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优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实践探讨

2018-11-20 07:42黄玉普
中国药业 2018年22期
关键词:漏报呼吸科药师

黄玉普,李 希,熊 露,陈 斯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自《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加大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力度,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ADR上报量已由2011年的85.3万份增至2017年的142.9万份。然而,我院近年来上报量和上报率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结果、我国医疗机构上报率[1]及成都市药监部门要求相去甚远。过低的上报率和漏报率,既不利于严重ADR的预警、监测与防治,也不利于合理用药及杜绝药品滥用。因此,完善我院ADR监测与报告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刻不容缓。临床药师在ADR的监测与报告中起主体作用,除能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外,还能向医、护人员介绍ADR监测点,协助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的临床评价和重点药品的监测等。现总结我院优化ADR监测与报告体系、提高上报率及上报质量工作实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分别统计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6月及2017年1月至6月前20位常用药品,结合2016年该院上报的ADR药品品种,确定临床药师重点监测的10种药品。

1.2 方法

参照《办法》及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临床药师参与构建呼吸科ADR管理体系及制度完善;每日查房监测重点药品使用情况,发现疑似ADR及时统计、上报,上报的ADR建立Excel数据库,并对上报数量及药品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与2016年同期临床药师未参与时的上报情况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临床药师参与构建ADR监测与管理体系情况

临床药师会同呼吸科讨论并制订了科室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赋予了临床药师的主体责任。《细则》设立了科室内的监测小组,负责科室ADR的监测与管理,组员包括医疗组长3名、护士2名和呼吸科临床药师1名,组长由呼吸科主任担任。制订了每日“三重查房”制度(即医师、临床药师、护士分别对使用重点监测药品的患者进行监测,发现疑似ADR时及时上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办公室),并在《细则》里制订了上报流程及程序(见图1)。将ADR监测与上报情况纳入每月的医疗质量管理,科室内进行目标任务分配,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每月进行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每月的绩效考核中。

2.2 呼吸科常用药品及临床药师重点监测药品情况

分别统计2016年1月至6月及2017年1月至6月呼吸科20种常用药品(按药品使用量排名),结果显示,药品名称均相同,除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厂家在2017年有调整外,其余信息均一致。注射剂型占80.00% ,口服剂型占 15.00% ,其余剂型占 5.00% 。临床药师根据2016年全院上报ADR涉及药品品种情况和呼吸科使用药品排名情况,确定了本研究重点监测的10 种药品(见表 1)。

2.3 上报ADR数量分析

10个重点监测药品中,呼吸科2016年及2017年同期分别上报4种、8种;ADR分别上报13例、28例;其中临床药师上报0例、12例,上报比例分别为0和42.86%。2017年上报例数中有5例为医师漏报,临床药师提醒后医师补报。2017年1月至6月呼吸科上报ADR药品情况及其类型见表2,上报者情况见表3。

图1 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流程和程序

2.4 上报质量评价

2016年1月至6月呼吸科上报ADR中,由于上报不规范原因被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办公室驳回重报例数为5例(38.46%),2017 年同期被驳回重报 5 例(17.86%),均为医师上报,驳回重报比例降低20.60%,而临床药师上报的12例均符合国家要求。

3 讨论

3.1 临床药师参与科室ADR体系构建的管理作用

与欧美[2]采取的ADR报告系统不同,我国ADR报告的基本要求是逐级、定期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ADR监测的法律法规大多只是原则性条款,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国内多只是从医院层面构建和优化ADR的监测与管理体系,临床科室设立兼职ADR监测上报管理专员[3]。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导致临床科室执行落实不尽人意。我院首次在临床科室构建起ADR的监测与管理体系,下放ADR的监测与管理权,使此项工作的执行力度更强。

临床药师参与科室ADR的监测与管理体系构建,不仅对科室的ADR监测与上报起到统一管理、监督考核的作用,也规范了科室ADR的监测与上报体系,从而优化体系。在上报流程与程序上,我院实现电子化直报路径,在我院呼吸科制订的《细则》中,也肯定和赋予了临床药师在ADR的监测与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并在科室内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临床药师参与科室ADR体系构建的专业作用

临床药师在ADR监测中发挥着专业价值,能为考察药品质量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风险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能参与患者的救治,评估患者的风险及减少ADR发生,提供有效预防措施[4]。另一方面,临床药师作为用药安全的“守门人”,在患者的药学监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呼吸科的ADR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物,且以静脉输液为主,该结果与201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年度监测报告》一致。ADR发生率最高的抗感染药品类型也与该报告一致,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其中左氧氟沙星ADR的发生率最高。对于高风险药物的使用,专科化的临床药师更应加强此类药物的重点监护。

表1 临床药师重点监测的10种药品情况

表2 2017年1月至6月呼吸科上报ADR情况

表3 2017年1月至6月呼吸科上报ADR人员情况(例)

3.3 临床药师的参与明显提高了ADR上报数量

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师的参与明显提高了ADR上报数量,同时也减少了漏报率。医师上报ADR的占比仍然较低,且有漏报情况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医师对ADR上报意识不够,对上报后的结果产生错误理解,对“疑似即报”的要求执行不到位,以及责任心不强等。针对以上原因,需要更加完善的体系,简化、优化上报流程,加强奖惩措施,从而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上报率。身为临床药师,除了要向医师、护士、患者宣讲ADR专业知识、协助医师一起解决处置ADR,收集上报ADR外,还应加强医师对ADR规范化上报知识的培训及对上报意识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3.4 临床药师的参与明显提高了ADR上报质量

研究显示,2017年上报质量较2016年有了显著提高。但上报过程中仍然存在信息填写不全或混淆、ADR关联性评价错误等问题,如药品商品名缺项、患者信息不全、通用名商品名混淆、生产厂家缺项或简称、未写并用药品、ADR名称未写医学术语、ADR名称填写不具体、ADR发生过程描述简单、ADR关联性评价不准确等。临床药师针对上报的质量问题,每月进行回顾性评价后,对医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有效提高了ADR上报质量。

3.5 提高ADR上报率的方法值得借鉴

本研究与王华等[5]的研究均证实,通过加强重点药品监测,有助于提高ADR上报率。但在避免漏报上,王华等的研究仍存在不足,若医护人员不主动上报,ADR的病例就无法获得。本研究中采取临床药师参与对患者的查房及管理中,通过三重监测,由医师-药师-护士共同对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负责,有效避免了医师漏报及不报的情况。

3.6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中抽取重点监测药品按药品使用量排名,从概率上来讲,药品用量越大,发生ADR的机会也越多。有资料显示,ADR的发生与人群、药品种类、药物质量、用药剂量等存在较大关系[6]。当人处于病理状态时,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将受到影响,给药部位易大量蓄积药物,也会引发ADR。即影响ADR发生的因素很多,有单纯药物因素、单纯机体因素,也有药物与机体的混杂因素和人为因素,而本研究对此未涉及。

临床药师在优化ADR监测与报告体系中发挥着管理与专业上的主体作用,其更应参与合理用药干预,加强用药监护,提出相应的药物警戒建议,保障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漏报呼吸科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指脉氧评分在呼吸科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某市死因监测漏报的调查报告
朝阳地区一次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漏报分析
抚顺地区一次降水预报失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