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教学中汉字书写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11-14 13:20孟飞
考试周刊 2018年98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淡化了书写意识,汉字书写水平能力整体下滑,小学生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就低年级小学生写字现状、形成原因加以分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对策研究,脚踏实地夯实写字基本功,让祖先的发明创造代代相传。

关键词:写字现状;形成原因;对策研究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她负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汉字书法是一座宏伟的艺术殿堂,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汉字作为华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凝结着我们祖先的发明与智慧。它作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传给他的子孙后代,早在2009年,中国书法已经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人们渐渐淡化了书写意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非常普及的“手敲键盘”,人们的书写水平及书写能力整体下滑,小学生也是其中之一。笔者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下面就一、二年级小学生书写现状、形成原因及相应改进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写字现状

通过长期观察和深入了解,笔者发现部分学生书写现状有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学生书写时坐姿不正确。笔者长期在执教一线,熟悉学生在握笔以及书写方面的基本情况,经过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并未采用正确的执笔姿势以及坐姿,对于执笔方式而言,超过50%学生的执笔方式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手与笔的协调性欠缺,所以不良执笔方式主要包括“抱笔”以及“压笔”等。书写时学生身体姿态也存在问题,不能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腰直、足安”;也不能做到“三个一”,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书写时学生的不良姿势较为普遍,比如趴着身体写的以及将手作为头部支撑斜着身体写的等等。

第二,高年级学生不良执笔姿势的比重较大。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习任务较少加上教师的严格要求,这一阶段学生正确书写姿势占比重较高,然而随着高年级学习任务加大并且教师疏于规范,不良书写姿势比重开始上升。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采用一种“省力”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目标是只要能把作业写完就行了,没能掌握执笔时捏、按、压、顶的要领。

第三,过早引导幼儿学习相关内容,形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在幼儿阶段,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专家看来,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各方面能力,比如肢体协调能力等,由此可见,游戏过程也是学习过程,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所以在家庭以及幼儿园教育中,不应过度干预游戏过程,充分利用游戏环节,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具体而言,反对过早进行幼儿教学,提前让幼儿学习写字、学数学等内容,不仅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还会给幼儿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使其失去探索未知领域的机会,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提前写字,违背成长规律,形成一些坏习惯。

第四,教师自身写字基本功不扎实,写字教学落实不到位。目前部分教师自身的书写水平较低,教学板书以及作业批改质量有待提升。教师自身缺乏写字的相关理论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时,无法准确把握切入点,降低教学成效。

第五,学生对学习写字持消极态度,不去观察字在田字格中每一笔的占位,不按教师的指点,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写,写字进步不大甚至不堪入目。

第六,部分学生不喜欢写字,写字积极性不高,磨磨蹭蹭,消极怠工。

二、 形成原因

某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让幼儿提前写字,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根据调查,三至四周岁的幼儿90%处于涂鸦状态,五周岁的幼儿75%的不能姿势稳定地书写简单汉字。但幼儿园却以教幼儿写字作为他们招生的一大亮点,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教的知识多,教得好。岂不知,孩子六岁之前写字是不利他们成长的。由于孩子们年纪小,手没有劲,握笔时只能握成拳头状,指尖朝内握着笔尖,身体侧斜,所以孩子写字的坐姿、执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步入一年级时这些坏习惯也就带来了。

部分学生年纪小,家长娇惯、纵容,认为能写就不错了,对字的要求不高,而学生总希望多玩一会电脑或手机,多看一会电视,所以写字敷衍了事、马马虎虎。还有个别老师为了巩固学习内容布置机械性抄写生字作业,让小学生厌恶写字、害怕写字。

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字课的课时量,虽然每周按规定安排一节写字课,但没有专业教师,写字课不被重视,经常被语、数学科占用,写字教学不能落到实处,更谈不上有质量了。

另外,个别教师的粉笔字基本功就不强,自己本身不能在田字格中按每一笔的具体占位及书写规则写字,又怎能给学生示范呢?

三、 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对策

根据低年级学生写字种种现状及形成原因,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有效提升小学生书写水平的对策。

(一)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写字教学根本目的,即通过加强学生学习写字练习,提升写字技能。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必须将纠正学生不良写字姿势,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字主动性,同时应该避免运用错误的方式纠正错别字,比如罚抄等。在笔者看来,写字习惯不仅包括正确的执笔姿势,同时涵盖对写字工具的妥善保管。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地讲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意义、要求和作用,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所以教师讲完道理后要具体示范。比如,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边演示边教学生关于写字姿势的歌谣:头要正,肩要平,臂要张,背要直,头要稍向前探,双手放在桌面上,凳子要坐满,腿弯成直角,小脚要放平,一定要记牢。让小学生写字之前诵读一遍,提醒自己写字时要注意什么,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同学们的写字姿势会大有改观。

关于执笔方法,教师要耐心纠正,毕竟小学生在幼儿园时执笔不正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教师可以边高举铅笔边做示范。“捏”:运用大拇指以及食指控制笔杆;“按”:通过大拇指肚力量变化把握写字幅度;“压”:用食指肚控制笔杆上部;“顶”:中指与食指、大拇指共同固定筆杆。教师示范完毕,让小学生自行练习,然后逐个指导纠正,经常练习,慢慢地小学生就能掌握科学的握笔方法。

(二)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都学会了,下面再谈谈怎样让小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字。虽然大部分小学生在入学前都已经认识了田字格,但在一年级首次学写汉字时还要用《田字格拍手儿歌》来帮助识记,加深他们对田字格的印象: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靠它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认识了田字格后,要写的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才能写正确、规范,就应该培养他们“用心”的习惯。这个“用心”指的就是多分析、多观察。写字之前,教师首先训练学生“多读帖”,有条件的教师可以把要写的字利用多媒体去放大,让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及笔法特点。接着训练学生“空临”,一是跟着教师“空临”:小手伸到半空中,老师书写我跟从;二是用手指在田字格中描描画画,进行感悟,“读帖”和“空临”结合起来,然后临帖、描红、再仿写,提醒学生们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只有这样细致指导,学生才能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只要坚持就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写字时用心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写字质量。

当然,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达到《课标》要求:“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作为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指导学生写字,如果一味讲解应该怎样写,小学生会感到乏味、疲倦。如果注意教学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字之前表扬上次字写得好的同学;用展示台展示优秀作业,或展示进步同学的作业;举行“小小书法家”比赛;批作业时,不吝画“红五星”“大拇指”写“好”字等都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另外要求教师按照规定去做,低年级家庭作业尽量布置口语作业,如:讲故事、读书、复述课文等。课堂作业少而精,不出现机械重复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写字,兴趣高涨自然就能写好字。

(三) 多元评价激励学生书写兴趣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借助多种形式,比如板演或者投影仪等,展示学生优秀的书写作品,对优秀学生给予肯定,促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提升书写质量。同时还需要利用投影儀等手段,将规范字与问题汉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主纠错,自行定位问题根源,并根据不同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教师应对不同书写作品进行评级,通过优、中、差三个等级划分,让学生明确自身书写的实际水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书写突破点,有利于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全体学生的书写水平。

(四) 培养学生写字时的注意力、观察力。

中国汉字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在书写的过程中,必须拿捏好字体的构造以及神韵,这为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提出严格要求,根据小学生特点以及汉字构造特点,指导小学生书写时,首先应该锻炼学生的专注度,汉字每一笔画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即静心、专心以及细心。

静心——心平气和。要求学生在书写时,保持安静的心境,坐姿端正,去除干扰因素,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写字上。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将静心作为基础项目加以训练,只有在静心状态下书写的字才工整漂亮,才能体现整体书写功力。

专心——全神贯注。在书写的过程中,必须将关注点聚焦于笔端,要求心里无杂念,排除其他因素,所以在指导学生书写时需要注重“稳”的训练,活泼爱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征,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稳”的训练具有一定难度,这是因为小学生专注度容易受到周围因素而分散。

细心——关注细节。汉字的书写注重细节,除了精力高度集中以外,还需要观察细节,优化细节。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注重细节,这并不利于书写水平的提升。写字与写好字的区别在于后者更专注于细节处理。

此外,还应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更好地解构汉字。首先,观察笔画。汉字笔画形式多样,由此带来不同的写法,书写前将汉字的结构进行观察和拆分,便于提升书写效率。其次,观察偏旁。当独体字作为偏旁时,其书写方式会发生显著变化,以“车”为例,当车作为偏旁时,最后的“横”应变为“提”。最后,观察结构。每个汉字都具有一定的组合结构,因此必须按照其原有结构进行书写,才能更好地展示汉字的美感。

(五) 教师要重视自身书写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在诸多方面均喜欢效仿老师。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上课板书、作业批阅、办黑板报、填写素质报告册等一切能在学生面前展现汉字书写的场合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他们尽情模仿。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好好写字,写好一手字”。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次,教师自身要加强写字练习,打铁还要自身硬,在指导写字之前,自己首先不仅要揣摩字的结构造型及点、画、横、钩等写字技巧,还要研究写字笔顺的规则。比如,在一年级课本中有这样几条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三、二”;先横后竖:“十、禾”;从左到右:“儿、林”;先撇后捺:“天、人”;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先外后内:“月、问”;先外后内再封口:“回、国”;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主、门”;点在右上方后写点:“书、我”;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等。只有教师熟记于心,才能在写字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原江苏教委副主任周德藩讲过:“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更是每个中国人的事,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或者写字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字是责无旁贷的任务,写字教学任重道远,需要砥砺前行,脚踏实地才能夯实写字基本功,才能让祖先传下来的艺术瑰宝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2]高玉军.小学低段汉字书写偏误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3]于文君.现代化教学环境下小学生写字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4]刘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7.

[5]贺梅.小学低年段笔顺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孟飞,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市第九小学。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对策研究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