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8-11-14 21:52史晓腾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政微信

■史晓腾/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一、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发展现状

当前,微信作为一款集社交、通讯、平台化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应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信息获取、价值追求和习惯养成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产生,对大学生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在教学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大高校都设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宣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感染力;同时,院系也结合自己专业特色申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仅将专业知识通过网络载体传播出来,而且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成为受广受师生欢迎的课程移动学习平台,它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高效即时信息,方便知识的获得,也为高效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的优势

(一)信息传播时效性高,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微信平台具有信息即时传播的特点,在以往的课堂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教师授课节奏较快,导致学生听课效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对于难点问题,容易是学生产生更多的困惑。如果通过微信平台将课上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同时,做好相关知识点的微信推送工作,那么学生可以随时翻阅“网络笔记”,达到自我解惑的目的;教师在课程安排上把控力会更强,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课程通过率,进而可能提升整个学校的学位授予率,不断提升学校办校层次。

(二)增强师生间互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通过微信平台,在老师和学生间建立起一种社交性的联系,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朋友圈互动,可以全方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我们的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课上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学生对知识的诉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味的说教式授课,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反而影响授课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和学生在课上进行互动答题,线下作业等,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此外,我们可以借助微信平台的图文编辑功能可以把教学内容加工成一个个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知识清单”,使学生易读易懂、乐于接受,以増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悟获得知识,这样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三)课堂教学与微信平台学习相结合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一直处于主动状态,师生间的互动比较少,很多学生由于性格问题,从来不向老师咨询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只是对老师阐述的知识和定义,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记忆,其实学习并不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会导致“教”与“学”的严重分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然而,微信学习平台的建立正好弥补了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短板,微信平台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模式,很自然的就调动起了学生的自身能动性,主动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思维更加发散。

三、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育与微信平台学习整合度有待提高

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将教学资源与技术资源整合的过程,然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本身课业压力比较大,如何将课上授课内容通过网络载体进行展示,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技术难题,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微信团队进行及时维护,很可能会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时,学生学习滞后等问题。同时,各高校优势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致使各大高校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造成学校间不能相互借鉴优秀经验。

(二)课堂与课下教学协调度不高

在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下,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主导思想、传递价值、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政课权威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微信学习平台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对课堂教育难点的和重点的深入解读。

总之,随着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快速发展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对大学思政课程教学起到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政微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