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冬清爽颗粒加针刺利咽穴治疗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疗效及对VCAM-1、IL-2、TNF-α水平的影响

2018-11-20 04:10崔英海李明飞李丁蕾于雪峰丁晓观乔世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咽炎咽部阴虚

崔英海,李明飞,李丁蕾,于雪峰,丁晓观,姚 明,王 祺,乔世举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慢性咽炎属于耳鼻喉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是涉及咽部黏膜、腺体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其病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多应用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治疗慢性咽炎,但长期服用易出现耐药性,治疗效果欠佳[2]。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强调辨证施治,多注重整体观念,不仅具有服用方便、药效温和且持久,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3]。本研究观察了玄冬清爽颗粒加针刺利咽穴治疗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诊治的98例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患者,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4]中慢性咽炎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咽部慢性充血,颜色为暗红色,或成树枝状充血;咽黏膜增生肥厚,或萎缩、干燥、变薄,上面有分泌物附着;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或出现咽侧索肿大。中医辨证分型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阴虚肺燥型诊断标准,主症为咽痛、咽痒、咽干、异物感、咽黏膜充血水肿、干咳、淋巴滤泡增生,次症为潮热盗汗、午后和黄昏时症状加重、多言加重、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所有患者年龄18~65岁;病程≥3个月;近期未接受其他慢性咽炎药物治疗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有明显扁桃体肿大以及喉源性咳嗽、慢性喉炎等慢性喉部疾病者;伴有严重肾衰竭、心肺功能不全、重症肝炎等疾病者;有恶性肿瘤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19~65(39.61±6.58)岁;病程0.5~6(3.51±1.14)年;单纯性咽炎25例,萎缩性咽炎6例,肥厚性咽炎18例。研究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8~64(38.72±7.03)岁;病程0.5~7(3.68±1.05)年;单纯性咽炎24例,萎缩性咽炎8例,肥厚性咽炎1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针刺利咽穴治疗,选取利咽穴(位于大迎直下和廉泉穴相平处),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左手拇指或示指紧按针穴,右手取30号1.5寸毫针,直刺穴内2 cm深处,得气后,加重左手力量,促进针下继续沉紧,应用平补平泻法,此时押手有经气冲动的明显感觉,最后慢慢拔去毫针,按压针孔,每天治疗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玄冬清爽颗粒,组方:金银花500 g、玄参250 g、麦冬250 g、黄精250 g,加水煎煮,得到浓缩液行减压干燥,加薄荷油6.25 mL,制成颗粒,每袋8 g,用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3次。2组均以12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状积分。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主症按严重程度记0分为正常、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次症记0分为无、1分为有,统计总分。②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相关标准评价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痊愈:咽部病损和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中医症状积分下降≥90%;显效:咽部病损和自觉症状明显改善,66.67%≤中医症状积分下降<90%;有效:咽部病损和自觉症状有所改善,33.33%≤中医症状积分下降<66.67%;无效:咽部病损和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中医症状积分下降<33.33%。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比例之和。③血清炎症因子水平。2组治疗前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用微量移液器收集血清,使用美国雅培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CAM-1和TNF-α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2水平,试剂盒购自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

2 结 果

2.1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VCAM-1、IL-2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VCAM-1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研究组VCAM-1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慢性咽炎是由于机体受到有毒气体、吸烟、粉尘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有害刺激,会出现如咽痛、咽干、异物感等一系列不适症状,还伴随着咽部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炎性体征[6]。研究表明,VCAM-1、IL-2和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均参与到慢性咽炎发生发展过程,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V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介导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可受TNF-α、IL-1等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诱导而高水平表达,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并随之迁移到血管内膜,促进炎症反应[8]。IL-2属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调节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分泌活跃、T细胞培植、NK细胞活性等作用,慢性咽炎患者血清IL-2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表明患者免疫力较为低下[9]。TNF-α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能介导产生脂类和其他多肽类介质,使单核细胞和其他细胞受到刺激而产生IL-1、IL-6和IL-8等趋化因子,进而造成组织损伤,同时还可增加局部血管内皮通透性,加重炎症反应[10]。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在中医学属“慢喉痹”范畴,《灵枢·经脉篇》曾记载:“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停停,隘肿,喉痹”、“足阳明之别,名曰半隆……其病气逆,则喉痹”,指出喉痹发生与外来之邪犯手少阳经脉有关[11]。现代中医认为,素体阴虚,或因受尘埃、鼻分泌物和刺激性气体等刺激,耗伤阴津,或因急喉痹反复发作,耗损津液,余邪留滞,迁延日久均可造成肺阴受损,虚火上炎,津液不足,循经上蒸,熏灼咽喉,引发诸症,形成喉痹[12]。本病多因脏腑亏虚、阴阳失调所致,故在治疗中应以滋肺养阴、消痰散结、清热利咽为基本治疗原则。本研究采用针刺利咽穴治疗慢性咽炎,该穴位在经络上位处于足阳明胃经循行线路上,同时经过咽喉部,并且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故对利咽穴进行针刺,能够调理咽喉局部和胃经脉循行线路的气血,从而发挥利咽止痛、扶正固表作用[13]。但针刺疗法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禁忌证较多、临床治愈率偏低、远期疗效不明确等,如与中药汤剂配合应用,则相得益彰、标本兼治。

故本研究在针刺利咽穴基础上加用玄冬清爽颗粒,其方中玄参善清热养阴、凉血降火、增液润燥;黄精补脾益气、润肺生津;麦冬养阴润肺、生津解渴、清除肺热;金银花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薄荷清热润肺、解表祛风、利咽开音;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滋肾润肺、利咽止痛、养阴生津之功效[1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玄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伤寒杆菌等细菌可起到抑制作用,还具有免疫增强活性、抗血小板凝集、扩张血管、促进纤溶等作用,能改善局部微循环[15];黄精具有增强免疫、抗炎、降低血糖、抑菌等多种作用[16];麦冬中含有的麦冬多糖成分能明显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使血清溶血素水平升高,从而发挥出较好的免疫刺激和增强功能[17];金银花能调节免疫、抑菌、抗炎、抗病毒[18];薄荷中提取成分薄荷叶和薄荷醇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另外薄荷醇还有镇痛与祛痰止咳作用[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VCAM-1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玄冬清爽颗粒加针刺利咽穴治疗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可明显减轻中医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探讨应用。

猜你喜欢
咽炎咽部阴虚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
咽部催吐配合辨证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86例