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8-11-19 03:19李桂亮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水球热能气球

李桂亮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例如,在《我造的飞机》一课中,可先用画图、猜猜乐等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小故事带领他们认识和了解科学四部曲(观察、假设、实验、结论)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性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正是在这四大精神的引导下,科学家最后发明了飞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被大大激发。

2.巧设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实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突破常规,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探究不同的答案,开阔视野,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热力全开》一课中,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我分别拿出装有空气和水的气球,让学生假想当气球靠近火焰时会发生什么。“都会爆炸”“水球不会炸”“水球会炸”……学生们各抒己见。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空气气球会炸,但水球爆炸的速度稍慢,因为水可以吸收火焰所产生的热能从而延缓爆炸时间。实验使学生对规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让他们主动发现规律,培养創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3.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为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例如,在学习了解了火会产生热能后,请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扮演“热分子宝宝”,跟随教师的指令动起来,让学生感受热能其实就是热分子在快速剧烈地运动。然后,将一杯盖着透明玻璃片的橙色热水倒置在一杯绿色冷水正上方,让学生观察:如果将玻璃片抽走,橙色热水会不会往下流?学生对观察到的神奇“分层水”感到惊叹:原来热分子速度快,冷分子速度慢,热水是不会往下流的。学生通过观察,深入了解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编辑 汪倩

猜你喜欢
水球热能气球
好玩儿的太空水球实验
化学反应与热能思维导图
热能来自何处
《浮浮沉沉的水球》
找气球
水球比赛
气球
基于GE的热能回收装置
北京市再生水热能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