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五龙鹅雏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18-11-16 06:08孙玲玲王宝维龙建华柯昌娇刁翠萍葛文华张名爱
动物营养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雏鹅丁酸梭菌

孙玲玲 王宝维 龙建华 柯昌娇 刁翠萍 葛文华 张名爱

(青岛农业大学优质水禽研究所,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功能研究室,青岛 266109)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微生态制剂,是一种产孢子的革兰氏阳性染色需氧菌,有很强的恶劣环境存活能力,能够产生有助于动物消化吸收多种酶类,还能产生许多抗生素,有利于动物健康生长。丁酸梭菌也是一种产孢子的有益菌,厌氧生存,能够在无氧条件下消化道内定植发挥有益作用,其代谢产生的丁酸对动物肠道炎症修复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动物保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庞敏等[1]研究发现,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酪酸梭菌制剂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Shimbo等[2]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对治疗肠炎、腹泻、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良好,也可用于恶性肿瘤的防治。郑春芳等[3]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会显著提高肉鸡42日龄的体重,并改善21~42日龄的饲料利用率。廖秀冬[4]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和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改善21和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形态结构,并提高了21日龄盲肠食糜中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同时能够提高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目前,已有许多枯草芽孢杆菌对动物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也有丁酸梭菌对动物肠道保护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但有关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联合使用对动物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因此,本试验以五龙鹅为动物模型,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旨在确定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联合使用的效果,为探索新型微生态制剂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五龙鹅雏鹅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Ⅳ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250 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4周。试验鹅由青岛农业大学优质水禽研究所育种基地提供,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购自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基础饲粮

基础饲粮的营养水平参照NRC(1994)家禽营养需要量设计。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多维和微量元素为每千克饲粮提供 The multivitamin and trace elements provided the following per kg of the diet:VA 1 500 mg,VD3200 IU,VE 12.5 mg,VK31.5 mg,VB12.2 mg,VB25.0 mg,烟酸 nicotinic acid 65 mg,VB62 mg,生物素 biotin 0.2 mg,泛酸 pantothenate 15 mg,胆碱 choline 1 000 mg,Fe 90 mg,Cu 12 mg,Mn 85 mg,Zn 85 mg,I 0.42 mg,Se 0.3 mg,Co 2.5 mg。2)代谢能为计算值,其余为实测值。ME was a calculated value, while others were measured values.

1.3 饲养管理

试验前,对鹅舍及器具进行严格的冲洗和消毒,然后熏蒸24 h,通风净化后再开始试验。试验鹅喂料采取少喂勤添的方式,自由采食和饮水。育雏第1周温度为28~30 ℃,第2周26~27 ℃,第3周24~25 ℃,21日龄以后逐渐降到常温。光照:第1~2周23 h;第3周18 h;之后采用自然光照。勤观察雏鹅的生长情况,及时做记录。

1.4 测定指标

1.4.1 生长性能指标

以重复为单位统计试验鹅耗料量,余料回收,计算采食量。试验鹅4周龄末以重复为单位称重。称重前12 h停料、不停水,第2天08:00进行空腹称重,并作详细记录。计算1~4周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

1.4.2 屠宰性能指标

于饲养试验的4周龄末,从每组中分别抽取10只体重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鹅,每个重复2只,共40只,颈静脉放血致死,用湿法拔毛冽干水分后称重,测定其屠宰性能。屠宰测定屠体重(鹅放血、去毛后的重量)、半净膛重(屠体重去除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脏、胰脏、胆、生殖器官、肌胃内容物及角质膜后的重量)、全净膛重(半净膛减去心脏、肝脏、胃、腹脂、头和脚后的重量)、腹脂重(腹部板油及肌胃周围脂肪剥离称重)、胸肌重(胸肌前段以臂二头肌为界,起始于肩关节,后端止于胸骨正中突,在胸骨的两端侧面,以胸骨侧突边缘为界,把胸肌与腹外肌分离,最后把整个胸肌从胸骨上剥离称重)、腿肌重(腿肌是先沿着耻骨边缘剥离肌肉,然后两端以缝匠肌为界,后端以半腱肌为界,沿尾提肌的边缘,连同肌肉把整个大腿、髋臼分离称重)。屠宰性能指标计算公式[5]如下:

屠宰率(%)=(屠体重/宰前活重)×100;半净膛率(%)=(半净膛重/宰前活重)×100;全净膛率(%)=(全净膛重/宰前活重)×100;胸肌率(%)=(两侧胸肌重/全净膛重)×100;腿肌率(%)=(两侧腿肌重/全净膛重)×100;腹脂率(%)=[腹脂重/(全净膛重+腹脂重)]×100。

1.4.3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于试验4周龄末,从每组中分别抽取10只体重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鹅,每个重复取2只,共40只,翅静脉采血,3 000 r/min离心制得血清样品,分装,-40 ℃冷冻保存。血清中尿素氮(UN)含量用脲酶法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用比色法测得,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所用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4 血清抗氧化指标测定

于试验4周龄末,从每组中分别抽取10只体重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鹅,每个重复取2只,共40只,翅静脉采血,3 000 r/min离心制得血清样品,分装,-40 ℃冷冻保存。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羟胺法测定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所用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用UV-11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不同波长下进行测定。

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预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中的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不显著,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末重、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鹅末重分别提高了7.78%(P<0.05)、3.12%(P>0.05)和9.54%(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89%(P<0.05)、3.39%(P>0.05)和10.18%(P<0.01)。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鹅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35%、1.44%和3.94%。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鹅料重比分别降低了4.96%(P<0.05)、1.65%(P>0.05)和6.20%(P<0.05)。Ⅳ组鹅死淘率最低。

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能够提高雏鹅体重和平均日增重,且二者配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

2.2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屠宰性能的影响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雏鹅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的影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鹅胸肌率分别提高了2.10%(P>0.05)、2.80%(P>0.05)和4.20%(P<0.05),腿肌率分别提高了9.50%(P<0.05)、8.60%(P<0.05)和10.86%(P<0.05),腹脂率分别降低了7.74%(P<0.05)、5.81%(P>0.05)和10.97%(P<0.05)。

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能够提高雏鹅胸肌率、腿肌率,降低腹脂率,且二者配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

表2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同行数据肩标相同、相邻和相隔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下表同。In the same row, values with the same, adjacent and separated small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respectively. The same as below.

表3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鹅血清尿素氮、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

表4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4.46%(P>0.05)、3.39%(P>0.05)和12.33%(P<0.05),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94%(P<0.05)、3.30%(P>0.05)和7.69%(P<0.01)。各组鹅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均能够提高雏鹅抗氧化能力,且二者配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

表5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讨 论

3.1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益生菌制剂作为一种健康的效果良好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已被相关行业广泛应用,在家禽领域的使用发展迅速,大量学者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有益菌对于提高家禽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蔡中梅等[6]研究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kg巨大芽孢杆菌组的仔鹅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张伟[7]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100 g/t枯草芽孢杆菌肉鸡生长性能最佳,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了7.29%,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42%。齐博等[8]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组能显著提高42日龄肉仔鸡体重,提高后期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后期和全期料重比,未对其他各试验阶段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尹艳军等[9]研究表明,试验前期、后期及试验全期,基础饲粮中添加0.2%和0.3%枯草芽孢杆菌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降低肉鸡的料重比。Sena等[10]研究发现,随着饲粮中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多(0、0.15%、0.30%、0.40%),罗斯肉仔鸡生长性能呈线性增长趋势。潘康成等[11]研究表明,在肉鸡基础饲粮中添加0.1%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肉鸡净增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也均有提高。Maneewan等[12]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1~28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Sun等[13]研究发现,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增加7日龄荷斯坦断奶公牛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肖克权等[14]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阶段麻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均显著下降,试验全期分别降低了6.49%和6.00%。陈彩文等[1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爱拔益加肉鸡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贾志新[16]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1~21日龄樱桃谷肉鸭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对1~21日龄料重比和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有改善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体重、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的影响,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具有促进鹅生长发育的作用,主要原因是由于丁酸梭菌能够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蛋白酶、糖苷酶和纤维素酶等物质,促进动物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增殖,从而促进了养分利用率,增加了鹅生长发育速度。

本试验结果还显示,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雏鹅料重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不同,这可能与试验动物生长阶段不同有关。

3.2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张伟[7]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100 g/t丁酸梭菌,肉鸡屠宰性能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屠宰率、全净膛率分别提高了0.42%、3.97%,腹脂率降低15.67%。齐博等[8]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和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组肉仔鸡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变化。蔡中梅等[6]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60 mg/kg巨大枯草芽孢杆菌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无显著差异。崔宇等[17]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鸡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肉鸡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38%和1.83%。邓文等[18]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显著提高肉鸡的胸肌率,单独添加丁酸梭菌和低聚木糖以及二者同时添加能显著降低肉鸡腹脂率,二者互作效应明显。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的提高与鹅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有关,采食量多,消化吸收越好,体重增长快;雏鹅健康,精神,运动量增加,胸肌和腿肌得到锻炼,因此胸肌率腿肌率增大,脂肪沉积减少。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能够提高雏鹅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增加雏鹅胸肌率、腿肌率,降低腹脂率,与上述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本试验结果还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配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菌种,此结果为今后开发新型微生态制剂提供了重要启示。

3.3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构成了血液中绝大部分的非蛋白氮,血液中尿素氮来源于肝脏,通过肾脏同尿液排出体外,肾脏功能衰竭、肾炎、泌尿道梗塞等可使血液尿素氮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是磷酸酶的一种,是一种含锌的糖蛋白,常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及骨病。血清总蛋白含量主要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肾脏病变造成蛋白质损失的情况。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体现了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Cao等[19]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单独添加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氨含量。贾聪慧等[20]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且在21和42日龄时,血清总蛋白含量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了31.33%和52.27%;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21和42日龄肉鸡血氨含量显著降低。辛娜等[21]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对蛋鸡血清中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胆固醇含量降低了11.29%。Fukushim等[22]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组雏鹅的血清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含量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

3.4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雏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机体通过酶系统与非酶系统产生氧自由基,自由基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并因此形成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映出细胞损伤程度。机体防御体系的抗氧化能力的强弱与健康程度存在密切联系。余东游等[23]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罗斯308肉鸡血清与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血清中丙二醛、一氧化氮及肝脏中丙二醛含量。Rashid等[24]研究认为,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三黄肉仔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抗氧化性能。陈彩文等[15]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对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贾聪慧等[20]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42日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其中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60.00%;抗生素组21日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能够提高雏鹅抗氧化能力,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 结 论

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能够提高雏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二者配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

猜你喜欢
雏鹅丁酸梭菌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HIV-1感染者肠道产丁酸菌F.prausnitzii和R.intestinalis变化特点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浅析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