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策略探究

2018-11-16 08:58顾国兴
成才之路 2018年28期
关键词: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体育活动

顾国兴

摘 要: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要注重设计趣味性强的集体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还要组织好集体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家长资源也不可或缺,教师要合理运用家长资源,利用学生与家人的亲密关系,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

关键词:合作精神;体育;体育活动;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1;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8-0014-01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团结合作精神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前,部分青少年学生存在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是在学校进行的,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合理运用集体体育游戏、集体体育活动、亲子体育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运用集体体育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合作性、观赏性,因而受到广大学生喜爱。体育游戏是在一定游戏规则下进行的体育运动,需要团体中人人遵守游戏规则,根据游戏的进程,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游戏任务。体育教师要灵活运用集体体育游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针对低年级学生,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有情境、有情节的体育游戏。如在“快快排队”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四散开来学小鸟飞、小兔跳、马儿跑等,集合时则要求学生按照角色,快速排成不同的四路縱队,训练学生快速听口令的能力。第二次玩此游戏时,可以让学生不戴头饰,四散之后做开飞机、学溜冰、赛车等模仿动作,然后迅速听口令按要求整队,排队时能够相互提醒同伴,使自己的队伍达到最佳效果。学生具有一定的快速反应能力之后,教师可以运用竞赛类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迎面接力跑”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队,商量好谁先跑谁后跑,然后接棒人站在起跑线之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手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之后迅速跑向对面。自由组队便于学生选择熟悉的同伴,加强合作,减少掉棒的可能,提高成功率。

二、提高集体体育活动的执行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学校有许多集体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注重提高集体体育活动的执行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要重视早操,一个班的早操能够反映出一个班的班风班貌。有的班级重视集体形象,早操时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到位,而有的班级拖拖拉拉,学生的动作往往有气无力。早操代表着一个班的脸面,只有齐心合作,专心听口令,认真做操,一个班的早操才能达到理想水平,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除了早操之外,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远足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远足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更是需要彼此亲密无间的信任与长时间的密切配合;拔河比赛需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小组跳绳比赛、双人跳绳比赛更是需要学生密切配合,彼此达成默契。这些集体体育运动,都是建立在彼此遵守集体规范,长时间配合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集体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提醒、相互磨合,舍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合作精神才能培养起来。

三、探索亲子体育合作项目,合理运用家长资源

体育活动单单依靠体育教师每周的几堂课是不够的,教师要合理运用家长资源,指导家长在家给学生安排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父子间的“仰卧起坐”练习、双人跳绳练习等,这既能加深父子间的感情,又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因此,要注重构建家校合作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教师和家长步伐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有的孩子在家懒惰,怕运动,多吃少动,导致肥胖,还经常生病。教师可以与家长配合,为其制订每日锻炼计划,让家长天天检查督促。当然,体育教师也要合理组织亲子运动会,设计各种各样的亲子合作运动项目,如“步步艰难”“小英雄大营救”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之,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要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设计趣味性强的集体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还要开展好集体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另外,家长资源不可或缺,教师要合理运用家长资源,利用学生与家人的亲密关系,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岳月.小学体育课开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董国永.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伍红林.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张益菲.浅探学校体育教学中合作精神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06).

猜你喜欢
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体育活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