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传播特征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2018-11-14 21:52王轿成中国传媒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空间受众

■王轿成/中国传媒大学

一、网络空间传播的特征

(一)时效性强

传统媒介受到发行周期,节目设置等因素影响,往往不可能做到随时发布消息,而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消息也很简便。因此网络可以随时发布消息,尤其在对突发事件或者紧急事件的信息传达上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对持续性事件的跟踪报导中,网络可以即时更新,源源不断地将最新的消息传播扩散出去。

(二)信息丰富多样

网络媒体在信息的传输量上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在信息形态上具有纷繁的多样性。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在单位时间(节目)和空间(版面)中所传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网络媒体存储和发布的信息容量巨大,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海量”。

(三)传播形式多样

网络传播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优势,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使受众在网上同时拥有了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多种乐趣,并且通过网上的超文本链接,可以非常方便地从一种符号跳跃到另一种符号,从而多侧面,多样化地传播信息,受众也可以获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四)受众广泛

互联网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化传播媒体,其全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信息接收的全球化。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多限本地、本国的束缚,其受众遍布全世界。同时网络媒体数量众多,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分类精细,更能兼顾到不同人群对信息获取的要求。因此网络传播的受众数量庞大,分布广泛。

(五)存储方便,易复制

互联网上的消息是用比特(bite)方式存储的,可以存储在磁盘、光盘等通用介质上。并且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云盘”、“云存储”等方式越来越普及,节省了空间,降低了存储成本。

(六)信息易检索

传统媒介当中的信息检索十分复杂繁重,往往需要翻阅查找大量的资料。而在网络当中则变得十分容易,数据库以及检索系统的存在大大方便了信息的检索与获取,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

(七)网络空间传播具有双刃性

传播历来都有正负两个方向。真实信息的传播有助于受众形成正确的认识,虚假信息的传播则会迷惑人们的视听;正确理念的传播对社会有益,而邪恶观念的传播会导致有害社会的破坏性行为;先进思想与优秀文化的传播有助于进步,腐朽堕落的思想传播则会侵蚀人们的身心健康。在网络世界里如何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是传播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网络空间传播趋势

(一)移动网络逐步成为网络空间传播的主要途径

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移动网络的蓬勃发展。2012年,手机已经超越电脑终端,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53亿,占全国网民总数的97.5%。移动网络以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为载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网络正在成为个性化越来越强的个人网络,相比于固定网络,移动网络最大的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的个性化,其根源是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现如今,移动设备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这也使得网络传播的受众增加,并且移动设备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传播者与受众可以实现更加频繁和活跃的互动,交互性大大增强。

(二)自媒体蓬勃发展,网络空间传播方式更趋多样

移动网络的普及为自媒体的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基础,在移动网络的大环境下,自媒体表现出不同于以往传播方式的独特特点,呈现不断蔓延与飙升的趋势,影响着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以及感受世界的方式,显示出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通过电脑或者各种移动终端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信息,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与他人互动交流,这种信息的获取方式及与人们的交流互动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灵活,方便快捷,传播迅速。

(三)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空间传播效率更高

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大数据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网络正以庞大的体积规模和数据流,昂首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我们可以通过处理海量的数据来获得更加精确地信息,并且预测未来的信息。

如今网络媒介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各种媒介分流了人群,在整体上形成小众化传播,这种传播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对于信息的精度和准确度要求更高。而“大数据”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受众的数据信息,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对受众进行精确地分类,并且能够掌握受众对各类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喜好程度。从而采取精细化、针对性的信息输出策略,由此推动网络空间传播信息的效率。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网络空间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西方网络奥运会报道的特点与启示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商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