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传统广播融媒创新路径分析

2018-11-15 23:48宋明华刘子淳
科技传播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传统广播人工智能技术

宋明华 刘子淳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日渐式微,而传统广播却凭借自身先天属性优势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后迭代升级为新媒体广播,呈现出了智媒化发展态势。文章分析研究先进电台智媒化案例,对传统广播智媒化创新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为广播业界发展和学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传统广播;人工智能技术;智媒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2-0066-02

在大数据、智能算法催生人工智能的时代,传统媒体的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等都将成为数据,并借助智能算法不断自我进化,开启智能媒体的未来。这其中广播自身迅捷、伴随、移动等优势与语音交互、语音文字转换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将助力广播升级为智能媒体。

1 广播智媒化发展背景解读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其概念首次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1 ]

人工智能将引领媒体进入智媒时代,智媒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万物皆媒、人机共生及自我进化。正如刘长乐所说,“人工智能将带来传媒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运营方式、消费方式的巨大改变,作为传媒业者,我们需要非常关注这些传媒变革趋势。人工智能将帮助传统媒体完成‘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人推送正确的内容转变”[2]。

人工智能的语音编辑、声控技术、智能翻译技术等为打造智能广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藉此形成的媒体资料库、数据库、语音库等以及功能强大智能算法将助力传统广播转型升级为智慧广播。

2 传统广播智媒化发展路径

2.1 智能可视广播

在“互联网+广播”时代,“图片+视频”使原本只具有“听”功能的广播变得“好看”了,伴随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广播界纷纷将“好看”的广播升级为智能移动可视广播。

中国之声推出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音视频直播节目——《军中家书》,在腾讯视频直播平台上的访问量高达138万;浙江电台城市广播晋级赛《疯狂主播》活动全程视频直播,在中国蓝TV、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上瞬间爆红,播放量过千万。

广播的智能可视化即在可视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真人秀、弹幕、视频及图文素材等元素制作播出节目,大大满足了移动端受众的强互动与强娱乐的需求。

2.2 音频人机交互

蜻蜓FM总裁钟文明认为“语音是通往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入口,有可能没有之一,因为语音交互的便利性以及语音内容的直达性,决定在这个时代我们这条跑道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3 ]

2017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腾讯云合作推出“喊红包”活动,应用智能语音技术(AAI)共计发放70万个红包,6个小时内参与总人次超过1 700万,最高峰值达到每分钟近16.2万次互动。这一合作解决了语音识别高并发、高访问等难题,开启“互联网+广播”新玩法,为传统媒体注入新能量,带来更大的想象力。

广播主持人将对自己的“机器人同事”不陌生。《930新闻直播间》主持人“小雪”是我国广播界推出的第一位虚拟主持人;湖南电台975摩登音乐台上线虚拟主持人“嘻芮”主持嘻芮秀节目。未来随着人机交互、人机对话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成熟,机器人主播加盟節目将成为广播常态。

2.3 开发沉浸式场景

所谓的沉浸是指“当事人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暂时忘却了周遭的其他事物,这是精神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4]沉浸式场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给使用者创造了一种“目击感”,使之对接触的信息有身临其镜之感。

伴随着移动设备、传感器、社交网络、定位系统的数据分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广播可以开发出沉浸式的生活场景、车载场景、物联场景及娱乐场景。

“201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方音频客户端中国广播,成为首批小米人工智能音箱合作伙伴。客户端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版权节目制作单位及播客团体等,将通过小米人工智能音箱,为用户提供涵盖生活、文化、财经、娱乐、情感等类数十万部精品音频节目,用户持续打造丰富便捷的智能家居娱乐体验”。[5]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能为音频传播提供更多的载体和实现方式,为广播受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致场景体验。

2.4 音频的定制化生产

音频的定制化生产是指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精确分析后,根据移动场景需要进行的面对用户的个性化定制生产,相对传统广播来说,定制广播更多元,更灵活,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美国的潘多拉电台早就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更深层的用户洞察能力,对听众的音乐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定制推送。

我国广播界的音频定制探索已经开始。北京电台的《全球音乐定位》节目利用大数据智能技术探索定制个性化广播节目制作。《寻找刁爱青》节目以案件为线索,依照听众反馈形成追剧和共同编剧效应。

广播节目与网络音频大量的UGC生产的节目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内容优势、团队优势、舆论把关优势,因此广播可以参照2018年湖南卫视实行的主持人工作室合作制度充分调动主持人积极性,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实现音频产品个性化生产制作,实现智能分发。

2.5 算法开启广播智慧营销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了广播媒体的全流程,这其中也包括了实现广告产品的精准化、个性化、互动化地智慧营销。“广播可以通过智能技术寻找产品正确目标用户、个性和品牌风格的影响者,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了解其社会特征、所身处的时间点和空间场所,捕捉分析其行为习惯、社会关系,甚至是情绪、需求等,综合分析后策划出适合该场景的营销产品进行投放。”[6]

珠江网络传媒用户一边听广播一边通过微信“喊”红包,在广播微信“呼啦”商城下单购物;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城市宝藏》节目将城市宝藏和地标性建筑结合,把赞助商的广告融入藏宝图。

大数据和智能算法还可以评估广告效果,建议广告的最佳发布时间和持续发布时间,如何最大范围覆盖到用户,并根据用户的使用偏好和行为,为广告客户预估推荐需采取的激励措施等,从而做到精准化广告投放、点对点推荐,快速地与用户建立连接,实现智慧运营。

3 “AI+广播”挑战与机遇同在

当声音成为人工智能的入口,智能时代给广播带来的,不仅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更是迫在眉睫的升级挑战。广播的智媒化需要思考广播的未来如何用声音链接一切。

这就要求广播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AI+广播”,变革广播行业采、编、播、审、存等全业务流程的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推动广播在内容生产、终端服务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战略转型。

目前广播行业整体还处在大力推进媒介深度融合阶段,先进广播电台的智媒化发展还刚刚起步,距离实现全业务流程的AI融合创新目标差距很大。但是未来已来,时不我待,广播媒体必须抓住AI時代跻身第一媒体行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未雨绸缪,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终端,整合资源全面深化改革,以创造智慧广播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婧.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广播创新发展[J].中国广播,2017(12):52-55.

[2]中国经济网.刘长乐: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迎接智媒时代的带来[EB/OL].[2017-12-5].http://bgimg.ce.cn/culture/ gd/201712/04/t20171204_27093963.shtml.

[3]搜狐科技.蜻蜓FM总裁钟文明:人工智能时代,音频行业是最大的受益者[EB/OL].[2017-10-13].http://www.sohu. com/a/197956014_157442.

[4]孟静.“智媒时代”,传媒人必须掌握的7个专业名词[EB/OL].[2017-11-27].https://www.sohu.com/ a/207013189_99925596.

[5]央广网.All In人工智能时代,央广网中国广播客户端牵手小米打造AI音箱[EB/OL].[2017-7-26].http://tech.cnr. cn/techgd/20170726/t20170726_523869668.shtml.

[6]张磊.智能时代带给广播的危与机.[2017-7-24].http:// ucwap.ifeng.com/lady/vnzq/news?aid=125845577& srctag=cpz_newsnext.

猜你喜欢
传统广播人工智能技术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的发展趋势
把声音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的发展策略
车载网络广播对传统广播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广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