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2018-11-15 00:46
长江丛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校园文化

丛 羽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1968年,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经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论证,在他的著作《班级生活》最早被提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它很快被大家所接受,认可,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等周遭教育教学资源潜移默化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无意的触动、启迪、感发,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感知不到是在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辨析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方式方法。区别主要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显性教育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采用的方法,教师对于学生给予的正面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的正面的引导。显性教育的目的通常都是非常明确的,外显的。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及探索。没有明确的,外显的教育形式,更多的是让学生间接的、无意识的接受教育知识,从而达到在无形中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状及问题归因

(一)认识不足、缺乏重视

目前高校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还停留在书本上的认知程度。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还是依赖于显性教育方法,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们接收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课堂教育的灌输,提升道德素养及规范自身行为多是正面批评、检讨、保证这样的途径。并没有把隐性教育重视起来加以深刻认识。

(二)成效微弱、活动单一

一方面,教育思想并没有被有效的渗透在多数校园文化活动中,活动结束后学生还是通过显性教育的方法接收知识;另一方面,在思想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谈论、学习方式单一,没有适应学生学习的载体,这样的实践方式显示更教条化。

(三)提高素质、端正态度

教育者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成为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职业意识与专业意识对隐性教育更是缺少研究和运用。部分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同样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荒诞的言行、崇洋媚外的思想、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盲目追求……这些对学生都有着消极的影响。

四、解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状况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挥隐性课程主导作用

隐性课程所存在的价值是正式课程所不及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的制定和提高教师使用钻研教材的能力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隐性化的重要内容。达到教材与时俱进,老师与学生产生共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多样,方式途径各不相同。因此,充分挖掘和发挥潜在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样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隐性化的发展。

(二)重视教师发展,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人格是指个人的思想、品德、尊严、价值、学识和能力的总和。教师拥有良好的人格是解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里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的人格存在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价值。高尚的教人格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拥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培养学生为己任、自信、自强。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促进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拥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又一必不可少的因素。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作为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的同时,更形成了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督促学生去提高自身的行为素质,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四)注重校园网络建设,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拥有一个具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是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这一网站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老师和同学之间通过这一网站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师生关系。单纯建立校园网站对于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一方面,要健全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大网络教育安全力度,整顿网络秩序优化网络环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形成良好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

[1][美]Eric Margolis.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M].蔡汀,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刘宝存.提高质量的关键是创新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3-9(7).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校园文化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