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架一座通往古诗词殿堂的桥梁

2018-11-19 10:57娄小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改写古诗词兴趣

娄小燕

摘 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将古诗进行改写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改写新诗”与教学策略相融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做到与古诗词交融契合。

关键词:古诗词 改写 兴趣 桥梁

根据接受美学的文学价值理论, “读者,不只是在文学价值的结构中居于的灵魂的地位,而且,就文学价值的源泉而言,在价值的创造也起到了参与作用。”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价值的创造者是作家和读者,作家的作品一旦完成,发生何种价值关系,主要取决于读者的选择和发现。文学价值关系的建立是作品特性与读者审美需求的碰撞和一定程度的交融、契合。[1]

因此学生阅读古诗词时,也可以将自己的审美需求与古诗词的特性进行碰撞、交融、契合。改写新诗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与古诗词的交融契合。[2]

一、如何改写新诗

改写新诗,就是在仔细阅读品位古诗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古诗改写成现代诗。2016年天津卷高考语文试题中,今人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改写成一首现代诗: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气,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原诗和改写诗:

首先,从意象上来看,原诗中有“雨”这个重要的意象,改写诗保留了。古诗中的“雨”是“情谊深长”的体现,譬如诗经中就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弥漫的水气,浸润了远来的家书”,那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与夜雨交织,淅淅沥沥,缠缠绵绵,涨满秋池,弥漫于巴蜀的夜空。此情此景,正暗合了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所体现出来的诗境。——沿用原诗意象。

其次,从意境上来看,“弥漫的水气”“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红烛的芯子,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这些改写的诗句用原诗的意象重新组合,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通过多种场景来诉说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重组原诗意境。

第三,构思方面。原诗从书信写起,写到秋雨,借秋雨传达相思意。再通过想象未来重聚时的幸福画面,表达哀婉的离情之苦。改写诗的构思出人意料,直接从眼前的雨景写起,驰骋想象,另辟新境,“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构思新奇,妙不可言。然而这一切构思都是设身处地,便觉情真意切,字字皆从肺腑出。——巧用构思然不改原诗情意。

第四,语言方面。原诗的语言具有古诗常见的特点,高度凝练,用字贴切,亲切自然。改写诗的用词十分优美、简练而恰当。诸如“浸润”“飘忽”“离人的思念”“摇曳”,读来也觉亲切自然。——语言优美简练,尽量贴近原诗。

第五,表现手法方面。原诗主要通过借景抒情、想象等手法来表达离愁与相思之情。改写诗也运用了多种手法,譬如比喻,“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更加生动形象地、直截了当地传达原诗的离别之情,相思之意。——增添多种手法。

改写新诗,做到上述五个方面即可。另外,古诗词讲究格律,因此改写新诗的时候也可以注意新诗形式的美,包括节奏音韵等。

二、改写新诗示范

因为比较容易写,可操作性便较强。在教学李商隐的《锦瑟》时,课堂上适时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了解《锦瑟》诗的朦胧、多解的艺术魅力,并教会学生改写新诗的方法后,便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李商隐,将《锦瑟》改写为新诗。举例如下:

持悼亡说的一学生:

我见你轻抚瑶琴,玉指纤纤拨弄五十琴弦;

你说我情思缦绕,千丝万缕羁绊韶华流年。

庄周梦蝶,沉迷梦幻的过往,美好犹在;

杜鹃啼血,悲啼残酷的现在,音容已逝。

我如鲛人泣泪成珠,你如蓝田美玉生烟,总是遥不可及。

此情仍在,唯有追忆,何以当年,我却惘然?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教师简评:小诗人的新诗句式整齐,善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来表现悼亡深情,最后的痛定思痛,可谓妙笔。

持爱情说的一学生:

锦瑟华年不及你

手持锦瑟,轻拂锦瑟,拨动我心

追忆你我青春年华

你如起舞的蝶儿入我梦来

我似哀怨的杜鹃托身与你

朦胧中那明月的影子,似珍珠般的眼泪滴落沧海。

你的蓝田,我的美玉,如烟如梦。

追忆,回望

情愫生当时,只是已惘然

教師简评:语言优美简练,善用手法。只是“我似哀怨的杜鹃托身与你”

“朦胧中那明月的影子,似珍珠般的眼泪滴落沧海。你的蓝田,我的美玉,如烟如梦。”这几句尚需斟酌。不可为了追求语句优美而故作“美丽”。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改写中的“乱改”现象

在改写《锦瑟》一诗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乱改”的现象。建议我们在改写新诗之后,一定要针对“乱改”的现象进行再次评讲,让学生也意识到,改写新诗不可一味追求“优美”“独特”而偏离古诗本来的面目。要求学生做到“入情入理地改写”。

2.建议

教师应当尽力打造“诗意”的课堂,人天性是爱美的,诗意更是一种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教师构建的“诗意课堂”让学生从“读诗”到“品诗”,都沉浸的古诗词的优美境界之中,具体的措施,譬如教师适时创设情境,比如通过优美的语言、通过适时的提问、通过多媒体等来创设;引导学生加强诵读,多读勤读;教会学生借助古诗意象描绘意境等。

古诗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此篇论文难免挂一漏万,尚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今后在教学中将继续探索,期待对语文教学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夫成.“东风吹水绿参差”——古诗词教学新招芹献[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7,1.

[2]曾祥祈.划清个性化阅读与自由化阅读的界限[J].中学语文教学(京),2008,7.

猜你喜欢
改写古诗词兴趣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