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四川内河流域传统旅游资源的特点优势分析

2018-11-14 22:24/
长江丛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内河径流盆地

■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四川省内河流域传统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使得四川省覆盖上了厚重的河流旅游资源,如金沙江、雅砻江、闽江、嘉陵江等水资源都为这个肥沃的土地增添了厚重的一笔,加速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特色旅游品牌的塑造。目前,河流旅游业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作为促进区域经济流动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程度,据调查发现,四川省通过河流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可见,如何合理运用水资源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从而为传统旅游资源的发展创造经济来源成为相关学者与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今非遗经济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需要通过文化旅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样的困境,这就使得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四川内河流域传统旅游资源的特点优势分析

(一)四川省的内河流域资源特点

水资源丰富的四川省,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多达1400条,整体的水资源呈现出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高的局面,其中除了西北边境的黑河以及白河注入黄河水系,其余的河流均属于长江水系,在长江水系中,流出省境外的包络汉江支流任河和沅江支流酉水,其余的河流均从四周向盆地的南部集中并汇入长江。最后切穿巫山东流出境。因此,四川省的内河流域资源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在地形、地貌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内河流域主要呈现出从西北的高山峡谷至盆地南部集中注入长江并切穿出境的特点,且中、上游的河流落差较大。其二为整体水系以长江为干道,呈现出不对称的树枝状,并以南北的两个方向汇集到长江干道,盆地江南的河流短而少,江北的河流相反,厂而多。干流和一级支流的排列大体呈现东西、南北向。北向河流与南向河流的汇水面积分别为4/5和1/5。其三为河川整体的地区差异大年分配很不均匀,但径流丰沛。

(二)四川省的内河流域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①着眼于内河流域的径流年际变化,整体呈现出各地区的变差系数值差异大的局面最小值有0.15,而最大值可高达0.6,其次从分布来看,盆地的径流年变化高于外围的山地,且东部盆地的径流年变化高于西部高山高原。其中闽江上游、青衣江以及大渡河的水文测站最大与最小年径流比值变幅最小,而嘉陵江、沱江中下游的变幅最大。②着眼于径流地区的分布情况,整体分布不均匀,且与降水分布几乎同步,且从盆地四周向盆地逐步呈现递减趋势,东部盆地的外围山地高,盆地少,另外,西部高山高原从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③着眼于径流年内分配,大体呈现出盆地部分变化大而外围山地以及西部高山高原的变化小的趋势,且分配极不均匀。

(三)内河航运资源的特点

四川省众多的流域资源为水电以及内河航运事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且开发潜力巨大。全省共有4个航运通道,其中一条为通往华中、华东以及沿海地区最主要进出省物资的水上通道,其次为盆地东北角的汉江支流任河以及东南一隅的沅江支流酉水直接流出省境注入长江。最后为西北边境的黑河以及白河直接流出省境注入黄河。因此,重视内河航运对于四川省的流域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且由于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边区的脱贫致富。

(四)内河旅游资源特点

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促使内河旅游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河的旅游开发也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与重难点所在。尤其是在这个有着丰富内河资源的的四川而言更是如此,内河旅游资源开发是以城市的内河资源为旅游基础的。四川内河水运作为一种古老的交通方式,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四川省是水运资源大省,有“千河之省”之称,如嘉陵江、黑河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式亲水公园在沿河沿江两岸随处可见,为发展沿河休闲产业奠定基础,充分展示四川内河风光带与独特的文化风貌。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内河传统旅游资源的繁荣,应以城市基础设施与旅游基础设施为基础,合理规划内河污染处理设施,在沿河岸建设观景平台、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以及接待服务设施,以更好的切合当代旅游业的发展。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推动着四川省内河流域资源的优势不断凸显,只有合理将其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所蕴含的经济、社会价值,并进一步促进本地旅游资源的发展。本论文主要从四川省的内河流域资源特点、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内河航运资源的特点三个方面分析内河流域传统旅游资源的特点,望可最大程度的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程度。

猜你喜欢
内河径流盆地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流域径流指标的构造与应用
基于谱元法的三维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震源深度对二维盆地放大的影响研究*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从《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中研究内河水运变革
人工降雨下三种屋面径流过程环境质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