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

2018-11-14 17:48
长江丛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服务者志愿志愿者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志愿者的主力军,积极投入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高职学生中最积极、最有号召力的群体。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广大高职学生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体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服务社会。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是高职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加深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学以致用,提高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能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等多方面能力。大学生志愿服务由于其特有的紧跟教育时代主题、以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实践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活动载体。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活动质量不高、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志愿者的成长机制不健全三大问题,严重阻碍了志愿服务影响力的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快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步伐,确保志愿服务开展持续、高效,最大限度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全民行为、公民习惯。

首先,全面深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是在团委的统一指导下建立的,大部分志愿活动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展,在这种“被要求”的形式下,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幅降低。当谈及“志愿服务”时,志愿者往往简单地将志愿服务定义为“扶老”或者“爱幼”,因而敬老院、孤儿院成为了首选的志愿活动场所。长此以往,志愿服务活动对象越来越单一,活动影响力也受到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当前的高职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采用言语开导加上物质补给的模式,忽略服务对象的不同生理、心理诉求,活动过程一成不变,志愿者往往感受不到志愿活动与所学专业的紧密联系,降低了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服务水平难以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高校志愿者应转变观念,跳脱出“学雷锋月”等节点性的志愿服务模式,加大日常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力度,鼓励高职学生以志愿服务密切关注社会需求,而不是将志愿服务定义为崇高或特殊意义的服务。

其次,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应当有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机制,从志愿者招募、培训,到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再到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效果反馈,能应当让有效的组织管理贯穿始终。然而,为了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数高职院校缺少对志愿者志愿意志的考察,志愿者注册登记不严格,更加缺乏对新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必要的规范化培训,志愿者服务能力有限。同时,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集中在具体的活动实施过程中,对于活动的记录仅仅是一篇文字总结,缺少对活动的总结与反思缺少社会的反馈、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反馈。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以打造品牌化志愿服务活动为目标,切实改变零散的志愿服务行为,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在人事、培训、记录和反馈等方面与校内其他单位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提高志愿服务效率。

再次,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成长机制。一套相对完善的志愿服务者成长机制,对于志愿服务组织的人员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志愿者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并不是以索取为目的,但是他们同样渴望自己能够获得来自他人、学校以及社会的认同。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志愿者表彰大会及时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将志愿服务融入课堂体系,与综合测评、入党推优、学分认证相结合,提高志愿者的成就感。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用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其他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吸纳更多学生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中。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当按照品牌化打造,进行常态化建设。这些无疑都将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素质的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的提高,志愿服务效果的提升,从而让志愿服务得以在全社会推广开来,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习惯。这必将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把利器,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1(2).

[2]张丽玉.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8~12.

[3]张锋.国外志愿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4(4):147~148.

猜你喜欢
服务者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基于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研究
分享经济下劳动关系认定问题研究
后工业化对“执行者”角色政府的挑战及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