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党建联盟:精细化的区域党建

2018-11-14 06:53■栖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地栖霞区域化

■栖 组

【共建秘诀】

“六共行动”挖掘共同需求、项目驱动实现联盟可视化

南京市栖霞区是南京重要的科教中心,是行政区、开发区与大学城“三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在校师生20多万人。2018年1月,栖霞区委、仙林大学城工委牵头,建立栖霞(仙林)校地党建工作联盟,加强地方党建与高校党建联动,推动区域化党建精细化、纵深化、专业化。

联盟首批发起会员单位是:南京大学党委、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等11家高校党委、南京市委党校机关党委、栖霞区委和仙林大学城工委。

破除组织藩篱,把区域单位“联”起来。建立联盟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两级组织架构,分别由成员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建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承担决策指导、落实协调功能。推行“项目申报机制”,明确按年度发布“343重点合作项目”,即3项党建重点研究课题、4场人才重点服务活动、3个互助重点服务项目,由成员单位申报,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并由执行委员会跟踪项目情况。今年5月又组织地方12个部门、街道与高校有关院系共同形成、推进30项重点任务,以紧密的组织纽带和项目驱动有效防止区域化党建落入空转。

推行“五共行动”,让各方资源“动”起来。推进理论共建,定期开展联组学习,充分借助高校专家党员资源优势,对仙林网格化党建、“掌上云社区”等党建工作和“放管服”改革实践等进行理论提炼、复制推广。推进人才共育,区委组织部、团区委等分别对接组织“储英计划”“宁聚计划”,组织地方党员干部进高校选学、高校学生到街道社区挂职、实习。推进科技共促,共同推进南大双创基地、南师大科创园、文澜路科创大街等载体建设,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与高校合作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8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70多项,孵化77家项目公司。推进发展共商,每年度召开两次党员群众大会,就区域发展战略、民生重大事项等进行交流。推进服务共帮,创新社会治理,高校300多个社团与街道社会组织组团式服务,每年联手开展医疗救助、就业帮助、法律援助等惠民活动近千场。

融合阵地平台,使党员群众“聚”起来。依托仙林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区社会组织党建总部基地、仙林党员政治生活馆,建成校地党建联盟服务馆,引入民政、统战、工青妇等部门职能资源和高校师生、社团组织等专业资源,开展服务对接、项目孵化、人才培育。打造党群人才服务中心,围绕校地间产学研一体合作、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党建、人才综合服务,集聚党员群众。与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等高校社团,共创仙林校地青年“学习社”,推进年轻党员思想交流。完善区域化党员考核反馈机制,年度选树高校党员在内的群众身边“最美党员”,通过“仙林一家亲”对高校优秀党员志愿者进行表彰。

猜你喜欢
校地栖霞区域化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校地战略合作新模式,校企人才培养促共赢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赵学敏书法作品
赵学敏书法作品
高等教育质量模式提升研究
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