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丽江

2018-11-15 16:29湖南雷雨婷
散文诗 2018年2期
关键词:极具纳西族丽江

湖南/雷雨婷

丽江,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无数次从梦中走近我,仿佛一个转身,便可以倾听她的低语。丽江,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从文人墨客的笔墨中悄然迈出,我清晰地记住她的姓氏,却在每一次遇见时都有新奇的发现。

徘徊在丽江古城,秀水像一条圣洁的哈达,轻轻缠绕着古城的小巷。微风轻轻浮动,撩拨着清澈的河水,岸边的垂柳微微晃动,在夕阳的剪影下,勾勒出一幅绝美和谐的画面。斜阳如火,青石板诉说着那个久远的故事,临街远眺的少女,每一丝莞尔,每一次守候,都将丽江的风韵封存在永不褪色的旧梦里,在明媚鲜活的今日,重新谱写风姿天成的传奇。当我无意地路过古城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仿佛把昨天遗漏在了这里,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曾躲藏了我魂牵梦萦的羁绊,却也深埋了我奔向明日的梦想。

街角不时有担着水果的小贩路过,有当地特产菠萝,削去澄黄的皮后无需用盐水浸泡便可直接食用,口味甘甜,果肉细腻,饱满多汁。可我最爱的还是苹果芒,一只只丰腴的芒果,却着上了苹果的鲜妍,有着芒果的形体和苹果的肤色,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果香,令人垂涎不已。轻轻咬上一口,鲜嫩的汁液立即充盈口中,肉质极佳,既解渴又解馋,让人回味无穷。站在街旁,随意地同卖水果的小贩闲聊,丽江的景致是无可挑剔的,纳西人对此的自豪溢于言表,但他们的骄傲却又是那样地轻描淡写,安之若素,就仿佛这静静流淌着的江水,淡然处之却又不乏生气与活力。

那些古朴的东巴文字和壁画,我虽然无法理解它们的底蕴,却仍旧可以感受到它的意义和精华。那一个个或翩跹、或奇特、或飘逸的文字,仿佛在传递着纳西族那或婉约、或独特、或豪放的性情,把他们的风俗民情装帧在久远的壁框里,却也激活了他们现今的绮丽与璀璨。随着这些古老的文字,我们能够走进纳西族的灵魂,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活力与魅力,如果无法认知,就把这些历史文化遗物当作一场不经意的邂逅吧,在相遇的时刻体会它的奇妙与灵动,在分别的时候忘却它的陌然与回首。

穿梭在古城的巷道,满街的商店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具民俗特色。有纳西族的传统服装,色彩纷繁,图案多样,却丝毫不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只觉得是一种融合了纳西族风情和文化、一种古老与现代碰撞结合的大美。木刻、扎染、驼铃、银饰,就如同一个个神奇的窗口,拉近了游客与纳西族的距离,让我们更加接近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明,这也如同一条条康庄之路,带领着纳西族人民从古朴的过去走向辉煌的未来。

黄昏中的丽江古城,别有一番韵味。夕阳把倒影拉扯得很长,街边的餐厅也如火如荼地准备着迎接客人。我随意地选择一家街边小店,安静地坐下来,望着碧波粼粼的河水。河水轻柔地流淌着,不时有落入水中的花朵激荡起圈圈涟漪,也拨动了游客的心弦。对岸的一家酒吧,传来阵阵清脆的琴音,萦绕在耳畔。在这美声与美景的交融中,我仿佛放下了所有尘世的牵绊,把自己的心绪融入在这仿若世外桃源的古城里,仿佛自己就是古城的一块青石板,千百年来守候着远到的驼音;仿佛自己就是黄昏里的一片云影,把最灿烂的微笑定格在古城亘古不变的祥和与安定中。

夜色渐渐降临,一盏盏荷花灯漂浮在古城的河道里,点亮了路人的眼眸。灯光迷离闪烁,灯体轻轻摇曳,微风拂过脸颊,捎来袭人的芳香。我沉浸在这被岁月渲染的时光里,丽江,美丽的丽江,所有赞美它的语言都是那样苍白无力。

丽江,坐落在云贵高原的丽江,拥有茶马古道的人文内涵,承接玉龙雪山的皎洁月光,如同一张极具意义的名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向世人呈现了古老中国的纷繁色彩,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星光闪烁,夜晚的丽江,淡雅的山水,浓郁的风俗,丽江沉睡在中国的怀抱,而明日,丽江的梦想,将在中国这片版图上绚丽盛开。

猜你喜欢
极具纳西族丽江
丽江三朵节
丽江的荒
珠藏韫柜
方寸之间
叫一声丽江
绽放的丽江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极具创意的微型人像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