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在王楼煤矿的应用

2018-11-15 08:17白景志王永宝徐国华
山东煤炭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调校断电升级

白景志 王永宝 徐国华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山东 济宁 272063)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王楼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近些年来,王楼煤矿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应急广播、调度通信、无线通信、视频监控等多套信息化相关系统。在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管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矿井高效生产及安全管控起到重要支撑[1]。但随着矿井建设系统逐步增多,功能不断加强,特别是安全监控系统,也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使用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稳定性、准确性有待提高。目前矿井建设的系统众多,各系统之间易相互干扰,特别是变频设备的应用易干扰安全监测,出现伪数据。设备防护等级较低,在开采深部煤层后,高温高湿易锈蚀监控设备。

(2)模拟传输信号不能复用,每个传感器必须通过一条独立电缆与分站信号传输,布线量大;

(3)通信协议不规范,井下各系统单独布线,无融合功能,重复敷设电缆,不能共线共揽,不能进行应急联动。

(4)功能不完善,性能不高。智能化低,不能自诊断,伪数据标注,调校提醒;容易篡改数据;备用电源时间短;模拟量传输误差大;巡检周期长显示数据为非实时数据;异地断电时间2倍巡检周期。

针对上述问题,王楼煤矿对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以KJ90NB系统为基础,通过完善功能、增加设备、接口对接等方式,实现了安全监控系统全数字化传输、高抗干扰设计、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实现了安全监控与人员位置监测、应急广播、调度通信等系统的融合联动。升级后的KJ90X系统功能完全满足国家(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对新系统的相关要求。

1 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架构

王楼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在原系统上进行功能及性能升级,系统采用环网+总线的整体结构,系统可分为传感层、数据传输层及应用层,采用地面融合的方式实现各子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及应急联动,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2]。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2 系统各层升级介绍

2.1 传感层升级

传感层主要由各类监测传感器及控制器组成,实现环境参数检测,并能在环境参数超出系统设置参数时发出报警断电信号。此次升级,传感层主要实现了信号由频率传输升级为数字传输,并在工作面使用了稳定性更好、调校周期长的激光甲烷传感器[3],在回风巷使用了具有零点自校准的双向风速传感器,能够在风向反向时及时进行报警[4]。

升级后的传感器在智能化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一是实现了类型自识别。当井下安装新的传感器后,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传感器类型,避免由于定义与实际使用不一致而产生的异常数据。二是实现了调校自识别。能够对传感器调校进行自动识别,避免无法识别调校数据而产生的上传误报数据。三是实现了故障自识别。智能化传感器能够识别诸如传感器断线、元件断丝、电路异常等简单故障,同时能够将传感器预热、自检、地址冲突等信息实时上传给地面监控中心,为分析系统故障及异常提供便利。

2.2 传输层升级

传输层升级主要针对环网平台、监控分站及电源等设备的升级。环网平台采用1000M工业以太环网,能够实现快速传输网络切换,当一段光纤或交换机出现异常时不影响整个传输平台的正常工作。

分站由原来支持频率及电流信号采集升级为支持总线信号采集,同时升级后的分站具有工业以太环网光口及电口,能够在分站级实现以太环网传输,确保了传输的可靠性。升级后的分站具有SD卡存储功能,能够存储大量的异常数据,为故障及异常分析提供依据。分站支持本地断电、异地断电及远程手动断电控制功能,提升了断电速度及控制可靠性。

升级后的电源箱具有交流宽压输入,可支持(90~900)V AC输入,宽压设计避免了电压波动对设备的影响,同时不用更换电压抽头,方便灵活。电源箱具有电源信息智能管理功能,可实现电源模块工作状态监测及远程电池充放电维护,在地面中心站即可完成电池的维护管理,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2.3 应用层升级

应用层升级主要实现了不同系统间融合联动。通过规范数据接口,实现了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应急广播、调度通信等系统间数据融合。数据融合设计1台融合主机,各子系统维持现有结构不改动,通过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并能在融合主机上通过一张图的方式展示各系统的数据,通过设置联动预案,实现系统间联动控制。当监测到环境参数异常时,系统自动通知在危险区域工作的人员,同时启动异常区域的广播终端。

融合软件利用GIS技术构建全矿井一张图,实现缩放、移动、分层、测距、鹰眼等功能,直观展现全矿井各个关键要素和运行状态。

3 融合联动实现

王楼煤矿采用地面融合的方式实现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应急广播及调度通信系统数据的有机融合,融合以安全监控系统为主,安全监控系统融合平台提供了多系统数据融合及联动配置、展示功能,实现了多系统数据一张图融合展示,提供编辑、分层、缩放、移动、测量等功能;实现在系统异常时联动控制功能,可通过地面中心站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实现。融合平台软件功能如下:

(1)以GIS为载体的实时数据展示。以GIS为载体,展示融合后的各业务数据的实时数据(包括环境实时监测值、人员位置分布情况、应急广播状态、调度通信等),具有分层显示、矢量化放大缩小、聚合、测距、快速定位、鹰眼、状态动画显示等功能或特点。

(2)GIS数据钻取。GIS上的钻取操作可得到监测点档案、人员明细等多类数据。

(3)人员轨迹回放。以人员定位轨迹数据为依据,GIS自动寻路为支撑,实现人员井下活动轨迹的再现。

(4)多业务系统关键指标综合展示。平台根据各业务系统特殊性,提炼关键指标并汇总显示,支持关键指标的钻取与聚合操作。

(5)系统综合图表。以业务系统为主线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多个综合分析图表,包括安全监控综合页、人员定位综合页、广播综合页等功能。

(6)数据分析。对来自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或统计,展示数据分析报表,展示包括异常数据同比/环比、突变、井下人员趋势、调校状态等内容。

(7)联动控制。平台定义联动控制预案,当预案触发时自动(或需人工确认)进行多系统联动控制。

(8)手动控制。在授权情况下,可直接对设备进行控制。

(9)监测点档案查询显示。以点为单位展示监测点档案组织,可快速了解监测点的定义、实时数据、控制关系、历史异常、调校、分级报警等多方面信息,同时支持曲线、状态图等的钻取或查询操作。

(10)其他数据查询功能。通过菜单,或钻取或得到多种数据的查询统计与图表功能,主要包括曲线、状态图、指定位置人员明细、员工活动轨迹、人员档案、出勤记录、广播实时状态、联动记录查询、系统自诊断等功能。

按照王楼煤矿实际需要,系统设置了联动控制预案,在监测环境参数出现异常时,能够自动联动其他系统发出报警,确保人员安全。系统联动应用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融合显示综合指标显示栏

4 升级效果

通过升级改造,王楼煤矿实现了监控系统数字化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大大提升,系统实现了环境监控、人员位置监控、应急广播及调度通信的有机融合,主要功能满足国家(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相关要求,升级后的系统达到了以下运行效果。

(1)故障定位更精准。原KJ90NB监控系统使用频率型传感器出现故障时,需依赖人工分析故障点,难以准确定位。升级为KJ90X系统后,采用总线传输,出现异常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

(2)智能水平更高。升级后的传感器具有即插即用、调校识别、类型识别、故障识别等功能,智能化水平更高。

(3)数据分析更清晰。系统设计了伪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设备合规性判识等功能,便于清晰掌握运行情况。

(4)环境适应能力更强。传感器防护等级由IP54提升为IP65,避免了受水汽影响发生锈蚀、短路等情况导致误报及故障。升级后的电源箱能够适应90~900V交流输入。

(5)运行更稳定性。升级后的监控设备抗干扰能力更强,不受变频器、电网波动等产生误报,备用电源续航时间由2h提升为4h,减少系统停电影响,本安供电距离可达6km,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6)使用维护更便捷。系统可在地面对井下备用电池进行远程充放电,同时可监视电源模块运行状况,使用维护更便捷。

(7)断电功能更可靠。监控系统本地断电小于2s,异地断电小于5s;也可依据风流方向、瓦斯变化趋势实现区域断电功能,当关联点异常时,对可能波及的区域非本安电源及时执行断电,确保矿井安全。

(8)融合联动更及时。利用融合功能,在紧急状态下可自动启动“一键”式预警,依据应急预案,通过互联互通的安全、人员、广播及调度通信等系统,快速通知危险区域人员撤离。

(9)信息推送多样化。可利用移动智能终端APP、短信、web终端发布,实现报警信息及时推送、报表数据便捷查询。

5 结语

分析了系统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系统功能及性能提升,实现了国家对安全监控系统性能及功能的要求。并从传感层、数据传输层、应用层及数据融合功能等详细介绍了升级的内容及亮点,最后对升级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升级改造,实现了系统融合联动,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调校断电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高压感应电动机断电重启时的瞬态仿真
投影机基础调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关于AV放大器购买、使用和调校的二三事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回暖与升级
Video Standards and Calibration: The Basics 视频标准与调校基础知识
轿车底盘评价调校初探
空客A320 发动机(V2500)启动过程中意外断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