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继承和发扬探究

2018-11-14 22:24■/
长江丛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

■/

西安科技大学

我们对在校的400名大学生做了中华传统文化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经过数千年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在新时代,我们要用辩证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部分同学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应批判性继承。现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世界已成为一体,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西为中用,中传西用,西方先进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智慧被世界所公用,地球村让我们的认识不断全面。所以有些同学认为:现今日益西化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落后保守,有很多落后和迂腐的思想,应该全部抛弃,我们要借鉴西方优秀的文化来充实我们的文化,在同化吸收的过程中转换成中国化,就像马克思主义一般,引进来中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展壮大。还有部分同学对中国文化了解很少,没有什么看法,这部分同学就是所谓新时代中的佛系青年了。

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凝聚号召力的就是爱国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一系列豪壮的爱国情怀的释放无不深深的影响一代代华夏儿女,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留下深沉的爱国基因。近代的五四运动,多少热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救亡运动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董存瑞、黄继光我们耳熟能详的教科书人物为了新中国甘愿牺牲的爱国奉献精神激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这些爱国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教育人和塑造人。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个人修身的人生价值态度就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忠、孝、仁、义、礼、智、信影响了中华儿女千年。教育人们要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之后发展重点突出在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的忠心层面上了;儒家代表孔子将仁看作成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相亲相爱,宽厚待,仁者爱人,以至于仁爱思想在中华文化根深蒂固,这也是中华民族不会去侵略、去强权、去霸权的重要因素;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敬还情,礼敬还礼,义亦利,义亦正义,义亦道义,义是处世的伦理范畴;礼即礼节,人不是单纯的个体,在群体交际中必然会有礼节约束,才能彰显文化底蕴;知太阳的升落,知道万物的阴阳,知道万物发展的规律,知道事情的发展规律,对科学知识有认识,对自然规律有了解;信近于义,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诚信。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教给我们做人还教给我们如何治国,建立邦邻关系。

二、高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育者先教育,高校教师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道者,要先提升教师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处世原则,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师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不断形成积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首先要提高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用优秀传统文化来修身,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高校教师除了开展自己的专业课领域研究还要自觉加强学习参加培训,从内心真正的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会向自己的老师学习,有人曾提出“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教师只有自身提高了文化修养,才能做学生的引路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授于学生。

(二)利用好课堂阵地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向课堂要效率要效果。高校通过课堂的渠道向学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众多高校开设一些文化必修课,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等;还有一些经典的选修课,如中国古代文学、诗歌鉴赏、名著导读等;还开设一些公共课如名家讲坛、经典诵读等。课堂利用好了,对于文化传播大有益处。在课堂上老师将最精华的部分传授学生,用最精简的语言概括成通俗易懂的道理。课堂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圣地,教师是传经送道的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渊源流传,声声不息。学生将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心,待成长过程中随之发芽开花结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堂这一沃土蕴育更灿烂的辉煌。

(三)发挥图书馆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求知的第二场所,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记载这中国的文化,是一座中国文化的宝库,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宝藏。当代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很强,图书馆为同学们提供了知识的海洋供同学们尽情遨游。多读书多好书很重要,在图书馆里藏书众多,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有导向的筛选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研修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老祖中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四)搭建好校园活动载体

高校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高校利用校园活动第二课堂将非专业知识之外的学习锻炼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活动锻炼自己的各方面才能,在校园活动中快速成长。校园活动是书本以外的践行形式,多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纳。例如体育类竞技活动对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奋力拼搏精神、文明礼让精神的等得到现身的教育;文艺类活动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经歌赋等有了深一步的认同;观影欣赏让学生从《战狼》《红海行动》中认同祖国的强大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晚会的演出让学生用所学的国粹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五)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

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已成为新生力,具有代表的有微信、微博。网络新媒体教育是当下主抓的新阵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传播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占据了这一阵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至关重要,利用新阵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既把握住了教育的方向,又将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展传播路径,拓宽传播口径。

三、结语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潮流的前沿阵地。高校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作为高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历史使命和责任,都应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文化复兴将从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求索。我们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风靡全球,形成全球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与国外各种文化相互冲击的过程中,更加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思想的引领者,要充分发挥其核心价值地位,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课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甜蜜的烘焙课堂
年味里的“虎文化”
美在课堂花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嘻游课堂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