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争做改革大潮的弄潮儿

2018-11-20 12:57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15期
关键词:沈阳改革建设

“房产过户是大事,听说办起来很麻烦,周末休息还不知道能不能给办呢”,家住大东区的李大妈一大早就赶到了住地派出所。听李大妈说明情况后,值班民警打开公安信息网,查档案、搜户籍卡……一连串操作迅捷、准确。“大娘,房产过户是大事,这事再难办今天也一定给您办成。”一年多来,沈阳市积极践行“钉钉子”“马上办”改革,市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营商环境的转变,企业的嗅觉最为灵敏。“没想到,沈阳的营商环境这么好。”一家德国公司的负责人在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由衷感叹道:“相关部门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提供政策咨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让我们感到了温暖。”“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这是改革大潮中沈阳的回应。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沈阳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振兴发展实际,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准确有序地推进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破除无效供给,积极开展专项排查,防止“地条钢”生产死灰复燃,超时序完成化解政府债务任务。推进项目建设,全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增加至792个,同比增长32.7%。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形成技术改造项目清单200个。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国内首批5G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组网;积极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深度整合与共享开放,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公共安全平台、智慧停车等项目有序实施。有效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公布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清单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建立电力市场化交易用户申报准入审核平台,251家用户获得直购电资格。

加快国企国资改革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市属国企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把党的组织建到项目一线、车间班组等,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推进国资运营改革,金控集团设立了政府投资引导母基金和应急转贷资金,城投集团实现“AAA”信用评级,产投集团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资源库,组建了“中国制造2025”产业基金。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市属国企重组整合有序实施,监管企业战略管控和风险防范工作稳步推进,在中城集团、公用集团试点构建了“六位一体”大监督格局。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持续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定“1+6”专项整治方案体系,完善《政务服务事项需求侧索引技术标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营商环境从我做起——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和“企业评、群众议”活动,企业群众诉求解决率达90%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职权,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初步形成了数据域图层结构体系,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实现上线运行。健全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大专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全面放开,成立了中国沈阳医养结合联盟,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双向开通。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力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形成了年度创新改革经验17项,并上报国家发改委作为我市的储备经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立了“沈阳科技创新大联盟”,科技企业“双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深入实施,再遴选300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0家企业进入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库,新增“双百工程”项目78个。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供、需、服”多方对接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举办了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300余项。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组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制定了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规范平台建设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设立了多层次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成功获批东北首家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家高端双创机构到我市设立东北地区总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得到加强。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措施,县级农信联社资产确权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得到完善。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提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试点进展顺利,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构建,为农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成功召开2018年APEC中小企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三引三回”项目对接会。出台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和“助保贷”业务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了企业诚信典型“红名单”制度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建设“信用沈阳”网站,对各领域黑名单通过网站向社会公示,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

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

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制度创新和改革试验加快推进,93项行政许可已纳入“证照分离”改革方案并试点运行;不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改革覆盖率;以“金融岛”建设为着力点,推动产融结合,融资租赁、基金管理、金融外包服务等金融产业链初步形成,装备制造、金融商务、高新高端、会展商贸、现代物流产业五大产业集聚区雏形初现。中德园构建“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和开发建设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国率先实施承诺制审批,缩短审批时限3个月以上;实施“零收费”政策,在环评、节能、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入区项目支持;设立海关、商检、工商、承诺制审批、企业服务等窗口,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全链条、线上线下的“一站式”服务;建立了德国海德堡、瑞典韦斯特罗斯、深圳、沈阳离岸创新中心,园区对外影响力持续提升。沈阳港建设步伐加快,沈阳至法兰克福航线实现复航,京沈对口合作、沈阳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事业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文化名城,成功举办第五届沈阳非遗博览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出台小学生德育培养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1+X”特色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全力建设体育强市,编制沈阳市体育用地规划,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加快,规划并引进了体育综合体和冰球馆项目。加快法治沈阳建设,法治城市、法治区县(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创新社会治理,形成了“三调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制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关规定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推进资源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重要改革试点引领示范作用凸显

沈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已完成72小时过境免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19项改革举措,上报26条可复制推广经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加顺畅,创新资源和要素更加集聚,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更加优越。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器人、IC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产值均实现大幅增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科大机器人学院等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落户示范区;中国智谷双创街、东大优客工场投入运行;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出台沈阳市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沈阳市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安排,启动区域云中心建设和精准扶贫、“雪亮工程”等项目。

猜你喜欢
沈阳改革建设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最小和最大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改革之路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