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2018-11-15 00:46
长江丛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院校

罗 龙

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这一主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刘云山指出:“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左膀右臂。高职大学生作为国家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生力军,其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日趋突显。因此,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现状

(一)教育内容不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回事,却忽视了前者是针对性很强的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三观”。而后者是范围更广、涉及的内容更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的一部分,不能相互等同。

(二)教育方式方法单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以书本和灌输式教育为主,“满堂灌”、“大班式”、“填鸭式”的教学,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内容枯燥刻板、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跟不上学生发展的实际特点,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缺乏有效的载体

高职院校除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以外,第二课堂为主的载体教育效果不理想。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是一个有效的载体,但在策划活动时不能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只注重专业技术和活动结果,载体效果失效,达不到教育目的。另外,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性宣传只注重数量,学生只看到一旁的装饰和风景,甚至成为拍照留念的背景,真正的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不理想。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的人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要,否达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规定的规格和标准,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现行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教育过程,忽视了教育目的的评价和反馈功能,甚至有些思想教育者要求“强迫式”的灌输,不问效果、不管结果,对受教育者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和反馈,不能及时调整教育模式的调整和改进,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时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构建

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其特点主要是体现出一定的程式。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模式同样也不例外,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这对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及高职院校的办学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积极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种载体

以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提升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紧扣时代主题,广泛引导学生将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毕业生系列分享活动。

(2)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引向深入,以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将讲话精神开发成感染力强的内容产品,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学习天天见”专栏,开展“学习百问促成长”等线上活动,建设网上“学习专区”等共享资源库。

(3)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全面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团组织为依托,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把握好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以建团、建军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和全国两会、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等重要事件为契机,广泛开展集中的主题团日、校园文化、红色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争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精品和优秀案例。

(二)积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种形式

(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主要途径。为了增强高职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就要基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需从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学科特点等方面出发,创造性地理解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育人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每一次讲授引领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的实效性。

(2)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开展青年核心价值观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构建以核心价值观网络文明志愿者为外围、网络宣传员为主体、网络文明促进会为核心的覆盖广、动员快、战斗力强的网络工作队伍。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主动设置议题,设计开展互动新颖、传播面广的专项线上活动。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多渠道征集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产品。积极参与“阳光跟帖行动”和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充分发挥网络生力军作用。

(3)积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各种活动和媒介,广泛开展课外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常识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发挥相关专业的学科优势,支持大学生开展国学盛典、国学系列讲堂、国学经典诵读会、书法大赛等优秀传统文化研讨和展示活动。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意识,外化为具体的行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1]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

[2]叶玉清,肖文学.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浅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92~94.

[3]吴兴富.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32~34.

[4]王继华,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探析——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