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的翻译研究

2018-11-15 00:46
长江丛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意味译文智库

舒 畅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二者合称为“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关注,各国智库也对此发表了大量评论文章。“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中,了解国外智库的所言所思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一书正是选取了国外主流智库针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发表的评论文章进行翻译,并汇编成集,书中的译文作为读者了解智库观点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一带一路”政治语篇翻译方法

(一)删减

政治语篇由于其语篇特殊性,在翻译时往往存在诸多与目的语意识形态相冲突的内容。“一带一路”政治语篇也是如此,若对此缺乏恰当处理,将严重影响该倡议的建设实施。因此对于其中一些明显歪曲事实、煽动性较强、政治敏感等的内容,在无法进行改译、难以解释清楚且容易造成误解等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例如:China has made a giant comeback.译文为:但现在中国已经回归。原文用“giant”一词形容中国重回全球视野,这一说法颇具主观色彩,且易引起相关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恐慌,因此译者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对此进行了删译。

(二)改写

翻译“一带一路”政治语篇时,对于意识形态相冲突的内容,除了删减之外,改写也是一个重要的翻译方法,通过改写,可以有效抵制和消除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意义的内容。例如:The vision is good,but is it actually being realized?译文:愿景虽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并且问题日益严重。原文是一个疑问句,加之使用“but”这一具有转折意义的连词,从而凸显出了一种质疑的口吻和语气,这表明原文作者对加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愿景的实现持明显的怀疑态度。而译文则恰当地进行了改写:“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并且问题日益严重。”

(三)剥离隐喻的讽刺意味

隐喻在政治语篇里是一种普遍现象,政治语篇常常借用隐喻传达意识形态倾向,对于带有偏见及讽刺意味的隐喻,译者一是可以采用去除其讽刺意味之后的词义,二是可以在译文中对隐喻词汇加引号,以消除原文词语的讽刺意义。例如,原文描写中国为亚洲各政府提供经济支持时使用了“financial carrot”这一短语,原文使用“carrot”一词是一种概念隐喻,用来指代好处和回报。译文并没有将这一比喻意义译出,而是直接将其译为“经济援助”,有效去除了其中的讽刺意味。

(四)褒贬意义转换

政治语篇中存在许多褒贬意义鲜明的词汇,文章作者受特定意识形态的影响,利用这些词汇表达了不同的情感态度。

例子:Russia is also concerned that its eastern regions,which are rich in hydrocarbon and mineral wealth,will be gobbled up by Chinese companies,effectively eroding Russian sovereignty.

俄罗斯也担心它的东部地区,那里有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而且将被中国企业兼并,这会严重削弱俄罗斯的主权。

“be gobbled up”原意为:狼吞虎咽、贪婪地抓住,“eroding”愿意为:侵蚀、腐蚀。二者都含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恶意丑化中国形象。译文选择用中性词语进行翻译,分别译为:“兼并”、“削弱”,从而解构了原文所营造的中国的负面形象、弱化了原文的贬损语气。

三、结语

在政治语篇的翻译中,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批评话语分析正是通过分析语言形式和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说,批评话语分析为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视角。通过分析《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一书对相关文章的翻译,我们明确了意识形态在“一带一路”政治语篇翻译过程中的双向作用。因此,在进行“一带一路”政治语篇的翻译时,译者应时刻保持意识形态敏感度,识别出原文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内容,进而根据目的语读者的特点,对意识形态冲突的内容进行恰当转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1]Fowler R.,Hodge B.,Kress G.,Trew T.Language and Control[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9.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ing to Functional Grammar[M].3rd edition.London:Edward Arnold,2008.

[3]戴炜华,陈宇昀.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研究,2004(4):12~16.

[4]黄俊,董小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传播困境及突围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2):121~127.

猜你喜欢
意味译文智库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印章的意味
有意味的形式——房君山水画评述
民居智库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民居智库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