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造服务为民新模式

2018-11-19 19:02
今日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跑腿便民办事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两年后,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018年6月22日,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19年底,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认为,要优先实现社会公众办事量大、跑腿次数多的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再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扩充便民公共服务,创新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功能,真正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以浙江省杭州市、北京市大兴区等地为代表的各地各级政府,创新性地运用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相继推出便民举措,获得了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跑腿便民办事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基于移动终端的便民数据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合并“便民热线”
便民公告栏
“跑腿”会有美好未来吗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各自为政
高校“跑腿经济”,如何越跑越远?
明天有事
嘴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