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治班定方圆
——从“生活教育理论”观班级建设

2018-11-14 21:52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陶行知集体班级

■韩 翔/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百年前,陶行知先生于中国教育发展瓶颈期挺身而出,指出了传统教育对人的关怀不够,教育内容过于局限于书本等问题,并提出了“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态度与“培养真人,立足生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给中国教育留下了伟大的实践,伟大的精神,也留下了伟大的人格。直至今日,他的思想依然能给当今的教育者诸多启示。

一、班主任工作与生活教育理论

当代班主任,作为学生班级生活的管理者,需要观陶之心路,充己之见闻,授人予真知。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活动包括课堂管理,班级管理与集体活动管理,一方面,班主任要掌握每个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并给出评价与建议,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构建学生间的情感系带,激励同学昂扬向上并维护班级稳定,此外,班主任还需在特定时间担任学生的人生导师,引导学生追逐自己的人生目标。

从这些工作要求可以看出班主任的工作三步离不开“育人”二字,育人之精神,育人之品德,育人之情感。这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所关注之处可谓十分契合:培养知礼懂节、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学生;建设目标明确、斗志昂扬的班级;打造属于每个人的集体,并通过集体塑造每一个人。这些教育思想无疑对班主任的工作目标、策略很有启发,班主任需要以“陶”治班,以定班之方圆。

二、个性化集体的打造——“培养真人”

好的班级,其组成个体必定个性化与共性目标兼具,而好的班级管理,也应是致力于培养个性化个体的管理活动。而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首先提出了教育应该培养“真人”的理念,如其所言,教育应该教予人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而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生活教育”,更应贯彻这一理念所指。

正如一片森林里没有两棵一样的树,班级中的个体之间也都有着各自的差异,如果以相同的模式与标准来进行管理规划,且不说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可能会在特殊个性身上出现矫枉过正或矫枉不足的情况,僵化的模式也会压抑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潜能[1]。

我们拿一般班级评价所谓“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情形与处理方式来举例。对于一个所谓“顽劣”的学生而言,一味地责罚与挖讽或许会对其某些不良行为进行修整,却有可能打击他们的创新意愿与积极性,所谓的“皮小孩”也许并不是真的皮,而是太过热情或表达方式不善。而对于一个班里的“好学生”而言,一般的班主任出于对“好学生”的喜爱,或多或少都会给予他们一些特权,一些管理活动在进行时也会不自觉的偏向他们,鲜花与掌声常伴的可能带来的一种结果就是“好学生”其本身优于其他人的自我感觉,潜意识中他们会给自己一个较高的班级地位,而且“奖励效应”会加强这种潜意识,为了得到更多的鲜花与掌声,学生可能会变得亦步亦趋,缺乏主张。而潜意识中与别人的差距感亦可能对其班级中人际交往造成影响。因此,清规戒律和僵化的评价体系在班级管理中是不可取的。

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尽量避免列清规,一把抓,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建议,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管理,让学生有规划的学习生活,才是班级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2]。班主任应合理评价每个学生,对学生间的差异要有所掌握,认知方面的差异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要有所区分,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建立信心,帮助他们找到班级生活的兴奋点,学习上的兴趣点,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进而真正的融入班级。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保持其应有的专业理想追求,牢记教师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务必要求自己用“真,善,美”对待每一个学生,切不可对学生抱有偏见,压抑学生的个性。应以一个调控者的身份,不断进行积极主动的评价与调整,检查与批评,激励与奖励。

三、生活型集体的打造——“生活教育”

教育是人类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指向与规定,而教育活动也需要合乎规律性与社会的需要,其目的与实践是息息相关的,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就体现了教育的实践性质。有了生活那便是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当代的青少年,学校生活占据了其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班级生活作为学校生活的主体,对其教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明确的目标,昂扬的气氛,对学生学习生活是大有裨益的。而我们的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应将工作立足于生活,营造团结奋进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的班级责任感,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实现心中目标的目的。

作为一个班主任,该如何进行生活化管理呢?科学的民主制与恰当的情感引发,是建设生活型班级的两大法宝。

班集体中的民主制,就是让学生们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的制度,它是引领班级个体融入集体的主旋律,简单的民主制度例如选举制更像是一种制度管理,科学的民主制与之相比则具有更多的反馈元素与协商元素,其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主人翁的感觉[3]。形如“班级议会制”与“班主任自责制”都是科学民主制的典型表现,前者是通过定期随机抽取学生以开会的形式对班级生活进行评价,总结与问题反馈,后者则是通过匿名信的形式让班主任获得班级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并对评价进行公开回复。无论是“班主任议会制”还是“班主任自责制”,其表现形态的都是协商与反馈。

而恰当的情感引发在实际管理中更多以营造团结氛围,明确集体目标为目的。各自为战,消极情绪萦绕的班级,会让学生缺乏班级归属感,学习生活也会变得孤独、辛苦,不利于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完成。而集体斗志昂扬,班内霁风朗月,稳定团结的环境也会惠及每个同学。为了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班主任应该发挥自己的领导力,向心力,感召力,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关心。而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也应当引导同学们互相尊重,互助共进,致力于搭建同学之间的情感桥梁,例如设立学习互助小组,班级兴趣交流区等,都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而在课下拓展的时间里,班主任也可在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类似“十人十一足”,“操场谈心圈”等引导学生课下交流合作的活动。此类活动不但能增进同学友谊,还能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四、结语

总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更像是个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班主任需要和班级共同成长,亦需要跟每个学生一起成长。关于如何管理班级,是没有所谓最优答案的,成长中的班级需要成长中的管理,而陶行知的精神却能在共同成长的路上与你肝胆相照,在你疑惑不解时给你指明北方,每个班主任都应该牢记,保持初心乃真正法器,以“陶”治班才能定乾坤方圆。

猜你喜欢
陶行知集体班级
我为集体献一计
班级“无课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陶行知夜归
警犬集体过生日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