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穗发芽晚粳稻浙粳96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

2018-11-16 01:53张小明王仁杯叶胜海朱国富翟荣荣严成其张会杰常志远张锐剑楼再鸣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叶枯病粳稻稻瘟病

张小明,王仁杯,叶胜海,朱国富,翟荣荣,严成其,张会杰,3, 常志远,3,张锐剑,3,楼再鸣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a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b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 浙江 杭州 310020; 3.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4.绍兴市种子管理站,浙江 绍兴 312000)

浙粳9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双季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感光性较强、短日照促进率28.2%、秧龄弹性大、耐迟播、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抗倒性强、耐穗发芽、转色较好,中抗稻瘟病。2018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8008),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粳稻种植。

1 选育经过

浙粳96(原代号ZH13-96)是2008年秋季在杭州以疣粒野生稻与大粒香杂交选育的抗稻瘟病中间材料Y73为母本和甬粳29与秀水04(GS01009-1990、沪农品审1987第002号、苏种审字第89号、浙品认字第067号)杂交育成的产量高、稻瘟病抗性好的宁67(浙品审字第101号)杂交,2009年春季于海南种植F1,再跟秀水11(浙品审字第040号)与秀水344(沪农品审水稻2003第066号)杂交后通过花药培养技术育成的分蘖强、熟期早的嘉花1号[1](浙审稻2004018、沪农品审水稻(2003)第065号)杂交,2010年春季海南F2直播混收加代,2010年正季杭州利用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复份材料带往桐庐东辉稻瘟病重病区进行稻瘟病自然诱发抗性鉴定,收获田间表现较好的株系后将种子轧成糙米进行外观品质筛选,选择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进入下一世代,直到2013年春季海南陵水F8定型,系谱见图1。配组目的是综合亲本优点,选育分蘖力较强、米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晚粳稻新品种。

图1 浙粳96品种系谱

2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015年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865 t·hm-2,比对照品种宁81增产0.7%;2016年续试,平均产量8.846 t·hm-2,比对照品种宁81增产6.7%。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855 t·hm-2,比对照品种宁81增产3.6%(表1)。2017年浙江省连作晚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74 t·hm-2,比对照增产0.6%。

表1 浙粳 96 在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域试验各试验点产量表现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育与形态特性

浙粳96为常规中熟晚粳稻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偶有顶芒。直立穗,着粒密,谷壳黄亮,结实率较高。连晚种植全生育期143.1 d,比对照宁81短1.7 d。株高88.1 cm,有效穗312万·hm-2,每穗总粒数127.2粒,每穗实粒数112.4粒,结实率88.6%,千粒重25.9 g(表2)。与对照宁81相比,全生育期较短、植株稍矮、分蘖力较强、结实率较高、千粒重略低。

表2 浙粳 96 生育特性和经济性状表现

浙粳96分蘖初期植株,经光照9 h、黑暗15 h的短日照处理,感光性较强,短日照促进率25.2%(表3),说明该品种属典型晚粳类型,秧龄弹性大、耐迟播性好,对安全齐穗有重要意义。

表3 几个晚粳稻新品种的短日促进率

3.2 抗性

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对2015—2016年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表4),浙粳96叶瘟发病率平均1.8级、最高3级,穗瘟平均5.2级、最高7级,穗瘟损失率平均1.4级、最高3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2.8,2年鉴定结果均为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平均4.6级、最高5级,为中感白叶枯病;褐飞虱平均8级、最高9级,为感褐飞虱。对照品种宁81叶瘟平均4.0级、最高8级,穗瘟发病率平均7.4级、最高9级,穗瘟损失率平均4.2级、最高7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8,为感稻瘟病;白叶枯病平均5.2级、最高7级,为感白叶枯病;褐飞虱平均7级,为中感褐飞虱。因此,浙粳96对稻瘟病的抗性高于对照2个等级,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高1个等级,对褐飞属的抗性低1个等级。根据浙江省连作晚粳稻区域试验2015年和2016年结果,浙粳96是这两年所有参试品种中对稻瘟病抗性最强的品种。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浙粳96携带有Pi2(Pi9/Piz/Pizt)、Pi25、Pi36、Pi40、Pi41、Pib、Pid2、Pid3、Pikm(Pik,Pikh)、Pit、Pita等稻瘟病抗性基因和Bph3褐飞虱抗性基因。

2017年春季海南对江、浙、苏的161个常规晚粳稻品种(系)耐穗发芽初步鉴定,2017年秋季杭州对其中的67个品种(系)进行了重复鉴定,结果发现,浙粳96的耐穗发芽性较好,抽穗后40和60 d的稻穗在流水条件下7 d的发芽率仅0.26%和4.32%,明显低于秀水134、嘉58、浙粳88等生产上的推广品种[2],这与浙粳96具有较长(约60 d)的休眠时间有关(表5)。

表4 浙粳 96 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鉴定结果

注:抗性评价,取两年结果抗性最差的一年。

表5 浙粳 96 的耐穗发芽性和休眠性表现

3.3 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浙粳96平均糙米率84.0%、精米率75.5%、整精米率69.3%、粒长5.1 mm、长宽比1.8、垩白粒率57.0%、垩白度5.5%、透明度2.5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65.0 mm,直链淀粉含量16.0%,蛋白质含量8.7%,米质综合指标达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标准,综合评价优于对照品种宁81(表6)。

表6 浙粳 96 稻米品质测试结果

注:品质评价,取两年测试结果最好的一年。

4 栽培要点

浙粳96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除品种本身因素外,还与栽培条件密切相关。制订出一套与该品种相配套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可望在获得高产稳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确保其优质特性。

4.1 种子消毒

播种前晴天晒种,用1 000倍吡唑醚菌酯或拿敌稳或苯甲咪鲜胺与胳菌腈复配等种子消毒剂浸种,做到种子无病入土,以减少恶苗病和条纹叶枯病等种传病害的发生。若秧田有恶苗病发生,则用上述1 000倍种子消毒液喷雾。也可使用咯菌腈1 500~2 000倍液浸种48 h,或咪鲜胺1 500~2 000倍液浸种24 h再换清水浸种。

4.2 因地制宜,适期播种

钱塘江以北地区,双季稻6月20—25日播种,钱塘江以南地区可因地制宜适当推迟[2]。

4.3 控制用种量,培育壮秧

浙粳96分蘖力中等,稀播培育壮秧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秧田播种量不超过450 kg·hm-2,培育带蘖秧,秧龄宜短,不超过30 d。大田用种量一般为45.0~52.5 kg·hm-2。用种量过大易造成个体生长不良,还会引起倒伏,既影响产量又影响米质。一般插30万丛·hm-2,每丛2~3本。

4.4 科学用肥,巧用激素

施肥应掌握早施促早发、适施穗肥,拔节期不施肥。2叶1心期施尿素75 kg·hm-2拌多效唑45包(20 g·包-1)和钾肥75 kg·hm-2。生育后期施肥切忌过迟过重,否则易引起贪青、倒伏,并使稻米品质下降,过多施用化肥会降低稻米品质。齐穗后喷硫酸二氰钾2 250~3 000 g·hm-2。肥料应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为主,少施无机化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以降低稻米垩白度,改善加工品质。

4.5 水浆管理,病虫防治

高位分蘖形成的稻穗易产生半实粒或青粒,影响米质。生育前期的水浆管理应以干湿交替为主,促进低节位分蘖。分蘖盛期,排水搁田。病虫害防治应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稻米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以利于无公害稻米的生产。

4.6 适时收获

浙粳96穗形较大,穗基部的谷粒成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米饭的适口性。成熟后的收获时机对于稻谷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稻米品质有较大的影响,适当延迟收获可减少僵米的比率,改善稻米品质和米饭的适口性。一般在11月5日左右收获较好,能确保籽粒灌浆饱满,丰产丰收,提高稻米品质。

猜你喜欢
叶枯病粳稻稻瘟病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IPA1基因具有稻瘟病抗性功能
新形势下湖北粳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