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模拟体验》课程教学大纲及考核体系设计探究

2018-11-14 15:58■/
长江丛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训模块测试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一、课程概况

(一)课程设定

现代经济生活离不开金融活动。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具备基本金融素养是现代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不一定有相关金融理论知识作铺垫,以实际操作与体验为主”的指导思想下,《金融活动模拟体验》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开设金融体验式课程,模拟金融机构的业务,将金融实体机构搬进课堂,让学生既扮演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4大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实现与普通投资者的有效互动。

同时,课程选取模拟债券、理财产品、保险、货币基金、购房贷款、购车贷款、信用卡办理、股票、债券、期货、基金、外汇、期权、房地产交易等十多种投资工具,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资金融通和资本增值,使学生从更宽的视角构建知识能力体系,从更广的空间中运用所学知识。

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角色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课”为“上班”,变“测评”为“晋升”,体现了该课程普适性、创新性、趣味性的特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该课程符合经管类背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构建经管类院校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投融资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知识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除了钱是假的,其他都要真的”的要求,课程高度仿真当前金融经济社会环境,以互联网、大数据、大金融为背景,以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等实体金融中介为支撑,历史和实时数据相结合,模拟、仿真投融资行为,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金融基础知识学习兴趣,普及学生投融资业务基本操作,训练实际分析能力、金融投资组合能力和操盘能力。

在知识方面,普及金融活动相关知识,达到通识性的学习要求。讲清楚为什么要学习金融、什么是金融、如何学好金融。模拟银行、证券、期货、基金四大金融机构的业务,让学生真实体验现代金融中介的业务操作;仿真投融资活动,感受现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在能力方面,强化金融知识在各行业的应用,培养创新、全面发展能力。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了解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金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个人职业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素质方面,培养现代金融的思维模式,达到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观念,形成统观全局的意识,从而提高我院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4课时):该阶段教学内容为课程动员、上级辅导和课程组织介绍,相当于教材中的导言部分和实训准备,每位同学必须观看“金融活动模拟体验网络课堂”。课堂采用MOOC形式,网络课堂有学习记录功能,没有学完不能获得相应的分数。

第二阶段(20课时):该阶段为正式的实训体验阶段。共计5天,每天4个课时,参考我院教学时间及证券市场交易时间安排为上午班8:40-11:40;下午班12:40-15:40。4节课之后的另外半天为作业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中自我打磨和重建学到的知识并预习新的知识。在这5天当中,学生根据《学习指导书》分模块完成银行任务、证券任务、期货任务、外汇任务、信托任务和自由交易任务。

二、设计中的难点

(一)教学内容的编排

通识实训课的课程学时仅24课时,没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平台上的所有投资品种,且如果单次课程的上课学生数超过200人,各机构为投资者开户的时间就会明显大幅延长,就可能会因为超出预设的时间安排而占用到部分学生的交易时间。这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在保证机构工作人员与投资者充分互动的基础上,不影响投资者的正常投资活动,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保持实训节奏疏密有度。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实训通识课是对我院的非金融专业、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因此学情有明显的不同。金融学专业学生具有投融资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且金融专业学生对金融市场、对收益率有一定的认知和追求,从而能主动参与交易。而非经管专业学生本身具备的投资知识较少,如没有前期基础知识的铺垫学习和适当的任务驱动,恐怕大部分学生面对复杂的行情系统和多种多样从未接触过的投资品种会不知所措,无法主动参与交易,浪费宝贵的实训时间。因此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投资知识、熟悉平台的交易系统,还要设计一定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交易的兴趣,从而主动地搜集投资信息、参与交易。

(三)考核体系的设计

在针对金融学专业的《金融综合实训》课程中,指导教师在成绩评定中会对学生的交易收益率进行一定的考量。而在“体验”课程中,作为投资者交易原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存在的收益率,显然不适合再作为一项考量学生成绩的标准。通识课的设定决定了该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重在“体验”,而“体验”是相对主观的认知获得,如何判定学生是否已经充分“体验”金融投资,即是否完成了该课程预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难点的突破

(一)教学环节设置精确到分钟

为避免各机构开户时间可能会占用到交易时间的情况发生,首先,各模块指导老师根据实训教学经验,对模块中的所有任务环节进行时间标注,且精确到分钟(每人次),这样就能根据每次实训学生数估算出各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并以此作为调整的依据;其次,取消对各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竞聘、应聘的环节,而直接随机选取或由机构负责教师直接指定,且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在课前进行;再次,各模块负责老师必须清楚列明“必做任务”和“机动任务”,必做任务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作为课程考评依据的任务,而机动任务则是为防止出现必做任务衔接不紧密或其他状况时,学生过于闲散而预备的小任务,用以增加互动、增强课堂活跃度;最后,各模块要作出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例如系统数据出错、系统崩溃等状况的应急预案,以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课前设置知识测试环节

为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对即将实训的模块知识有一定的掌握,项目组老师将各模块的必备知识以文档、视频的形式整理并整合成金融实训通识知识库,并针对实训过程中的任务选取知识重点、难点、技能点设计出知识测试题,形成题库。与一般课堂教学“先教学后考试”的模式不同的是,本实训课中的知识测试被设置在每一个实训课程日开始的15分钟。例如在银行模块实训日当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会先接受一个“银行知识测试”,15分钟后测试系统会自动关闭,错过测试时间或未完成测试的学生都不得再次参与该测试。该测试结果既是考勤依据也是考核依据。当然,这在课程动员环节就会先告知学生。由此迫使学生在实训开始之前,利用课余时间预习相应模块的知识库,进行自主学习以应付知识测试环节。需要注意的是,知识测试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且题量控制在10分钟为宜,难度适中,以免造成实训学生不必要的压力。毕竟实训课以实践体验为主,测试并不是课程目的,而只是促使学生获取基本知识技能的手段。

(三)考评依据重过程、轻结果

既是体验型的实训课程,本项目组经讨论决定,对学生的考评遵循“参与为主”的原则,基本摒弃收益率作为考核依据,但个别模块可将收益率设置为加分选项。具体来说就是,完成必做任务即得分,评分依据以实训过程中的交易痕迹为准,不考虑交易结果的盈亏。具体模块的评分细则由模块负责老师制定并执行,不在此赘述。而具体各模块的权重是网络课堂及培训15%,银行业务20%,证券投资20%,期货投资15%,私募基金15%,外汇投资15%。

四、结语

尽管本项目组已在过去三年完成了过千名学生参加的金融综合实训,累积了一定的实践数据资料和实训教学经验,但面对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学安排和目标,项目组重新整理思路,梳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尽力排除疑点。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体系已初步确定,其中必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即将开展的《金融投资模拟体验》课程中,本项目组会再接再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大纲和考核体系。

猜你喜欢
实训模块测试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心理测试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心理小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