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血战钢锯岭》战争背后的隐喻

2018-11-14 18:02
电影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血战钢锯战友

周 莹

(吉林警察学院 继续教育部,吉林 长春 130117)

《时代周刊》影评说:“无论是否喜欢梅尔·吉布森,你都不能否认他所达到的高度。”是怎样的高度让《时代周刊》做出这样的评价?梅尔·吉布森究竟通过《血战钢锯岭》向人们传递了哪些震撼灵魂的情感呈现方式和对人类命运及灵魂的思考方式?本文将沿着这样的思考带您走进梅尔·吉布森对战争的记忆、理解、重构与思考。

一、当战争与信仰相遇

电影《血战钢锯岭》从战争历史题材出发,以二战期间的一场真实的战斗为背景,以被“珍珠港事件”重创后美国绝地反击日本的冲绳战役为载体,全景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伤亡最多的冲绳战役,承载着难以磨灭的历史与残酷的苦难记忆。该影片还原了道斯在冲绳战场上内心的挣扎与面对信仰与战争的勇气,道斯对信仰的忠诚使他拒绝使用武器,道斯对于国家的忠诚又使他坚定地走上战场。战场上,道斯是个拒绝杀戮的医疗兵,他的这种做法遭到同伴和长官们鄙视,认为他是个胆小怯懦、毫无血性的人。然而,道斯却在血战钢锯岭的战斗中,徒手救下了75个战友的生命,并因此获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影片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道斯是不摸枪的,与炼狱般的战场上疯狂杀戮的人们形成了剧烈的对比和反差。道斯对于绝不摸枪、绝不杀人信念的坚守,是对战争所打碎了的世界的修补,更是对战场上的人们灵魂的修补,通过这种修补在拷问心灵的同时更拷问战争的本质及归属。人们究竟想要在这场战争中意欲何为?人们在伤害这个世界的同时,是否也在伤害着自己?究其本质,战争需要解决的和信仰所要解决的问题殊途同归,然而人类大多时候却选择极其残忍的方式解决问题,用毁灭和打碎赢得重生。道斯用不摸枪的选择,引领人们思考:可不可以有另一种选择?那些端着枪在战场上血战的人们,他们心中也同样经历着信仰与战争的撕裂,只不过道斯更有勇气、更加执着,也凭借对信仰的虔诚与坚守,使得一场炼狱般的战争有了灵魂的温度。

那么,当信仰与战争相遇时,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影片中两个场景解答了这一问题:道斯在去救霍威尔的途中遭遇了正在清理战场的日本士兵,在生死关头道斯下意识地拿起了枪,尔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拿起枪的道斯并没有当作武器射击日本兵,而是用枪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将受伤的霍威尔一路拖行,逃离敌人的追击;还有一个场景,在道斯安息日的早晨,整装待发的美军在钢锯岭下准备再次对日军发起进攻,按照军事安排已经错过了进攻的时间,但是因为道斯对于战友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在,每个人都需要一场有道斯在场的战斗。因此,在战场与信仰之间道斯最后选择了祷告之后与战友们共赴战场。影片中多个情节拷问和探寻:如若道斯亲见凶残的敌人用枪指向他的战友时,他还会坚守信仰拒绝用武器还击吗?如果安息日与作战日相冲突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导演都用真实的战争场景一一进行了回答。影片凭借具有丰富内涵的布局和构思,循序渐进地呈现了闪耀在道斯身上的人性光辉,对信仰的坚守与执着于润物无声中造就了道斯的英雄形象。

二、当规则与信仰相遇

主人公道斯出生在美国一个基督信仰浓厚的小镇,父亲是一位一战老兵,立下很多功勋。然而,战争的阴影却在道斯父亲的生命里埋下了撕心裂肺的记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可能点燃他内心深处的仇恨、愤怒、暴力及对家人的拳脚相加。年幼的道斯在与哥哥的一次打斗中,一气之下用一块砖头砸向哥哥的脑袋,致使哥哥险些丧命。在亲历了因自己的错误造成哥哥于死亡边缘挣扎的煎熬后,“不可杀人”的戒律从此根植于道斯的内心深处。再加上父亲举起枪对准母亲情境的无限放大,道斯从此在灵魂深处向上帝默默许下了一生永不碰枪杀人的誓言。

然而,源自二战的炮火点燃了道斯内心爱国的情怀,道斯不顾父母的劝说毅然决定参军到前线去,与刚刚陷入热恋的女友匆匆告别。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道斯作为一名应征入伍的士兵,竟然拒绝拿枪和拒绝参加任何与枪有关的军事科目,这使得他受到长官及战友们的蔑视和嗤之以鼻,大家把他看作是一种耻辱。即便是体能训练科科优异,道斯仍旧是战友们口中的笑柄和被排挤的异类,军队的长官们想尽办法将他赶出军营,甚至以他对抗军令为由将道斯告上了军事法庭。这时,道斯的父亲这名一战的老兵出场了,道斯父亲旧日老友的一封亲笔信令军事法院撤销了对道斯的指控,道斯终于如愿以偿地奔赴了冲绳战场。 主人公道斯与战友们被派遣到钢锯岭攻坚战中,而之前派去的七个部队几乎全线阵亡。道斯作为一名军队卫生员,常常是敌军的首要歼灭目标,但是,手无寸铁的道斯却奇迹般地穿越在枪林和弹雨之间,为负伤的士兵急速包裹止血,并给他们注射吗啡镇定止痛。面对日军疯狂的扫荡,大部队准备后撤,就在撤退的悬崖边,道斯再次向上帝求问:“我该怎么做?”而那些被遗弃在战场上伤员的呻吟和哀哭,回应了他向神的求问。于是,他转身奔向战场,穿梭在尸体遍布的战地,找寻、搭救,一个、两个、三个,一共救了75个生命,其中还有两名日军。当规则遇上信仰,影片并没有刻板地将规则捧上神坛,而是用富于理想化的演绎让规则为信仰让路,以追寻现实世界难以给予的结局和答案,还观众们一个可重构、可超越的世界和灵魂空间。

三、当人性与信仰相遇

寻找战争中以及战争背后人性的光辉,几乎是每一部战争题材电影所一直追寻的本质所在,《血战钢锯岭》也不例外。导演梅尔·吉布森在影片中通过一幕幕真实的战争场景的还原,向观众呈现了血淋淋的战争之殇。美军在第一次进攻钢锯岭之前,已经命令海军向钢锯岭战场扔下了上百枚炮弹,按照常理推断已经几乎被夷为平地的钢锯岭,日军一定因遭受了重创而不堪一击。然而,顽强的日军却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刚登上钢锯岭打响战斗不久,道斯所在的营队就遭受了重创。这时,导演并没有将镜头过多交给战争的整体场景上,而是对准激烈交战中的美军和日军士兵:美军士兵头上的钢盔被子弹穿透、身体被炸得血肉横飞、脑浆迸裂而出、尸体在爆炸声中四散而飞、被子弹穿透的钢盔及迸裂的脑浆、被炸得四散的尸体、血肉横飞的双腿;日军士兵被火枪活活烧死的痛苦、狰狞与惨烈……影片中有一组慢镜头尤其值得回味:在激烈的交火中,一个日本兵和一个美国兵同时倒下,相向而死。这组慢镜头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残酷的战争中,没有赢家。对于战争的双方来说,都将受到身体以及灵魂的双重伤害,这也是这部影片试图向人们诠释的真谛。任何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所要追寻的意义绝不是描述战争本身,而是想让人们看到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进而唤醒和引领人类远离战争,追求和平,《血战钢锯岭》也不例外。

当取得战争优势的美军以为已攻下钢锯岭的时候,誓死抵抗的日军疯狂地反扑,所有的人都撤退了,信仰坚定的道斯却独自一人留在了战场。独身一人、手无寸铁的道斯在炮火连天,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日军的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绝望而艰难地在一个个弹坑之间匍匐前行,勇敢坚定地确认每一具躯体是否还有存活的迹象,将活着的人用绳子一个个送下山岭。就这样,一共救出了75名士兵。撤下山的队伍在清点人数时发现,全连150名士兵只有32人从战场上回来了。而道斯一人,就救下了全连一半的生命。这与影片之初,观众与片中士兵们面对的那个不拿枪的、可笑的、不可思议的道斯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影片开始有这样一个场景,在训练营里,中士在其他士兵面前讥讽道斯:“二等兵道斯不崇尚武力,别指望他在战场上会救你们!”中士的话不无道理。很多时候,战场上要杀死敌人,才能救自己的战友。一个连敌人都杀不了的人,如何依靠他?而道斯却用孤身一人、徒手救出75位战友的举动将观众和战友们彻底折服了。影片试图引起人们反思,战争除了杀戮之外,更大的意义在于救赎。

影片中道斯对于人性及信仰的虔诚,不仅体现在救治自己的战友上,就连战场上的“敌人”(日军)也是他救助的对象。在道斯误入日军的坑道的时候,他差点被日军杀掉。然而,当他面对已经毫无战斗力的日军伤兵时,他还是为他充满呵护地包扎伤口,并将其运下钢锯岭。因此,道斯人性深处的善良不仅代表着一个人,更诠释着一种信仰。

从打响第一枪开始,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就足以让人窒息,每一个镜头都是如此逼真,每一枪打出来,都能看到肉,每一炮轰出去,都能迸出血。主人公道斯在这种残酷与冰冷下,却展现出超出常人的执着与勇气: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匍匐翻爬,分辨血肉模糊的躯体,把尚有气息的人拖走,用绳索放到崖下,直到双手血肉模糊,精疲力竭……双方士兵像野兽一般相互厮杀,不管身上的血浆和泥泞,只为在恐惧中杀出一条生机,将军如此,士兵也如此,因为这就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而作为虔敬的基督教徒的道斯,他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还能不停地往返战场,把自己一次又一次放在死亡边缘,就是希望能从死神的镰刀下多救一个人。“还能再救一个”,道斯总是对自己这么说着,这早已不是单纯靠勇气就能迈出脚步,而是他拒绝杀戮,热爱和平的人生信仰,支撑着他在战场上留下一个又一个义无反顾的脚印,也点亮着永不磨灭的人性光辉。

四、当祖国与信仰相遇

道斯身为一名有着坚定宗教信仰的基督徒,再加之他在工厂工作的实际情况,他本是具备推迟服兵役的资格的,然而在祖国的命运遭遇挑战时,他仍旧无法抑制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渴望早日奔赴战场的急迫心情。道斯在家乡原本有着平静的工作和感情笃深的女友,他之所以选择参军,是因为日军偷袭了珍珠港,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几乎人人产生了参军的念头,道斯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人当然也不例外。这从另一侧面勾勒了道斯身上所承载的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以及每一个美国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与荣誉感,这是一个歌颂与憧憬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更是一个时代,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整体面貌和精神世界。

《血战钢锯岭》这部影片最后,当道斯被战友从战场上救出,用担架从悬崖上慢慢放下的瞬间,导演用了一个特别华丽的慢镜头进行诠释,受伤的道斯仿佛飘浮在云端,周围都是光与美笼罩的色彩,仿佛超越了苦难的人间到达天使的世界。影片中关于英雄主义的刻画不着痕迹,丝毫不见宏大政治叙事格局及背景的勾勒,更不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形象,而仅仅是通过小人物作为、细腻的细节布局、人性在生与死之间的真实呈现,将道斯的英雄形象一点一滴地推进和演绎,直至放到最大也是那么自然、水到渠成。

从《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太平洋》,再到《血战钢锯岭》,美国式的主旋律影片及其民族英雄主义的呈现模式,一直都通过好莱坞的作品不间断地得以呈现。影片中没有声嘶力竭的口号式的呐喊,却通过美国大兵们真刀实枪的英勇作战与疯狂的、绝命式抵抗的日军之间的厮杀与较量,血淋淋地诠释了英雄们本该有的样子。当日军碉堡就在面前而无法攻克时,他们一次次攻上去被打下来,又再一次攻上去前赴后继。影片中,战场上运回的美国伤兵,他们有的身体已经腐烂和支离破碎,有的血肉模糊失去了双腿,画面极度恐惧但没有一个奔赴战场的战士退却。道斯的一次次重返战场,在死人堆里匍匐,竭尽全力救回每一个自己的战友……战场上的每一个美国人都是那么英勇无畏,这不仅是美国军人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全体美国人的缩影。因此,我们不得不盛赞导演梅尔·吉布森的伟大,正是他通过信仰——永恒的力量与归途,完美地诠释了美国、美国人、美国式的英雄。

猜你喜欢
血战钢锯战友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战友是什么
旧酒瓶变身小盆栽
《血战钢锯岭》的英雄主义耐人寻味
比赚钱更重要的事
锯扫把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无言的战友
血战对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