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探析

2018-11-15 04:48王春凤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少数民族群体

■王春凤/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及各民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高校坚持系统、有效、扎实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这既是一项现实的紧迫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民族院校作为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他高等院校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一般都在60%以上,其办学定位和特殊使命决定了民族院校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需要更多的关注民族团结教育。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的,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然结合、成员活动和成员相互关系无明文规定、组织结构无固定形式的群体。高校中存在各种非正式群体,基于情感、爱好、态度、倾向或利益相同等为基础而结成,主要形式有同乡会,基于某个少数民族的团体、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体、网友、书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及其他三五成群的小团体。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便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后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追求情感寄托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即社会需要)、文化适应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成长关照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过程中,向各种非正式群体靠近[1]。

(二)民族院校独特的民族背景

国家民委规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到70%,其他五所委属的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达到65%以上。这一规定使得民族院校内部各民族学生呈相对集中的状态,民族背景犹如一面旗帜,具有天然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相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背景像磁石一样把同一民族的同学吸引在一起,那些散居各高校的民族同胞往往也以“同族相亲”作为其人际交往的第一选择。

(三)民族院校内部正式群体内聚力的弱化

民族院校内部正式群体在适应形势要求和突出时代特点时的滞后,正式组织的软化,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其内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一些方面弱化。“而现今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年龄偏小、依赖性强,很多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远行,对学校正式组织寄予很大希望,当这种希望和欲求不容易被满足时,便倾向于投入非正式群体的活动。”[2]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

(一)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组织条件

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民族院校,大多数非正式群体中夹杂存在不同民族的学生,这一现象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同学增进交流,互相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培养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心。在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中,各民族同学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二)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以增强文化认同

非正式群体通过参与校园活动,或者在群体内部进行各种活动,实现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分属不同民族的成员在参加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活动时,都会极力展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以获得其他民族对自己民族的了解或者认同,从而实现宣传和理解的目的。

三、对策

正确引导和把握民族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消解它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一)加强“五个认同”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要不断增进各族学生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他们正确解读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倡导民族平等和团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二)引导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转变

高校应该合理地建设多种多样的正式群体,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发展需要,减少学生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要正确对待不同类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一般目标与正式群体相符,要鼓励、支持、保护其存在发展,并引导其向正式群体发展转变。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具有双面性,不利的引导可能促成其向消极型甚至是破坏型转变。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是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不符的群体,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更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对这类群体应该加强教育,对其错误目标进行矫正,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使其行为导向符合学校管理目标。破坏型非正式群体,聚众赌博、寻衅滋事、打架酗酒,严重干扰校园正常秩序,对这类群体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性质恶劣要给予处分警告,本着教育帮扶相结合的原则,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三)做好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工作

非正式群体是以影响力来领导的,每个非正式群体都有其核心人物,这些人的决定往往就代表了整个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意愿,他们能力强、威信高、富有领导力,其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都会直接影响其他成员。要准确把握意见领袖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态,将其吸收到正式群体,不断地对意见领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其组织领导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消解非正式群体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消极影响。

(四)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理念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情感为依托的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要重视情感教育的力量,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体验活动,通过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宣传,使各民族大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更要守好教学课堂这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者的情感素质和能力;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学生理解其他民族的民族情感、提升学生的感情控制能力,提倡各民族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

民族院校是各民族骨干成长的摇篮,在民族院校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提高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民族关系稳固是党的执政基础、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法宝。民族团结教育要合多方力量,集合各种优势资源,在管理好正式群体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不给任何民族分裂势力有机可趁。

[1]雷奕敏.民族院校大学生老乡会的影响和引导[J].亚太教育,2016(1).

[2]杨胜才.少数民族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1998(2).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少数民族群体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民族团结之歌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