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和《红楼梦》的艺术鉴赏及对比

2018-11-14 17:42■/
长江丛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林语堂

■/

古典小说《红楼梦》是我国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对后来的小说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引来许多作家的争相借鉴与模仿,而最为出色、有代表性的就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法国巴黎旅居时所创作的一部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他以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向国外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林语堂一生颇受《红楼梦》的影响,这部长篇小说以自然、平淡、真实的表现形式描写着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思想文化,无不展现着《红楼梦》的巨大艺术投影。

一、哲学精神

在《红楼梦》中,儒、道二种哲学思想都有所体现,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的人物中找到相对应的哲学思想。从贾宝玉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贾宝玉到最后看破红尘;道家文化则反映在林黛玉身上,道家的修养身心、超凡脱俗,正是林黛玉的气质,黛玉经常身体孱弱、多愁伤感;在薛宝钗身上可以看到传统的儒家文化,宝钗注重仕途观念,经常规劝宝玉。其实,在《红楼梦》中占主导地位的精神核心是庄子的道家思想,真正支配贾宝玉和林黛玉精神生活的正是道家思想。可以说,《红楼梦》的艺术创作让我们真正看到了庄子的艺术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发扬光大。

《京华烟云》的核心哲学精神也是道家思想,小说的整体基调就是顺应天道、向往自然、浑然天成的生活艺术。文中作者用自己的体悟构建了两个钟爱的人物——姚思安和姚木兰,姚思安是一个修然自得的哲人,在乱世中潜心修读道家精神,修身养性,接纳包容新事物、新思想;姚木兰受父亲教育的影响,虽出身世家,也变得超凡脱俗、怡然随和。《京华烟云》的主旨正是强调了“浮生若梦”这样的哲学思想,认为周而复始、新陈代谢是世间万物的真谛。书中第三部分名为“秋之歌”,阐释了庄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道家精神里的“道”,就是由新到旧、由旧到新这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力量,是一切事物的宏观趋向。

二、历史文化

《京华烟云》以小说的形式向国外展示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林语堂的初衷就是希望不了解中国异域风情的人能够通过《京华烟云》对中国社会多一些了解,小说如同一部导游,带着读者进入到作品中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欣赏各种景象。林如斯在评价这部作品时,认为其精妙之处不在于创造了哪些人物形象、不在于多么巧妙地描写心理状态或者形容各种景致,而是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它所描述的哲学意义不仅仅是对于“道家精神”的感悟,而是道家精神给人的生命、生活带来的完善和心灵成长,这种哲学意义是灌注着生命灵性的文化。

在对场面、细节、社会文化的描写上,《京华烟云》借鉴了《红楼梦》,比如,在对姚木兰婚礼的描写上,对排场、陪嫁饰物、珠宝玉器都做了详细的记载,向西方读者展现了我国富贵人家的婚礼排场,这一段和《红楼梦》中对秦可卿葬礼的描写非常类似,它则展示了古代王公贵族的奢侈排场。和《红楼梦》一样,《京华烟云》也对饮食、居住、休憩等日常活动做了一些详尽的描写,作者把饮食不仅仅局限于味觉上面的满足,还把其与药物联系起来,饮食既可以食用又可做中药养身治病,这种饮食文化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哲学文化和生活趣味,无疑会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在文化价值观上,《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可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从其包含的文化因子来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巨大宝库;而《京华烟云》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融合了中西文化思想,小说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姚木兰有着“中西合璧”的性格特征,她的思想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她满足父母的意愿,成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体现了理性、世俗传统的一面,另一反面她深藏着对孔立夫的爱意,原意随时为爱情赴汤蹈火,又体现了自我独立、坦荡的一面,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同时出现在姚木兰这样一个统一体上,反映了中西文化辩证统一、调和的文化价值观。这两者在文化价值上的差异和它们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是有很大关系的,曹雪芹处于清代,接触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接触过西方文化,所以其思想比较受时代和地域限制,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价值观也是比较单一的;而林语堂在西方国家生活过,受着中西两方文化的熏陶,所以我们能从其作品中看到他学贯中西的文化涵养,看到中西合璧的文化价值观。

三、文章结构

《红楼梦》以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向读者呈现了封建社会的面貌及其走向衰败的趋势,它是一部全面描写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采用的是家族描写模式。作者以家族为叙事单元,有两重意义:家族作为社会的缩影,与社会相联系,描写家族其实也是在刻画社会;家族是个体组成的,它是个体之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独立存在一个场所,描写家族也是在刻画每个人物的特色。这种文章结构既能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能塑造人物角色、细致地描写人物的特征经历,使得文章线索明晰,内在空间也十分宽阔。

《京华烟云》借鉴了《红楼梦》中的家族描写模式,也构建了姚、曾、牛三大家族,以他们的生活为纬度,穿插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这样广阔的时代背景,既描写了三大家族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又把这样的时代背景“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读者,在家族的生活中,也经历了许多的风俗民情和传统文化,这些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合情合理,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就把这些文化、风俗传达给了读者。这种以人物生活为线索、穿插各种背景和文化的描写方式面面俱到、又不会显得冗余繁杂,和《红楼梦》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京华烟云》在文章结构、人物设定、历史文化、哲学精神等多个方面借鉴和继承了《红楼梦》,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创新和完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京华烟云》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对人物形象做了一些相对夸大的改变,作者本身的文化价值观也在人物性格的设定和整部作品的基调上有所表现,散发出全新的生命力。《红楼梦》作为描写传统文化、反映社会现实的经典著作,在文学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京华烟云》作为一部借鉴和继承《红楼梦》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和哲学精神,也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林语堂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红色京华
“雅集京华·诗会百家”全国第二届百家诗会征稿启事
烟云几许著苍山
探访林语堂故里
京华清明记忆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茶山烟云
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