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逆势崛起引发苏南“第三次创业”

2018-11-19 07:35夏梓昭
决策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苏锡常苏南常州

■夏梓昭

2017年,常州一口气建成了四家新型研发机构,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常州)研究院、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四大研究院的研发水平均居国内一流。

多年以来,外界一直将苏州、无锡、常州并列成为“苏锡常”,但从新世纪开始,常州发展明显下滑,“苏锡常”被笑称为“苏锡没有常、苏锡无常”,苏锡常整体断裂为两大板块。

此后,常州决策者痛定思痛,于2007年起决定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将自主创新确立为发展第一方略,摒弃唯GDP发展观,率先喊出创新第一、不唯GDP。10年来,常州形成几个百亿、千亿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别是新能源、智能制造、石墨烯等产业实力在江苏乃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

那么,常州遭遇了怎样的发展之痛?又是如何逆势崛起的?

苏南模式折戟

今天常州的80后、90后们,没有体会过上世纪80年代常州作为全国中小城市经济样板带来的自豪感,更多的是21世纪以来“苏锡常,苏锡没有常”的自我叹息与调侃。

新世纪以来,常州经济总量先后被南通、徐州赶超,一度沦落到全省老六的位置;2013年,人均GDP被省会南京超越,排名第四,挤出“苏锡常”垄断前三的榜单。

上世纪80年代,常州的轻工业非常强大,围绕优势产业形成了农机、纺织、无线电等八条龙产业集群,在全国都叫得响,是全国中小城市学习的样板。这一时期,苏南模式的一大特点是乡镇政府主导企业发展,通过强有力的地方行政力量,整合了包括资金、劳力、设备等各方面因素,集中兴办乡镇工业。

彼时,这是苏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保证。仅占江苏省土地面积4%左右的常州,在当时一度创造了全省一半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小桌子上唱大戏”的常州经验甚至被写进了经济教材。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苏南模式”发生了嬗变,常州开始渐渐被苏州、无锡甩在了后面。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苏州、无锡纷纷发展开放型、外向型经济,转变了经济增长模式。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落成,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转折事件。苏州凭借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和开放的政策环境,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而言,虽然常州也大力引进外资,建立了常州高新科技园区,但其对外资的吸引力明显弱于苏锡两市。

在外向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地方领导执政能力、思想禁锢、改革不到位等问题,在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上,常州举步维艰,甚至到了1998年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改制成功。在这个时期,国外优势产业大举进入,常州的产业“土崩瓦解”,导致常州在苏南模式中明显区别于苏锡——早年城乡分割的体制造成城乡要素流动融合受阻,比乡镇企业更高体量的集体经济改制困难重重。

赶超落败与凤凰涅槃

进入新世纪,常州经济已有明显落后苏州、无锡的迹象。2004年,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刚突破1000亿元大关,苏州和无锡的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为3450亿元和2350亿元。正是因为经济面的下滑,从世纪之交开始,过去因“样板”频频输出干部的常州开始输入领导;同样正是因数据下滑带来的赶超心态,导致了后来震惊全国的“铁本”事件的发生。

2002年初,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戴国芳开始筹划建设能力为200万吨的大型钢铁联合项目,原计划只在老厂扩建,最终却往江边建新厂,年产量调整到840万吨,相关土地和贷款审批一路绿灯。2004年4月,国务院派出专项检查组对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调查结果定性为该公司未批先建800万吨钢铁项目,涉嫌违法占地6000多亩。最终,该项目被彻底叫停,包括时任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等8名党政和有关银行负责人受到处分,戴国芳也被刑拘。

铁本项目流产,对常州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苏锡常”整体断裂为两个经济板块,常州不再能与另两者并驾齐驱。铁本事件后,常州是继续走大项目支撑的重化工路线,还是探索一条新路并未得到明确,常州究竟往哪去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在第一轮赶超落败之后,常州痛定思痛,开始决定又一轮转型升级。2007年,时任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广泛问计各界人士,共商发展大计。同年8月,常州确立自主创新为发展第一方略。

在范燕青《关于常州加快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一稿中,他直面“苏锡常,苏锡没有常”的议论,并指出泰州、南通等苏中城市迅速崛起,大有后来者居上的逼人态势——“标兵在迅跑,追兵在狂奔”,谋求区域经济应有地位的白热化争夺战,“已使身处江苏第一方阵的常州险象环生、岌岌可危”。范燕青指出,要抓住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在自主创新的战略机遇面前,我们处于同一‘起跑线’。”范燕青还提出,这一轮要摒弃“唯GDP论”发展观。

与此同时,常州的困局也引发了江苏高层的关注。2008年上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促进苏南工作会议,开始系统地反思苏南模式的不足,确定用“创新驱动”促转型发展。2010年4月,常州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复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常州开始提出,“创新比GDP更重要。”

逆势崛起的密码

从2007年起,思索转型的范燕青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深圳。

深圳和当时的常州市区面积大致相当,为1953平方公里,2006年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和财政收入,分别高达3亿元和8400万元,而常州的同类指标分别仅为0.36亿元和680万元。两座城市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大学。

但深圳已实现了从一座没有大学、“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边陲小镇跨越为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实现了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工业总产值中50%以上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50%以上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占50%以上。

在此背景下,范燕青要求常州科技创新的目标要以深圳为标杆,高点定位、强力起跳,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与深圳类似的“四个90%”和“三个50%”;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中心城市之一。

针对常州没有大学、本土科研力量薄弱的现状,常州学习深圳虚拟大学园的做法,把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力量引入常州,建设以科教城为主体的创新平台,集聚一流研发机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与全市5万家民营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创建了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将大院大所的科研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解决了科教与经济“两层皮”的问题,甚至为教育体制改革摸索出一些经验。

常州科教城的成功经验是,紧紧抓住产学研用这个牛鼻子,在聚焦、特色、先发、机制上下功夫,做大主导产业,做精高端平台。目前,常州科教城每天诞生一家高科技公司,每天新增4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件,园区入驻企业和研发机构2465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0%以上。

与不少转型中的城市一样,常州也提出从“制造之城”变为“智造之城”。常州决策者认为,只有增加“智造”的含量,传统制造业才能成为先进制造业。数据显示,常州9.8%的企业具备探索智能制造的条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

常州的转型发展和逆势崛起,在江苏的城市竞争中掀起了搅动效应,2012年到2017年期间任常州市委书记的阎立,是范燕青之后的转型发展推动者,这5年也是常州赢得新动能和发展优势的关键5年,他不止一次自豪的说,“苏南‘第三次创业’的角逐已经拉开。”

猜你喜欢
苏锡常苏南常州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机电项目浅析
常州的早晨
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双创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苏南年俗亦动人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苏锡常地区国控污水处理厂氨氮排放特征研究
近30年来苏锡常城市增长形态过程与聚散规律
苏南发展
苏南傩面具略论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