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条件下黑鹳繁殖技术

2018-11-19 09:59张永宾刘义坡许亚改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巢穴交配石家庄市

张永宾,刘义坡,许亚改

(1.石家庄市动物园管理处,石家庄 050200;2.石家庄市兽用生物制品供应站,石家庄 050030)

0 引言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机警的大型涉禽,属于鹳形目、鹳科、鹳属,野外种群非常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外主要以鱼为食,也捕食其他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或者溪流附近,在远离人类,较为偏僻的高树或岩石上筑巢,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通常为4—6月。石家庄市动物园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处于东经114°18′,北纬38°05′,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偏西,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为12.6~13.5 ℃;年降雨量536 mm,日照时数2 554 h,气候温和。该文重点研究了黑鹳在石家庄动物园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行为,为以后黑鹳的人工繁殖积累经验。

1 研究对象

石家庄市动物园配对成功的2对黑鹳,一对在园的后山繁殖基地进行笼舍圈养,另一对在园的鸟语林与其他鸟类混养。

2 饲养环境

2.1 后山繁殖基地

后山繁殖基地位于石家庄市动物园的西北角落,位置偏僻安静,不在参观游览范围内,只有饲养人员、管理和兽医人员出入。黑鹳所在的笼舍分为室内和室外运动场,室内为水泥地面,面积约为15 m2,有供黑鹳采食和饮水的设施;室外运动场由铁丝围网搭建而成,为沙土地面,面积约为20 m2。室内和室外运动场之间由60 cm高的门洞相连通。

2.2 鸟语林

鸟语林位于园的西部,在游客的参观游览范围内,鸟语林由不锈钢钢丝圈建而成,顶部距地面约有30 m,地面形状接近椭圆形,东西长约50 m,南北宽约40 m,地势西高东低。鸟语林内植被茂盛,地面为草坪覆盖,还设有几座假山,供鸟类休息、躲藏和营巢。地面上由西向东建有一条弯曲的、由鹅卵石铺设的小溪流,小溪为长流水。鸟语林内饲养的鸟类见表1。鸟语林内有4只黑鹳,有1对配对成功。

2.3 黑鹳的饲料

动物园饲喂黑鹳主要以白条鱼为主,成鸟每只饲喂量约为0.4 kg/d。

表1 鸟语林内饲养的动物 单位:只

3 黑鹳的繁殖

3.1 营巢

进入繁殖期后,鸟语林的雌雄黑鹳会在人工简易巢穴基础上进行细化加工,雄鸟主要为寻找和运输巢材,雌鸟筑巢,晚上亦留巢中。巢穴的底部会用树枝进行交错搭建,在树枝之上会用树叶、羽毛或者稻草等进行覆盖,黑鹳的巢穴通常外径为1.3~1.5 m,内径约为0.5 m,形状为四周高、中间低的浅盘状。而在繁殖基地,饲养员会将筑巢用的树枝、树叶及稻草等草料堆在运动场的角落,供雌性黑鹳筑巢所用[1]。

3.2 发情交配

黑鹳通常在3月下旬开始出现发情行为,雌雄个体非常活泼、兴奋,互相非常亲密,并且有强烈的占巢行为,对靠近其巢穴的外来者有攻击行为。交配通常在每天的早晨或者傍晚比较安静时进行。交配前,雌雄表现的非常亲密和友好,互相碰喙交颈、梳理羽毛,雄性围着雌性发出求偶声,雌性则发出的声音回应,不久,雄性会跳到雌性的背上,用喙啄雌性的颈部并发出“嗒嗒”的击喙声,雄性腿部弯曲,尾部下压与雌性的尾部进行交尾,持续大约20 s后,雄性跳下来,并各自梳理羽毛,交尾行为结束,黑鹳每天的交配次数为3~5次[2]。

3.3 产卵孵卵

在交配后10 d左右,雌性开始产卵,雌性黑鹳通常不在4月上旬开始产卵,产卵的频率为2 d1枚卵,每窝产卵数为3~5枚。由于黑鹳为晚成鸟,人工育幼比较困难,因此,石家庄市动物园让亲鸟自然孵化。孵卵时,雌雄会交替进行,1只在孵卵时,另一只除采食饮水会一直在旁边做警卫工作。

3.4 育雏

黑鹳的孵化期通常为31 d,幼雏在卵的钝端凿口出壳,刚出壳的黑鹳幼雏体质较弱,眼睛微睁,全身覆盖稀疏的灰白色绒毛,通常在24 h内开始采食,成鸟会将未消化的鱼吐出来,用喙啄成小块,放在幼雏面前,幼雏会积极采食。10日龄的幼雏可以在巢穴内来回爬动,15日龄开始生长初级飞羽,25日龄幼雏可以站立,35日龄幼雏可以熟练走动,60日龄时幼雏可以独立生活,70日龄时幼雏体型则和成鸟一样,并开始尝试飞翔[3]。

2016年,鸟语林剩余的没有孵化的2枚,经检查是未受精的卵;2017年,产的4枚卵由于与鹈鹕产的卵在一个巢里,被鹈鹕啄坏;2018年,产的卵均未孵出雏,经检查均为未受精的卵。详见表2。

表2 鸟语林1对黑鹳繁殖情况

2014年,繁殖基地产的卵有2枚为未受精卵;2015年,产的卵均为未受精卵;2016年,有2枚为未受精卵;2017年,产的5枚卵,其中亲鸟啄坏3枚,剩下的2枚中1枚是未受精的卵;2018年,产的3枚卵,亲鸟啄坏1枚,剩下的2枚也都是未受精的卵。见表3。

表3 繁殖基地1对黑鹳繁殖情况

3.5 幼雏生长

在繁殖基地出生的幼雏会一直和亲鸟在笼舍内生活,直到幼雏可以独立生活为止,才将幼雏从亲鸟笼舍分出去。2017年在鸟语林出生的幼雏黑鹳,70日龄时,因尝试飞翔,落入丹顶鹤的生活区域内,被丹顶鹤攻击致死,身上有多处伤口。

4 讨论

4.1 混养时其他鸟类的干扰

配对成功的黑鹳在繁殖期内一定要单独圈养,置于安静的环境中,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与其他鸟类混养时,其他鸟类的干扰会影响黑鹳的交尾、孵卵、育幼等活动,会影响成鸟的繁殖,也会给幼雏的生长带来威胁。在动物园鸟语林的混养环境下,黑鹳在孵卵阶段容易受到鹈鹕的干扰和破坏,鹈鹕会与黑鹳竞争巢穴且会啄坏黑鹳的卵,而在黑鹳幼雏的生长阶段,其最大的威胁来自于鸟语林的丹顶鹤,丹顶鹤的攻击性非常强,2016年孵出的唯一1只黑鹳幼雏是被丹顶鹤攻击致死。而繁殖基地的黑鹳幼雏由于没有其他鸟类的侵袭则成活率非常高。

4.2 促进黑鹳繁殖的方法

黑鹳繁殖期到来前一段时间,在饲料内混入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还应在喂鱼的基础上,添加牛肉条、煮熟的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促进成鸟的发情、产卵等。

4.3 黑鹳的性别鉴定

体型上,通常雄性大于雌性;雄性的眼先裸区比雌性红并且大;雄性求偶时发出“沙沙”的叫声,雌性通常发出“嘶嘶”的叫声;繁殖期雄性泄殖腔内有凸起的交配器,而雌性泄殖腔内没有。

4.4 黑鹳的选种配对

通常雌性黑鹳的性成熟年龄为3岁,雄性黑鹳的性成熟年龄为4岁。先把性成熟的黑鹳混群饲养,最好每只都带上有编号的脚环,这样容易区分和鉴别,并注意观察记录。发现有雌雄经常在一起单独活动,并有它们自己的占领区域,攻击进入其领域的其他鹳的现象时,将雌雄2只黑鹳放入笼舍进行单独圈养,当它们表现友好、和睦相处,并伴有求偶行为时,即可认为配对成功。

5 结束语

了解黑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特点,做好黑鹳繁殖过程中营巢,发情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及幼雏生长时的饲养管理,促进人工饲养条件下黑鹳的繁殖。

猜你喜欢
巢穴交配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石家庄市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绒鸭急中生智
绒鸭急中生智
昆虫王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