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拍砖”彰显执政自信

2018-11-20 01:00
支部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民网网民官员

■ 万 石

“我本人经常上网浏览网民留言。2017年,大家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给我留言1500多条,涉及民生诉求、政策咨询、民主监督、建言献策各个方面,体现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期盼,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近期通过人民网发表《致人民网网友的一封信》,他在给网友的回信中说,“无论是‘点赞’还是‘拍砖’,我们都真诚欢迎,认真办理,件件有落实。”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发信指出欢迎网民“拍砖”,广大网民击节赞叹,奔走相告,感到非常振奋。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平台、听取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骆惠宁欢迎“拍砖”的态度,无疑响应了习总书记的号召,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彰显了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执政自信。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相反,网络社会的迅猛而至,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变化。有人指出互联网和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台一样,已经成为今天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介。互联网的普及,对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公共空间的拓展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作用,对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正因如此,党和国家领导都积极通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八次提到互联网。

但仍有少数官员对网络缺乏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面对网络负面舆论时,仍习惯于采取简单的堵、盖、封的传统方法,有的甚至对网民的“拍砖”感到害怕和怨恨。官员为何怕网民“拍砖”?其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可能认为将工作失误“大白于天下”有损政府形象,担心引发连锁反应,乃至影响自己的仕途;二是不排除网民“拍”错了“砖”,对政府正常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可能有些官员本身就不干净,怕东窗事发、身陷囹圄。对于前两者,官员们都完全没必要害怕,一来这样的“拍砖”有利于改进工作、增加互动、改善形象;二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群众批评错了解释清楚就行了,没必要战战兢兢,更不能随意按个“造谣生事”的罪名。至于第三种,倘若真的己身不正,“不管怕与不怕,罪责已在那”,不是害怕和堵、盖、封所能化解的。

欢迎“拍砖”是新时代官员的应有姿态,是新时代官员的应有情怀。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置身于网络时代,领导干部如果不懂得网言网语,不接受广大网友的“灌水”、“拍砖”、“盖高楼”,就无法通过网络这个新渠道去了解民生、民情、民意,就无法了解广大网友通过网络提出的真知灼见。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务机构和官员开通微博、微信账户,中国已经从“微问政”走向“微施政”时代,一些“微言”有影响力的官员,通过微博互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了信息化时代的“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不仅拉近了官民之间的心灵距离,也增强了执政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各级官员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正视网络时代、该以何种情怀对待网民,欢迎网民“拍砖”的做法或许提供了值得学习的标杆。

猜你喜欢
人民网网民官员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2022年上半年数据报告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有感“网民节”
官员在读什么书?
2.9亿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