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羽毛球男子单打主流打法的演变

2018-11-14 23:44刘海国陕西西安体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单打林丹技战术

■刘海国/陕西西安体育学院

羽毛球作为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重点项目一直以来都在不断为国家带来各项荣誉,其中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更是完成包揽五个单项的全部冠军。但是随着羽毛球技术的进步以及在各国之间的不断推广,中国羽毛球“霸主”的地位受到一些国家的不断冲击,其中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丹麦等国家的技术水平尤为可见。本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于羽毛球男子单打这一项目近20年见技战术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梳理近些年世界羽坛较为主流的打法,为更好地促进高校羽毛球训练、教学作出一定的努力。

一、当今羽毛球技战术发展变化的研究

(一)羽毛球技战术的地位

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包括由手主导的上肢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步伐组成,上下肢的基本技术共同成为取得比赛胜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羽毛球运动员基本的技术动作都是运动员对于比赛当中对手防守的理解、判断,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情况、心理状态等集中表现。如在比赛当中运动员动作的一致性、每次处理球的落点变化、每次处理球的速度的变化,都对比赛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羽毛球比赛中战术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限制对手的发挥,如:研究对手的习惯球路、研究对手的主要得分手段等;限制对手发挥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则是赛前制定战术的主要目的,进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二)男子单打的技战术主要组成部分

在羽毛球单打的比赛当中,发球与接发球作为进攻的发起点,为众多选手竞争的主要部分,“发接发”质量的高低对比赛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张博在《羽毛球单打位置回动新议中》一文中对于发球与接发球的一些位置作出一定的标定以及归纳,可以根据本方发球的几个落点在对方的位置来选择移动的方向与位置,合理运用各项技术动作,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进而限制对方的出球线路,控制对方的击球位置,从而实现赛前制定的战术。

张博、满国辉在《林丹、皮特·盖得单打回动位置的比较研究》对于羽毛球单打当中运动员的“回动”这个论点提出质疑。在单打比赛中选取最佳击球以及回动的位置一直是训练以及教学中经常强调的一点,但是场地的各个位置的运动速度不一样,不能笼统的强调回动到一个固定的位置,还应该根据对方回球的位置进行调整。

(三)不同赛制带来的影响

随着羽毛球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羽联在2006年5月份正式决定将15分换发球得分制更改为21分每球得分制。新的赛制、新的挑战,21分每球得分制能够加快比赛节奏、增加比赛的偶然性、比赛的节奏加快、进攻增多、可以增加转播量提高关注度。

《羽毛球赛制变革及其影响研究》作者汪剑、陈文蓄总结出在新的每球得分21分制的比赛当中出现的一些变化:(1)水平相当的运动员相遇,竞争更加激烈;(2)决胜局对于体能要求更高;(3)21分每球得分制加快比赛节奏,提高对于技战术的要求;(4)21分制从一些方面拉近选手的差距。

中国羽毛球教练宋庆华在《对羽毛去比赛实施新规则的尝试与认识》一文中,根据新的比赛计分方法对于比赛的影响,总结出以下两点:(1)在比赛中想得到主动的处理球位置,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兴奋状态;(2)抓速度、反应的训练。由于新赛制的分值少、时间短,在比赛中不容易存在体力上的问题,所以竞赛双方都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来进行比赛进而取得胜利。

二、世界优秀男单选手打法分析

在世界男子单打不断变化的的历史中,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运动员,本文中列举1998-2018这20年中出现的几位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几位羽毛球运动员技术的变化为参考。

(一)丹麦名将皮特·盖得技术分析

丹麦名将皮特·盖得,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持续蝉联62周男单第一宝座,但从未获得世界冠军。因膝盖有过严重的伤病,因此,可以将盖得的打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业生涯初期,盖得的打法属于相对进攻性较强的“控网强攻”,盖得从小的偶像是中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赵建华,在盖得的技术当中融合了亚欧运动员所长,能攻善守,网前球技术细腻,得以为后场强力的进攻作保证,从而取得比赛的主动权。

第二阶段,在2001年世界大奖赛的决赛中,严重的膝伤让盖得不得不淡出赛场一年以上,在这次伤病过后,盖得的打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丰富了自己的进攻路线,减少了之前的强力进攻,增加控球的比例,打法也由“控网抢攻”向“拉吊突击”作出转变。

(二)印尼名将陶菲克技术分析

陶菲克,印度尼西亚男子单打著名选手,获得2005年世锦赛男单冠军、2004年奥运会冠军、2006年亚运会冠军,其主要打法是“控网抢攻”这得益于其网前细腻的手感以及强劲的爆发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后期缺乏系统的训练以及这种打法对于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这也是导致其职业生涯相对较短的主要原因。

(三)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技术分析

李宗伟作为目前羽坛的一位重量级选手,他的打法主要是通过网前的积极控制,迫使对方起球进而通过高速的后场连贯突击进攻来赢得比赛的胜利。在发球上多以反手发近网短球为主,结合后场的平高球;中前半场的控制是通过细腻的网前以及快速连贯的半场平抽挡,为后场下压创造机会。

(四)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全满贯”选手,他的技战术的不断变化是对于近十几年内羽毛球技术变化的最好表现。在出道初期,凭借其网前细腻的手感以及过人的变速能力,林丹很快成为世界男子单打第一,2008年奥运会男子单打决赛则是其打法“控网抢攻”的最好表现,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世界范围内羽毛球选手水平的提高,林丹的打法也从对于身体素质要求高的“控网抢攻”逐渐改变为“抓推突击”,控制对方的网前小球,多以挡网为主抓对方推球不到位进而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在近几年的比赛当中,林丹也逐渐将控制与拉调相结合,主要采用控制对方球路的打法,相较“控网抢攻”以及“抓推突击”目前的这种强调控制与限制对方球路的拉调打法更符合目前男单的主要潮流。

随着世界各国羽毛球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水平也不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少能出现强攻可以顺利得分的情况。因此在20世纪初盛行的“控网抢攻”打法在目前来说在正式比赛当中的收效也较低。

因此,就目前羽毛球男子单打的发展来说,现在的打法更倾向于更加积极、连续、有效、稳定的进攻方式,高水平运动员之间进行比赛,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障,扎实的基本技术为技术支撑,强大的体能作为运动的根本条件。

猜你喜欢
单打林丹技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单打冠军陈梦“四连冠”
点燃思维火花,优化解题策略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光大传统
——张 浩
林丹 承认出轨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林丹 最后的战役
爱哭的奥运冠军——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