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选择研究

2018-11-15 03:28李永森严慧敏
关键词:海绵建设项目基础设施

李永森,严慧敏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1],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洪减灾。然而,虽然中央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但是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压力,完全依赖于政府的采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2]。根据不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解决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融资困境,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研究现状

(一)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C.Damodaram等人构建了低影响开发(LID)理论模型,分析雨水收集、屋顶绿化和透水路面对径流量和洪峰流量的影响,得到使用LID能够显著地控制雨水的结论[3]。A.B.Alonso-Conde等人研究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公私合营融资模式(PPP),认为项目融资模式随着传统施工程序的变化也会改变[4]。还有学者将基础设施项目分类后深入研究了融资主体与融资渠道问题,认为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应按是否有收费项目分类[5]。

(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王国荣等人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地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来源、发展过程、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6]。吴海西以基础设施项目与BOT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案例的模糊类比推理方法[7]。乔恒利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多元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构建出基础设施项目多元投融资模式选择的框架体系[8]。冯锋等人比较分析了BOT、TOT、PPP模式在公用事业项目中的应用,他们将公用事业分为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3类,分别给公用事业提出路径选择建议[9]。

(三)小结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融资模式选择的对象多以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项目为主,而关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融资问题少有研究。由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具有公共性,本次研究在选择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上可借鉴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项目的研究成果。

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量化评价指标、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了依据,并被广泛应用。模糊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不确定现象,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在“适合”和“不适合”之间找不到明确的界限,从差异的一方到另一方,中间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过程[10]。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多规则、多目标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利用调查法或专家访谈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判断,从而将计算指标权重应用到融资模式的选择中,隶属度最高的模式最优。

(二)几种典型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几种典型的融资模式有以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模式、ABS、BOT、PPP、PFI和 TOT 模式。本次研究主要对以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模式、PPP模式、BOT模式和PFI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4种典型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评价模型的构建

综合评价的方法较多,总体上可归纳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优点,建立该评价方法的步骤如下。

(一)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指标体系

1.阶梯层次构造

本次研究通过阅读与整理文献,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使得所选指标能够尽可能全面反映所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我们全面考虑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因素,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12],如表2所示。

表2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2.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中的某元素而言的评价层中各元素相对重要性的状况,其结构如下:

式中:Xij=1/Xji且 Xii=1(i=1,2,3,...,n;j=1,2,3,…,n);Xij表示Xi相对于Xj的相对重要性程度。Xij的分级标准标定值按照Saaty 1—9标度法取值。Saaty 1—9标度法见表3。

表3 Saaty 1—9标度法

3.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乘积Mi。

(2)计算 Wi。

(3)对Wi进行归一化处理。

(4)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值λmax。

(二)专家打分法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本次研究选取了以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模式、PPP模式、BOT模式和PFI模式,以此建立评价集:V={以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模式,PPP,BOT,PFI}。同时,设定评价集相应的取值区间,分别为[0,2),[2,4),[4,6),[6,8),[8,10]。制定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几种融资模式的打分表,匿名发放给多名专家。汇总后得到表5。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标准值取值

表5 专家打分表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

1.计算方案层的融资指标评价

方案层的指标评价主要是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几种融资模式的打分表进行整理并归一化处理,进而得到方案层的模糊评价矩阵Ri。

2.计算准则层的融资指标评价

准则层的模糊评判向量由方案层的权重向量乘以方案层的模糊评价矩阵所得,其计算公式如下:

3.计算目标层的融资指标评价

目标层的模糊评判矩阵S由准则层的权重向量乘以准则层的模糊评判向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四、实证分析

(一)工程概况

宿州市城市门户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为新建项目,该项目合作期为13年,其中建设期为3年,运营期为10年。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金额为31 181.84万元,其中静态投资总计29 363.80万元。静态投资概算分为3个部分计算,第一部分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费;第二部分为建设工程其他费用;第三部分为预备费。除静态投资外,建设期利息为1 583.74万元,流动资金为234.30万元。

(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模型的构建

1.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专家打分法构造各层次判断矩阵并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具体见表6至表11。

将表6至表11进行整理汇总,得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各指标权重及排序,具体见表12。

2.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分析

(1)计算方案层的融资指标评价。选20位专家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进行打分,将表5专家的打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表13。

表6 项目总目标下的判断矩阵A

表7 项目融资主体下的判断矩阵B1

表9 融资渠道下的判断矩阵B3

表10 追索权下的判断矩阵B4

表11 项目产权与所有权下的判断矩阵B5

(2)计算准则层的融资指标评价。以表13为依据得到项目融资主体、运营机制、融资渠道、索取权和项目产权与所有权的模糊评价矩阵分别为R1、R2、R3、R4、R5。

表12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各指标权重及排序表

表13 专家打分表

注: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λmax=5.059,CI=0.015,RI=1.120,CR=0.013。

根据公式Yij=Cij×Ri整理得到模糊评价向量:

(3)计算目标层的融资指标评价。根据公式S=Bi×Yij,对目标层进行模糊评价:S=[0.306,0.354,0.200,0.140],通过计算得出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融资方案选择PPP融资模式最好。在PPP模式下,项目融资可以更多地由私营机构完成,有利于减少政府建设投资支出,提高预算的可控性,降低自身的风险。

五、结论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进行选择。以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为例,运用上述模型对其分析评价,由计算结果可知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与该项目实际融资模式的选择一致。本次研究还进一步论证了PPP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政策性较强的项目。

猜你喜欢
海绵建设项目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海绵是植物吗?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