老人都是知晓百草药性的医者,以及一切传统节日的司仪。每年端午,奶奶就到外面采一些山茱萸、柚子叶、七色花等草药回来煮水,倒在天井边一个大浴盆里给我们洗澡,称之为“龙舟浴”,可祛病驱邪。端午节暗黄色的天空和暗黄色的洗浴水,以及那野花草药独特的芳香,现在仍记忆犹新。

奶奶住在西南面的那个房间,她去世的时候,房间里还挂着一床黄褐色的麻布蚊帐,床头上还挂着一只藤篾编织的针线袋,这两件古老的行当伴随了她一辈子。闲暇时奶奶经常坐在大门边,迎着阳光织补着一些衣物。有时见她用一支铜簪把细布条结成一个个小圆棰形的东西,是一种青布衫的纽扣,那时候的我觉得很好奇。印象中她从来没有穿过其它纽扣的衣服。奶奶已去世多年。早年探访老屋时,发现原来奶奶住的房间,已挂上了小堂妹的一床粉红色蚊帐。近几年,叔父也搬住了新家,屋子才彻底荒废了。

老屋里被烟火熏燎得四壁漆黑的厨房,是我们初识生活滋味的源头。昔日里总有母亲忙碌的身影,有柴草燃放的气息,有红薯芋艿蒸熟时的甜香,有猪潲泔水的酸馊,有粥饭煮开时冒出的阵阵白气,于是也有了年幼弟妹肚子饥饿时的吵闹,以及杯盆碗筷碰撞的声音。日光穿过厨房的瓦斗天窗射下两道光柱,灰尘在其间轻轻浮动,于是也有了午间母鸡下蛋后咯咯咯的叫声。后来母亲常常提起,我八九岁时就学会了做饭、打柴,十岁就能挑水挑担,开始懂得了分担家务和农活。因此可以说,这个漆黑窄小的厨房,也是我日后出门在外生活的自立之源。

老屋东南面的那个房间,是我的睡房兼书房。尽管小时候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平时却喜欢看书、练字和绘画,以及喜欢从山上捡一些石头回来鼓捣着刻印章。母亲那台缝纫机的桌面,就成了我临时的书台兼画案。靠窗的床头上方是一个小书架,床尾的上方是一个大书架。这两个书架都是我亲手安装上去的,半嵌半悬在墙上,塞了满满的两架书。为此每次睡觉时都有点担心这沉重的书架会突然塌下来,砸到我的头或脚。这些书大部分都是我在墟市的地摊淘回来的,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起,只要手里有零钱,一有机会就去逛墟(赶集),首要事情就是买书。而且喜欢“猎奇”,对一些冷僻偏门的书看到也要买,因此我看的书乱七八糟。包括父亲的一些医药书,我也爱看,诸如《民间便方六百六》、《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等等,甚至“不求甚解”的看起了爷爷遗留下来的几本线装书。当时亦不过十三四岁的光景。

卧室那个南向的小窗,木质框架及几片玻璃已七零八落,却是我沉迷夜晚的起点。记不得哪一年起,我就开始了挑灯夜读,也习惯了喝浓而冷的茶。晚上全然不顾母亲三番四次的催促,通常看书至深夜。那时候窗外的夜竟是那样的黑,那样的静,以至偶尔会有一些莫名的恐惧。人生最初的迷茫,也是从这个小窗的夜晚开始的。夜里困倦时,抬头看看昏暗灯光映照下的几面土墙,黄土泥浆糊成的墙面,总觉得那么高、那么厚,常常感到一阵无端的压抑和惶惑,乃至有一种窒息感。还记得床头书架的一个笔记本里,夹着一片干枯扁平的椭圆形水苔,上面有我用毛笔写的一个“忧”字。这是当年常有的心境。前些年回去探视老屋的时候,发现将要被虫蛀空的书架旁边,还有几帧当年手写粘贴上去的自励之言,纸片亦被虫蛀得面目全非,仍隐约可以看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贫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类的残存墨迹。我不禁一阵心酸。

自从我十六岁时外出打工,更是自从家里搬了新居之后,我就很少回过老屋了。据母亲说,屋子周围已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对于这座隐藏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老屋,心里到底是疏远了,抑或是有一种沉重,甚至是嫌弃和逃离的滋味?我也说不清。老屋就像一部岁月留声机,再次回放,只听到一些声音驳杂、零零碎碎的片段,而这调子总觉是晦涩和黯淡的。

只有天井中的日影,晴明依旧,仍日复一日地由菱形变成三角旗子,变成方形,再变回旗子和菱形。

猜你喜欢
旗子天井菱形
学校的天井
一定要留个天井
一定要留个天井
雨天
取旗
滑雪比赛
完形填空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