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祖国的一颗“石榴籽”

2018-11-17 14:03肉孜麦麦提·巴克
中国工人 2018年1期
关键词:石榴双语汉语

每次宣讲,会场都挤满了人。没有座位了,老乡们就坐在地上。在玉吉买艾日克村宣讲时,两个村民特意买了一顶花帽戴在我头上。在我们维吾尔族风俗中,送花帽是最高的礼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石榴籽”与“石榴皮”的关系,我觉得特别形象。石榴籽代表着中华56个兄弟民族,石榴皮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是各民族互相依存,才能共同努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身为中华民族一员,我很自豪。

我出生在南疆和田一个偏僻的村庄,从小一句汉语也不会说。15岁考入克拉玛依技工学校,上的也是维语班。当真正走进油田,我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成问题。组织上特别关心我,让老党员、老师傅和我结成学习对子。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汉语水平达到了八级。2004年7月1日,我光荣地入了党。2016年7月1日,我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这些年,我深深体会到汉语在我成长道路上起到的助推作用,觉得应该把我的感受告诉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们。于是,我主动担起了克拉玛依市内初级班的普通话宣传员职责,一有时间,就给孩子们讲怎样学好“双语”。这些孩子90%来自农牧民家庭,而且大多数来自我的家乡和田。上课时,看着他们求知的眼睛,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我的班组20名员工,有一多半是少数民族,他们同样面临着因语言障碍学技术难的问题。组织上就安排我为他们做技能培训。结合自己这些年的学习工作经验,我梳理出了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100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600多种原因,编写了50多万字的民汉对译培训教材。在组织的安排下,我开展了5000多人次的培训,通过“学+考”“练+赛”“传+帮”等方式,帮助376名少数民族员工取得了国家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其中,16人成为油田公司级技能专家、高级技师和技师。

2014年以来,中组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等部委,以及中石油集团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先后到北京、上海、新疆等10多个省市走进企业、高校、部队、农村和社区,开展“弘扬石油精神、推进稳健发展”“向上向善好青年走基层”“圆梦中国人”等主题宣讲,共计200多场,讲述石油人的故事,为石油精神代言,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宣讲员。

我还多次到南疆做“民族团结”“学习双语的重要性”等主题宣讲。每次宣讲,会场都挤满了人。没有座位了,老乡们就坐在地上。经常是我在台上讲,他们就在台下抹眼泪。在玉吉买艾日克村宣讲时,两个村民特意买了一顶花帽戴在我头上。在我们维吾尔族风俗中,送花帽是最高的礼节。

2016年,当我的家庭获得“全国首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时,我终于实现了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愿望。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把总书记与我握手的照片挂在了我家屋顶的大梁上。

在党的十九大上,在党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记者问我,如何看待今天的和平生活。我回答说:“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生活的保障,正是安全与和平,新疆也同样,并不例外。”

猜你喜欢
石榴双语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石榴
石榴
《汉语新韵》简介
石榴
石榴
追剧宅女教汉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