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X”释放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2018-11-15 01:36
农村财务会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股份公司经营性三资

近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担当,统筹全市力量破解“空壳村”难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2017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122.32万元,比2016年增加1064.46万元,同比增长51.73%,村收入均突破5万元,村均12.4万元。

规范管理 查清家底 唤醒沉睡资产

把“三资”清理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以村组为主体,摸清集体家底,规范经营管理。

明确村集体家底。逐乡逐村成立“三资”清理专班,重点清查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和债权债务等,分类登记造册,实行台账管理,做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清查资产按市价定价,审核公示后入账,作为原始股值的计算依据。涉及处置资产时,再进行中介评估。光化办事处老县城村通过“三资”清理,集体总资产达到292.47万元。

严肃清产核资纪律。针对农村长期以来的资产管理不规范、收回资产比较难、社会稳定是关键等难题,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公开透明与依法清收相结合、公正公平和解决困难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带头,请群众参与清理,靠法律推进,依法打击“村霸”“蝇贪”,积极解决百姓实际困难,确保应登尽登、应收尽收。

规范“三资”处置。推行全面清查、初审初核、合理分类、现场评估、综合研判、废止终止、依法重签、整理归档的“八步清理法”,强力整治低租贱卖“三资”行为,依法取缔有失公允、标实不符、违约失约、违背政策的无效合同。对村集体“三资”租赁、承包或出让的,一律通过市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公平交易,保障了农村集体“三资”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拖欠租赁资金780余万元,通过重新发包新增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60余万元。

“1+3+X”模式 释放活力 实现点石成金

坚持党组织领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探索建立“1+3+X”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构架,既体现了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了个人积极性。

成立一个公司。指导各村组建1家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形成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格局。目前,全市已有155个村组建了集体经济股份公司。竹林桥镇苏家店村于2016年创办诚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襄阳正大公司流转该村的2330亩土地提供各类劳务性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劳务性收入实现由零到5万元的突破。

利用三种资源。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充分利用三种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即自然性资源,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荒地、滩涂等,由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行使经营管理权,获得财产性收入;经营性资源,包括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洁化净化、村民建房等具有特许经营权的项目,统一交由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经营,获得劳务性收入;竞争性资源,鼓励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参与市场经营,从事竞争性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流转土地、项目开发做大做强,获得经营性收入。

实行股份合作。也就是“X”,即吸纳农民和社会资本入股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风险利益共担,形成联结千家万户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全市共有1681个农户入股,其中贫困户325个,形成了股份合作型、产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扶贫开发型、电商产业型等10种模式,营造了竞相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农村富裕,带动了农民增收。

补齐短板 强化导向 营造发展氛围

立足补齐农村金融、项目短板,出台了《关于严格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从政策支持、能力培训、考核督办等方面,加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

建立专项支持基金。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银合作专项资金,撬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形成1亿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信贷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优质项目建设;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贷款贴息。凡是政府投资的涉农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一律交由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持有。

完善项目审核机制。推行“一个经营能人+一个优质项目”的发展模式,凡申请上马的项目,必须有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管理能人,必须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潜力,凡低租贱卖集体资产、污染生态环境、经济效益较低等违背国家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核准。

推行量化考核办法。对各村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每年评选10个优秀村、10个落后村。优秀村允许按比例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一定资金用于提高村(社区)副职干部待遇,市财政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落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年诫勉谈话,两年免职处理。

统筹推进 强村富民 共享发展成果

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基层党建、扶贫脱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全域旅游、农村综合治理、文化小康结合起来统筹推进,让发展成果惠及“三农”。

增强村党组织服务功能。立足集体经济壮大基础,村级党组织着力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困难,让群众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有求必应、一呼百应”的政治功能,有力地推进了“五强创示范”(强责任、强班子、强功能、强实力、强规范,创建基层组织示范单位)全覆盖,真正实现组织强起来、服务优起来、群众乐起来。

助力脱贫攻坚。用足用活产业扶贫政策,市级财政整合专项扶贫资金2400余万元,为33个贫困村每村建设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左右,带动600多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引导全市各村策划实施适应市场需求的种植养殖项目,吸纳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入股分红,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开展技能培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后,许多村开始谋划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感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仙人渡镇李家染坊村通过“旅游+”“生态+”模式,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区、老爷车博物馆、奇石博物馆、手工作坊馆、农耕文化馆等“一区四馆”,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猜你喜欢
股份公司经营性三资
关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政府管控的思考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十四五的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损益表(2019)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议股份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