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KRA德凯:选择特定的战场,即刻创变!

2018-11-14 08:30王素黄帅
进出口经理人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二手车电动汽车领域

王素 黄帅

理解一家企业的发展路径,要从它的历史看起;從一家企业的历史演进可以理解它的基因,展望它的未来。

随着中德汽车领域的产业合作越来越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近几年,在电动汽车、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领域,本刊记者都能见到德国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的身影。2017年年底,DEKRA德凯在“首届国际交通运输安全博览会”上与中国政府部门合作推出了首份中德合作道路交通安全报告——《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报告(2017)》,更透露出其深入本地合作和积极挑战未来领域的创变战略。

带着对这位“晚到”却“先行”的挑战者的兴趣,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DEKRA德凯东亚及南亚区总裁Stan Zurkiewicz先生。这位年轻的掌舵者2009年与DEKRA德凯结缘,2015年被任命为DEKRA德凯大中华区总裁,2018年成为DEKRA德凯集团执行副总裁、东亚及南亚区总裁。交谈中,他热情活力、思维敏锐、目标明确,以“科技、未来、挑战、雄心”勾画出DEKRA德凯目前的速画像。

以科技高筑壁垒

众所周知,德国的汽车产业全球领先,与汽车相关的检测认证服务亦是如此。1925年,一家名叫“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的检测认证机构在德国柏林成立, DEKRA即“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德语名称的缩写。从企业名称即可看出其诞生时强大的汽车行业基因,及其在德国汽车行业中所代表的地位。在创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家拥有德国工业精神的企业主要专注在德国及欧洲的汽车领域发展。

现在,“汽车”一词已然不是单指传统意义上的燃油发动机车辆了,电动汽车、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是全球公认的汽车产业三大未来趋势。作为汽车领域全球最大的检测机构,DEKRA德凯也必然需要紧跟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革新,不断完善和增强自身的能力。

新故事的书写,Stan认为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2009年DEKRA德凯收购了全球电力行业权威测试认证机构KEMA Quality,并由此正式进入电子电气测试领域,而这些新的能力实际上也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事的关键词,除了“技术”还是“技术”。Stan表示,DEKRA德凯将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与未来趋势相关的关键科技领域。

为了抓住汽车行业另外两大趋势,即车联网和自动驾驶,2015年,DEKRA德凯收购了位于西班牙的一家国际领先的无线与移动通信测试公司AT4 wireless,通过这一并购完善了自身在无线与移动通信测试领域的服务能力。两年后,在突出彰显未来科技能力的自动驾驶领域,DEKRA德凯又收购了德国劳希茨赛道,整合建立了欧洲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互联互通及自动驾驶测试场地。该测试场占地面积接近600公顷,相当于约700个足球场,其野心和魄力可见一斑。

针对以上三大并购举措,Stan解读称:“这三项并购基于DEKRA德凯集团在战略上深谋远虑的顶层设计。这些补强的能力不仅可应用在‘汽车4.0时代,也有助于DEKRA德凯在‘工业4.0时代全面掌握关键的安全检测技术,抓住未来产业趋势,进一步增强实力。”

以未来赢中国市场

相比其他进入中国发展的外资同行,DEKRA德凯“晚到”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中国在加入WTO后第5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而DEKRA德凯则刚刚进入中国,早期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主要从事汽车咨询服务。3年后,DEKRA德凯并购KEMA Quality并整合了其在中国的实验室,实现了进入中国市场后的一次跨越,也开启了Stan入驻DEKRA德凯的辉煌历程。

从全球角度看,DEKRA德凯在检测认证队伍里位列增长迅速的梯队,尤其在并购之外的有机增长方面,全球增速排名数一数二。尽管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DEKRA德凯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战略旗帜鲜明——选择一些特定的、更具未来成长性的战场,做一个挑战者,进而成为一个创变者。

“我们不想与同行在一些特别成熟的领域依靠规模和价格竞争,这完全不是DEKRA德凯的兴趣所在。”Stan笑言。

长期以来,检测认证机构普遍遵循从海外总部引进技术再进行本土化实施的发展模式,而DEKRA德凯希望改变此种做法。进入中国10多年后,其增强本土化创新能力的成果初显。

据Stan介绍,DEKRA德凯已在集团内建立了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和电动汽车在内的3个与未来汽车相关的全球技术中心,其中,电动汽车最主要的技术中心就落户上海。这意味着DEKRA德凯中国团队的技术和经验,正在输出至其他海外公司。此举与DEKRA德凯将优秀的资源、技术优势倾注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更与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

DEKRA德凯目前在东亚及南亚区建有超过20家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国。除了进一步扩张服务网络,引入更多有特色的新服务也是其发展的核心战略。

汽车检测是DERKA德凯的一项核心业务,全球每年约有2600万辆次的机动车检测,这一数据远远高出其他竞争对手。“我们希望把带有公司基因的这一传统核心业务落地中国。2015年,中国政府逐步把车检站领域对外资和私营检测机构开放了,可谓恰逢其时!” 谈及此,Stan语气中透着兴奋。

在Stan看来,在中国建立车检站除了业务需要,也是一个格外好的展示机会,因为“把国际上的一些高标准、高质量的车检方法引入国内,是中国政府非常期待的,也是开放车检站的一个重要目的”。

据了解,公共交通安全一直是DEKRA德凯最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从2008年至今,其每年都会在欧洲发布《DEKRA德凯道路安全报告》。这份报告不但有德国,还囊括欧洲各国的数据,并且作为德国、特别是欧盟国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政策时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Stan坦言,DEKRA德凯希望和中国政府一道提升公共交通安全,2017年年底与交通运输部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应急管理部)共同发布报告正出于此意,接下来几方还会有进一步深度合作。

以挑战成就创变

过去20年,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检测认证行业因为这一有利的外部環境,发展迅速。但随着宏观环境的一些变化,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挑战主要从两个方向加速袭来。在技术上,检测认证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不仅要紧跟技术发展,甚至要比技术发展更具前瞻性,尤其是在中国,比如,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速度和决心领先全球,对新技术的应用也要求更快的匹配速度。

在服务模式上,进入中国的外资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从事和出口相关的产品检测认证业务,但现在中国出口的总体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检测认证同行都在潜心研究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晚到”的DEKRA德凯而言,成功应对挑战反而可能成就一次新的增长机遇——只要抓紧“技术”和“市场”这两把钥匙。

以面向二手车行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为例,目前中国每年新车销售已经接近3000万辆,每年二手车销售已经超过1000万辆。在西方国家,二手车交易量甚至高于新车,毫无疑问,未来中国二手车市场潜力巨大。面对二手车行业这一广阔的市场,Stan十分自信地表示,DEKRA德凯作为全球机动车检测量最大的机构,完全有能力赢得竞争。但他更感兴趣的是在二手车中更具技术挑战、有助于发挥DEKRA德凯技术和品牌优势的领域。就目前来看,答案无疑指向电动汽车二手车领域。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拥有大量的电动汽车二手车,而其检测与普通燃油汽车二手车的差异很大,目前几乎没有几家技术机构包括汽车企业可以针对电动汽车二手车提供一个综合评估的解决方案,难点就在电动汽车电池上。这个难题不单是检测认证行业面对的,相关行业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DEKRA德凯目前正在积极研究这一领域,我们的研究进展也得到了广泛关注,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可成功推出方案,之后再通过DERKA德凯全球测试网络把这个技术方案加以实施,帮助到各利益相关行业及我们的消费者。这就是DEKRA德凯‘技术与‘市场并重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Stan充满期待地表示。

以雄心赢取辉煌

对于“技术”立身的挑战者DEKRA德凯而言,人才是改变市场版图的重要力量。加之DEKRA德凯的战略目光锁定在未来领域和新兴产业,其对高端技术型人才更加求贤若渴。

对中国人才储备保持乐观的Stan强调,企业吸引人才是关键,DEKRA德凯极有信心吸引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

除了通过创造更多的国际协作及交流和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以吸引“技术型人才”外,DEKRA德凯的信心在于其“雄心”。“目前,检测认证行业在中国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整体处在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阶段。而作为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挑战者,DEKRA德凯则会给予有事业‘雄心的员工创造更多的个人职业发展空间。”Stan认为,“这不单会吸引检测认证行业的人才,也会吸引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加入DEKRA德凯。”

针对目前检测认证行业涌现出越来越多进入者的现象,Stan坦言,不论是民营检测认证机构,还是正逐步市场化的国有检测企业,它们都可以成为DEKRA德凯的“合作者”或者“联盟者”。因为未来技术发展是生态式的发展模式,检测认证行业也不例外。

“国内机构很可能成为DEKRA德凯在不同生态领域的合作伙伴,我们期待大家携手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合作共赢。” Stan进一步解释道。

资料显示,DEKRA德凯2017年全球投资总额超过1.5亿欧元,重点在亚洲及欧洲建立互联互通测试网络,提高其在物联网、车联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重要领域的领导地位。DEKRA德凯全球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 31 亿欧元,目前员工数量超过4.4万名。作为检测认证行业中规模最大的非上市机构,DEKRA德凯与10年前相比,其营业收入和员工数均增长了1倍以上。

Stan也早已为DEKRA德凯东亚及南亚区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实现业务翻番。

现在距离目标只剩下不到3年时间了,这位挑战者已长缨在手!

猜你喜欢
二手车电动汽车领域
领域·对峙
电动汽车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豪华二手车的选车之道
58同城深耕二手车市场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杨浩涌:二手车拍卖只需要一个B
专注:电动汽车背后的技术创新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