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交流 朋友的聚首
——“时代邮刊·新时代”长沙笔会侧记

2018-11-14 02:43
时代邮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邮刊笔会办刊

■本刊记者

5月21日至22日,美丽的山水洲城长沙,《时代邮刊》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者、读者、发行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时代邮刊·新时代”长沙笔会。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湖南时代邮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绍权、湖南省期刊协会会长欧阳勋出席笔会并讲话。《时代邮刊》总编辑唐韶南主持会议。《时代邮刊》执行总编罗满元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刊物的成长历程。鲁迅文学奖得奖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时代邮刊》专栏作家王跃文发表了《文学的真实》主题演讲。来自全国12个省市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的作者、读者、发行者代表分享了自己与《时代邮刊》的故事。

一次了却心愿的笔会

刘绍权在回顾《时代邮刊》20年来的发展历程时说,《时代邮刊》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一支非常好的创作队伍、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体的支持,也得益于各级主管部门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湖南邮政用心调动市场资源支持刊物发展、时代邮刊团队全体人员的努力。

唐韶南在讲话中说,这是一次了却心愿的会议。“我们终于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这里,与恩人见面,与朋友聚首,与老师相逢,向各位真诚道谢,这一声‘谢谢’,值得说上一万次!”

欧阳勋也表示,《时代邮刊》能有今天,凝聚着数百位作者、数万名发行者的心血和汗水,见证着数百万名读者的坚守与执着。

一次共叙友谊的笔会

与会的各位嘉宾中,很多人都是因为《时代邮刊》而结缘,神交已久。笔会上,人们不断能听到类似惊喜的声音:“原来您就是某某老师!您的大作经常在《时代邮刊》上刊登,我非常喜欢!”

笔会为编者与读者、作者、发行者的面对面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他们共聚一堂,叙友情、谈写作、聊未来,在风云际会的橘子洲头、在书香古韵的岳麓书院、在浪漫唯美的湘江之畔,都留下了大家的足迹。

来自北京的知名作家余玮说:“《时代邮刊》‘善于’将小编辑部办成大编辑部,走出题材局限;‘敢于’将读者市场前移,走出邮发局限;‘乐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为我所用,走出思维局限。”

来自河南的作家张君燕回忆说:“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投给罗满元老师的。当时,我只是一个文学的初学者,罗老师却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励。”

一次大有收获的笔会

对于很多与会者来说,王跃文所作的《文学的真实》主题演讲成为笔会的高潮之一。《时代邮刊》发行者代表韩梅是王跃文的忠实粉丝,她激动地说:“王老师从现实依据、文化依据、心理依据、逻辑依据四个维度说明了文学的真实和现实真实的差别,更让人感受到文学的独特魅力。”

笔会更让《时代邮刊》获益良多。刘绍权说,未来,要真正把时代邮刊做大做强,体现新时代精神,需要重点做好这几件事:第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坚持“政治家办刊”,弘扬主旋律;第二,坚持内容为王、质量优先,办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第三,为“百万大刊”找到“百万读者”,实现从“经营刊物”向“经营读者”的转变。第四,要面向未来,继续沿着“内容传播平台化、期刊发展集团化、邮政文化传媒基地化”战略发展目标前进。

来自安徽的作家强江海建议:“《时代邮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柴米油盐,特别是反映民生难点的问题,让专家来点评固然没错,让百姓说话也非常重要。”

唐韶南在总结讲话时表示,与会的嘉宾们给《时代邮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要求和建议,这对《时代邮刊》在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时代邮刊》“办百万大刊,铸百年品牌”的信心。

“时代邮刊·新时代”长沙笔会与会人员发言“金句”选

余玮 (北京,《中华儿女》首席记者,作家)

《时代邮刊》“善于”将小编辑部办成大编辑部,走出题材局限;“敢于”将读者市场前移,走出邮发局限;“乐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为我所用,走出思维局限。

纳兰泽芸 (上海,作家,演说家)

众多琳琅满目的报刊中,我们的《时代邮刊》很醒目。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我们时代邮刊的“独家策划”,它彰显了杂志风骨、形成了杂志的拳头产品、构成了刊物灵魂。

张君燕 (河南,作家)

“语文”这个栏目名字取得很好。在我看来,这里的“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文”意为“形诸文字”“书面语言”,这一下子就把杂志和读者联系到了一起。

强江海 (安徽,《华夏女工》副总编,作家)

我也是一个办刊人,从一个办刊人的角度看,《时代邮刊》在内容上至少有两点值得办刊人去揣摩和借鉴:一是纵深,二是视角。

郭震海 (山西,公务员,作家、评论家)

《时代邮刊》办刊有“高度”,策划有“深度”,内容有“温度”。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时代邮刊》?我的回答只有10个字:因为讲真话,所以我喜欢。

闫晗 (北京,《青年文摘·彩版》主编助理,作家)

《时代邮刊》有一个很棒的团队。之前总听人说湖南人很厉害,有一支著名的“电视湘军”,我看,我们《时代邮刊》的团队也是厉害的“杂志湘军”。

樊婷 (新疆,《伴侣》编辑,作家)

我有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内文的版式可以更多样一些,颜色层次感再强一些。第二,希望封面能够再活泼大胆一些,更有冲击力一些。

韩梅 (吉林,发行经理)

我想,如果有一种期刊能相伴一生,那一定是《时代邮刊》,因为阅读《时代邮刊》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一种成就,值得与它一生相约。

汪微微 (河南,哲思出版传媒总编辑,作家)

《时代邮刊》的“独家策划”“独唱团”专题策划做得用心,读者读得也过瘾。栏目或紧贴社会热点,或直面时代焦点,或直击民生难点,或猛戳民众痛点,语言删繁就简却深入浅出,文风内敛敦厚又娓娓道来。

唐盛明 (湖南,作家)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细品《时代邮刊》编发的作品,感到《时代邮刊》的编辑真的很用心,所发作品与原稿相比,主旨更加集中、篇幅更加精短、语言更加简洁,整个作品更加耐人咀嚼与回味了。

陈方 (湖南,资深编校专家)

和我有过交集的报刊大约有30多种,其中,我感情最深的就是《时代邮刊》。作为一名职业校对,我有两点心得:除了用心,还要“小心”;不要迷信权威。

俞乃思 (安徽,乡镇文化工作者,《时代邮刊》“十佳读者”)

因为《时代邮刊》,让我觉得,虽然我身在偏僻的农村,只要依旧信仰文字的力量,即使我发出的光亮再微弱,远在天涯海角的同道中人,也能感应并呼应我的存在。

郭松山 (湖北,企业家,热心读者)

《时代邮刊》倾力打造的精品名牌栏目“独家策划”,在我看来有“紧扣时代选题及时、宏旨要义深入浅出、公众话题见解独到”三个鲜明特点。

曾子铃 (湖南,公务员,热心读者)

《时代邮刊》从一本小刊发展到全国大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题新颖、文风独特,牢牢抓住了这个时代人的需要。

尹育武 (江西,文化工作者,《时代邮刊》“十佳读者”)

每一期的“编读链接”,都充分表明了读者对《时代邮刊》的厚爱与关注,以及编辑老师对作者读者的责任与真诚。

猜你喜欢
邮刊笔会办刊
少年笔会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围绕中心抓落实,开创办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